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健康 > 正文

医疗健康

哈医大一院医疗队赴明水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时间:2019-08-08 09:58:474  作者:张新浩 谭湘竹 摄影:张新浩  点击:

弥漫芬芳黑土地、保驾护航送健康。8月5日、6日两天,哈医大一院组织相关学科专家近20人,在党委书记赵长久的带领下驱车赶赴明水县双兴乡东双村开展脱贫攻坚义诊活动,专家的到来深受当地医务人员和乡村百姓的热情欢迎,哈医大一院专家团队把党和政府对百姓的健康关爱、把医务人员对农民兄弟的温暖真情,通过送医送药的形式,带给了这片弥漫着芬芳的黑土地。

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稳扎稳打见成效

明水县既是哈医大一院多年来医疗对口帮扶的对象,也是本次脱贫攻坚工作的对接地,该县人民医院是对口支援医联体合作单位,该县双兴乡东双村为直接脱贫对象村。自2019年初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省卫健委和哈尔滨医科大学有关工作的布置和要求,哈医大一院党政班子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多次派工作人员进行前期的走访调研活动,并结合明水县人民医院的实际情况,选派了普外科、内科、眼科、CT、骨科5个科室的专家驻派明水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半年的帮扶工作,截止上半年共接门、急诊患者近7000人次,开展有关手术80余台次,培训医务人员近千人次。

按照《哈尔滨医科大学助力健康龙江精准脱贫攻坚职工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8月5日、6日,哈医大一院选派了心内科、呼吸科、神经内科、普外科、骨科、内分泌科、消化科、超声科、康复科等专业近20名专家,继今年4月9日之后,第二次赶赴明水县人民医院和双兴乡东双村,开展了脱贫攻坚、义诊服务、专题培训会、健康讲座指导、走访慰问、送医送药等一系列工作,培训医护人员百余人、乡村百姓30余人,赠送医疗药品价值8000余元。

8月5日下午,在抵达明水县人民医院后,赵长久率领相关人员与明水县人民医院院长暴福生等医院领导举行了深入座谈,就上半年有关脱贫攻坚和对口支援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就下半年的相关工作展开了交流讨论,研究有关学科的发展建设需求、贫困户致贫原因和帮扶情况、下一步对身患残疾和慢性病贫困户的健康管护、生活帮扶等工作。同时在明水县人民医院会议室内,由内分科专家郝明副主任为县人民医院百余名医护人员进行了糖尿病的专题讲座。

8月6日一早,专家团队即赶赴脱贫攻坚目标地——明水县双兴乡东双村开展脱贫攻坚和义诊帮扶工作。在村委会,专家们在村委会办公室为村里百姓普及了有关的医学科普知识,通过简单易懂的通俗语言,向大家传递健康理念和医疗保健知识,对东双村百姓们提出的问题随问随答,现场讲座就像聊家常一样深受大家的欢迎。

随后,哈医大一院专家团队兵分四路,冒着阴雨分别深入到东双村20户尚未脱贫的百姓家中走访慰问、送医送药。针对每家每户身患疾病的不同情况,对症治疗,选派不同专业的对口专家,上门诊疗、上门检查心电或彩超、现场提供医疗方案、现场将需要的医疗药品送到农户手中。

真心真意真情帮、把爱留下来

今年30岁的东双村村民孙洋没有想到自己会重获新生。四年前,正打算结婚的孙洋突然肾衰竭,家里人东拼西凑做了肾移植手术,但术后的排斥反应成为压倒孙洋一家的最后稻草,已经花光所有积蓄的孙洋根本无力承担抗排斥药物的费用,一家三口曾绝望地想到了一了百了。明水县人民医院向哈医大一院医疗联络办主任栾瑞反映了孙洋的情况后,经栾瑞向医院请示,哈医大一院免费为孙洋提供了两年的抗排斥反应药物,帮助他渡过了难关。如今的孙洋成为了明水县人民医院的一员,有了一份稳定收入,也能够照顾年迈的双亲,重获“新生”。

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明水县合胜村村民边玉军患有腰间盘突出症7年,不能行走,终日卧床。妻子曾经治疗过敏性紫癜花费了10多万元,家里欠了很多外债。在精准扶贫期间,哈医大一院通过与明水县人民医院工作对接,得知了边玉军的情况后,组织骨科专家为边玉军检查了身体情况,并就地在县医院做了手术,全程没有收取一分钱。如今的边玉军终于“行动自如”,可以从事体力劳动,养了鸡养了牛,彻底还清了债务,日子过的蒸蒸日上。

这些帮扶事迹的背后,都与栾瑞相关。栾瑞自己患有血液病,身体也很弱。即便如此,他也在健康扶贫一线工作坚持了十几年,提到初衷,栾瑞说,“我的老领导们都是这样一路走来的,健康扶贫工作就是一代传承一代,这不是我个人的功劳,是医院的整体配合与付出。”栾瑞的话不多,但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在贫困户夏才家,夏才和母亲同样患有下肢骨骼罕见遗传病,哈医大一院骨科医生耿硕帮夏才诊疗后,把夏才母子的情况发到了全国罕见骨骼遗传病研究群中,若疾病极其罕见特殊,国家会对他们进行免费检查及治疗。

哈医大一院内分泌科博士研究生导师匡洪宇在出完门诊后的6日上午,特意风尘仆仆地赶到明水县健康扶贫工作现场,对她来说,进入百姓家进行诊疗具有特别的意义,“这种深入到百姓家里诊疗的方式特别有助于我们了解基层百姓的真实生活情况,能让我们现场感受到百姓的认知对疾病的影响,这些信息的获得将对百姓慢性病教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更多了解百姓的生活环境、经济状况对疾病的影响,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慢性病知识的教育和普及。

大医精诚、大爱无疆。哈医大一院专家们多年如一日、扎根基层不辞辛劳、政策落地务求实效地开展对口帮扶工作、脱贫攻坚工作,用认真、负责的态度、温暖如初的真情和恪尽职守的工作付出,赢得了当地人民群众的广泛称赞和衷心感谢。在座谈会上,明水县人民医院院长暴福生、医务科主任李艳梅、肾移植患者孙洋分别向哈医大一院专家团队赠送了锦旗,表达了当地医务人员和老百姓们对他们最诚挚的谢意。

践行初心、勇担使命,脱贫攻坚一直在路上

2019年1月23日,在哈医大助力健康龙江精准脱贫攻坚职工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会上,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张斌表示,脱贫攻坚工作,全校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用哈医大高超的医疗技术、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龙江脱贫攻坚贡献我们应有的力量。

哈医大一院按照学校《哈尔滨医科大学助力健康龙江精准脱贫攻坚职工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迅速成立哈医大一院志愿服务领导小组,认真梳理和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精准扶贫的要求,以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在全省脱贫攻坚推进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明确职责、制定具体实施工作计划。

2019年3月初,哈医大一院派遣相关工作人员,分别赶赴6个贫困县的贫困村进行调研,了解脱贫攻坚贫困村的自然情况、贫困户情和需求,并与当地医疗机构对接场地、培训工作等。随后,经过医院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分析制定,分批次派遣脱贫攻坚义诊医疗队赶赴明水县双兴乡东双村、林甸县东兴乡新胜村、林甸县宏丰村、克东县蒲峪路镇光辉村、克山县曙光乡双互村等6个贫困村,派遣专家近百余名,累积诊疗近800人次,深入30余家贫困户走访慰问、送医送药,发放药品价值近4万元。

为了给当地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每一次的脱贫攻坚工作,都不能少了对当地医护人员的培训指导工作和建立双向转诊、开辟绿色通道的内容。这也是哈医大一院发挥省级三甲公立医院的公益作用,将先进技术力量下沉的方式之一。截止目前,哈医大一院为基层医务人员培训10余次,培训人员600余人,培训内容涉及了我省北方地域常见病、慢性病的诊疗规范和相关技术内容。这些培训,既强化了医护人员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又在慢病管理、贫困户个体化档案管理、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等方面建立了有效地联动、互动机制,真正做到了具体工作具体操作,坚决不流于形式。不仅如此,哈医大一院在与明水县医院的对口支援工作中,多次选派明水县医院的医生到哈医大一院进行培训,让明水县医院的医生学习了腔镜、介入、射频等手术技术,真正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据了解,按照有关方案要求,2018年12月21日至2019年12月20日是脱贫攻坚职工志愿服务活动的第一个周期,第二个周期是从2019年12月2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哈医大一院的专家团队们将通过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走访、调研的有关情况和流调数据,汇总情况,为编写《北方乡村医生实用诊疗手册》《北方乡村常见病科学普及读本》献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行百里者半九十。哈医大一院将继续不折不扣地按照中央、省委和学校有关脱贫攻坚的目标要求和执行标准,扎实稳步地推进目标乡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始终把为人民健康服务和保驾护航放在首位,践行医者初心、勇担救死扶伤使命,为脱贫攻坚工作贡献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