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我现在能预约上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吗?”在哈医大四院,几乎所有外科医生都接到过患者这样的问题。自今年6月省内率先引进首台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以来,达芬奇机器人以其独一无二的智能化技术优势引领我省外科的发展,成为患者心中当之无愧的“大明星”!
由于突破了人手的局限,在原来人手伸不进去的区域,机械手可以在360度空间下灵活操作,同时具有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创口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哈医大四院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一经引进,慕名预约前来手术的患者络绎不绝,辽宁,内蒙古,山东等地的患者都在“点名”达芬奇机器人后手术成功,获得十分满意的术后效果。
短短三个月时间,哈医大四院达芬奇机器人成功完成了100例手,涉及胸外科、泌尿外科、妇科、甲状腺外科、肝胆外科、结直肠外科等学科,宣告黑龙江省正式进入手术机器人时代。
第100例机器人手术
10月16日上午,25岁的女孩玲玲被推上哈医大四院中心手术室手术台。哈医大四院普外五病房主任陈之显教授坐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远端的操作台内开始操控机器人,手术视野瞬间被机器人放大到15倍以上,玲玲颈部甲状腺体犹如“3D”电影一样被清晰地“放映”在陈之显教授眼前,手术部位细小的组织一览无余。陈之显教授操控机器人灵活的机械臂进入玲玲左侧甲状腺体内,消除了人手颤抖,机器人以极其精准、精细的手法快速切除了患者病灶组织,全程不到15分钟,出血量不足10毫升,几乎“零出血”。
随着手术顺利完结,哈医大四院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成功完成了第100例手术。
为“达芬奇”庆祝一下
哈医大四院副院长刘明教授对“成功完成100例机器人手术”进行了简短的总结。他表示,引进我省首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落户哈医大四院,要特别感谢省卫健委、哈医大的大力支持。他对临床科室、手术室、麻醉科各位专家在三个月内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希望大家再接再厉,继续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作用优势发挥到极致,让更多黑龙江省百姓在先进的机器人技术中受益。
手术机器人的落户极大促进哈医大四院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医院先后派出近20名外科骨干到香港等地接受机器人技术的专业系统培训,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将机器人手术扩展到6个学科。“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不仅可以完成常规腔镜所能完成的所有外科微创治疗,还可实施复杂的高难度的外科重建手术。未来,哈医大四院手术科室都将陆续开展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哈医大四院达芬奇机器人创造多项新纪录
20分钟搞定 我省第一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肺叶切除术
73岁的李大娘体检发现右肺上叶占位,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由于年龄较大,患有高血压,手术风险极大,患者及家属希望可以由哈医大四院最新引进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其手术。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胸外一病房主任徐进志教授为李大娘行右肺上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手术操作时间仅用20分钟,术野清晰干净,患侧胸壁只打了几个小孔,就完成了大血管的游离结扎切断,完成了各组淋巴结的清扫。患者麻醉清醒后,恢复良好,没有不适主诉,患者家属连连称赞,“这真的是一台神奇的达芬奇!”
颈部手术“零疤痕” 全国第一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术
27岁的五大连池患者小卓在当地医院诊断 " 甲状腺占位 ",专程找到陈之显接受“零疤痕”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在陈之显及其团队努力下,手术顺利完成。当小卓从全身麻醉苏醒过来后,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表示很满意。小卓手术完毕回到病房后,立即开心地向病友介绍,自己的手术是 " 机器人完成的 "。小卓发音无嘶哑,与术前无任何差别,颈部早期即可活动,并且疼痛感极轻,术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精准切除 我省第一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家住哈尔滨的孔女士因罹患乙状结肠恶性肿瘤来到哈医大四院胃肠外科,找到刘明寻求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为满足患者对微创及良好的治疗效果的需求,刘明带领普外一陈洪生主任、李国东教授组成的微创手术团队与麻醉科医生及手术室护士完美配合,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为孔女士进行了黑龙江省首例机器人辅助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手术进行十分顺利,手术精准切除病灶,创伤小,出血少,时间短。谈到手术感受,孔女士表示,我对“主刀医生”达芬奇非常满意!
极其疑难复杂 我省第一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肝脏切除术
74岁的程先生一个月前体检发现了肝脏的占位,慕名找到哈医大四院肿瘤外科肝胆外科徐力善教授。经分析,患者肿瘤长在肝脏左叶实质内,如果术中不进行定位,需要切除很多“无辜的”肝组织才能保证肿瘤完整切除。综合考虑后,决定用达芬奇机器人对患者实施精准的肝脏肿瘤切除手术。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以及注射荧光染色剂后,术中开启达芬奇机器人的荧光成像功能,肿瘤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徐力善利用荧光影像的辅助以及机械臂的精准操作,近乎无血地为患者进行了肿瘤切除。术后第二天,患者即可离床活动,查房时微笑着向徐主任竖起了拇指。
杭州患者千里来哈 我省第一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子宫肌瘤切除术
在杭州工作的张女士患有子宫肌瘤需要手术,听说家乡哈尔滨医大四院开展了达芬奇机器人微创手术,千里奔赴赶回家乡。张女士的子宫肌瘤超过新生儿头大,位置特殊,向阔韧带生长,而且患者患有子宫合并腺肌症,与肠管广泛粘连严重,并且患者子宫与右侧输尿管粘连极其致密,稍不小心就会造成损伤,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这一切没有难倒“达芬奇”,最后,妇科二病房主任赵宏辉教授团队为张女士成功实施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后恢复非常好!
极限保肛 我省第一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直肠癌手术
近日,李女士因一直便血去当地医院检查,肠镜发现直肠长了肿瘤。肿瘤外科肝胆外科副主任孙凌宇副教授经多项检查确认,直肠肿瘤位于距肛门3厘米处,肿瘤的下缘接近“齿状线”,这意味着传统手术保留不了肛门。当得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低位、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中,能帮助医生清晰地看到解剖结构,最大程度保证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保留排便、排尿功能时,李女士希望可以接受机器人手术。于是,孙凌宇制定了两套手术方案。历时2个半小时,手术顺利结束,患者出血不足10毫升。该患者在达芬奇机器人的帮助下,进行了精确的直肠周围肌肉的分离,保留外括约肌功能,是一种极限保肛手术,待二期修整和提肛训练,患者可以实现保肛愿望。并且该手术腹部无辅助切口,仅有5个1厘米或0.5厘米的小切口,实现了微创中的微创。
出血不足10毫升 我省第一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前列腺癌根治术
61岁的老大爷在哈医大四院接受了达芬奇机器人前列腺癌手术,术中出血量极小,病痛降至最低,术后恢复很快。泌尿外科徐万海教授介绍,由于泌尿系统解剖学上的特殊性,一些复杂的手术往往难以掌握,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可提供宽阔的视野和准确、灵活的控制能力,能够清楚地呈现组织、器官的解剖构造和神经血管束的走向;精细的分离有利于淋巴结的清扫,准确的缝合保证了高质量的吻合,手术中精确保护各器官及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