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健康 > 正文

医疗健康

一院一天实施5例角膜移植手术

时间:2019-12-25 11:22:164  作者:徐旭  点击:

12月17日,哈医大一院眼科医院手术室灯火通明,黑龙江省眼库主任、哈医大一院眼科医院党支部书记张红教授将两名爱心人士在生命最后时刻馈赠的4枚眼角膜,通过成分角膜移植术和穿透角膜移植术,为5名患者重拾光明与希望,接受移植的患者中,年纪最小的13岁,最大的75岁。

家住五常的小瑞今年13岁,自6岁时得了麻疹,小瑞的眼睛就被“蒙住”了。今年7月末,小瑞眼病加重,小瑞妈妈带他来到哈医大一院眼科医院求诊,张红为其检查诊断为双眼角膜白斑,并告诉小瑞妈妈“这种眼疾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治疗,但是合适的角膜需要等待。”

当得知孩子眼睛有救,小瑞妈妈立刻在省眼库进行预约登记。等了四个多月,12月17日,张红为小瑞进行了角膜移植手术.术后,小瑞清晰地看到了妈妈的脸庞,母子俩激动地抱在一起。

哈市19岁的小鹏患有圆锥角膜,一种眼睛退行性疾病,有幸接受了两次爱心人士的馈赠,双眼得以重见光明。

“正常人的角膜是有厚度的,圆锥角膜患者因为退行性改变,角膜会一点点变薄,因急性角膜水肿导致视力骤然下降。”张红表示,三年前,小鹏就是因为右眼圆锥角膜急性发作,接受了角膜移植。今年12月17日,小鹏妈妈又接到了省眼库电话,小鹏左眼也有救了。

先后两次接受角膜移植,小鹏和妈妈心里充满了对角膜捐献者的感恩之情,他们表示,每年清明节,都会跟随省眼库工作人员,去向阳山公墓角膜捐献者纪念碑前献上一束花,缅怀恩人。

52岁的鞠胜林家住桦南县,是一名农民,40岁那年,他的视力开始下降,右眼尤其严重,几乎是失明状态。

12月13日,家人带他来到哈医大一院眼科医院,张红检查后确诊为角膜炎,要想恢复光明只能角膜移植。“没想到当天下午就被告知,有合适的角膜!”手术后,鞠胜林感觉整颗心都透亮了。

“从窗户往外能瞅老远了!好心人捐献的眼角膜让我重见光明,我不行的那天,也要把眼角膜捐出去。”鞠胜林说。

我国目前有400万的失明人群,但是每年的角膜捐献量不足一万人,还有很多人在苦苦等待中。张红说:“过去一枚眼角膜只能移植给一名患者,如今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通过成分角膜移植,一枚眼角膜最多可以为三名眼疾患者送去光明。在传递光明的道路上,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角膜捐献的队伍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