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一院呼吸内科于世寰教授用支气管镜,从一名五年级小学生的气管深处将不慎吸入的可擦铅笔塑料笔盖取出,解除了孩子的痛苦,避免了身体更大的损害。
当日下午,正在上课的五年级学生小明,嘴上叼着一个塑料笔盖,突然打了一个喷嚏,将笔盖吸入了气管。放学后,她将此事告诉了来接她的父亲和老师。得知情况后,父亲十分着急,马上领孩子去了一家医院就诊。医生给小明做了气管CT成像,结果显示右肺中间段气管可见一白色异物,医生诊断为气管异物。由于该医院气管镜技术不成熟,无法取出异物,建议转院治疗。20时8分,家长领着小明来到一院急诊就诊,医生看过患者的CT报告后,感到情况很严重,需尽早将异物取出,如果异物长时间存在气管内,可能导致肺部感染、肺脓肿等疾病,严重者需要开胸手术进行治疗。于是,值班医生马上联系呼吸内科三病房副主任于世寰教授,请他协助将异物取出。接到电话,正在家中休息的于世寰立即赶往医院,并联系气管镜室的李慧护士,让她迅速赶往医院,做好准备。
据于世寰介绍,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是一项有风险的操作,容易出现麻醉药物过敏,心率失常、心跳骤停、喉头水肿、发热、气胸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加之患者年龄小,身体器官发育不成熟,配合度差,与成人相比较风险更大,对操作者更是一个挑战。
20时45分开始取异物,由于患者不能很好配合,第一次操作失败了,于世寰只好将支气管镜撤出,经过对小患者耐心的解释和劝说,并让小明的妈妈操作台旁陪伴,以缓解孩子紧张的情绪。第二次操作很顺利,10分钟后,一枚直径1cm的可擦笔盖从气管中取出。看到这个差点要了孩子命的笔盖被取出,小明妈妈喜极而泣,不住地对于世寰和李慧表示感谢。
于世寰提醒各位家长,儿童在吃饭时要避免大笑和跑跳,打哈欠、喷嚏、吸气时,手里和嘴边不要有坚果笔帽一类的小物体,如不小心误吸入气管,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