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健康 > 正文

医疗健康

四院应用血管腔内技术治疗腹主动脉瘤

时间:2019-03-08 10:11:524  作者:娄丽欣 岳金凤  点击:

近日,哈医大四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二病房成功应用血管腔内技术治疗一位腹主动脉瘤患者。

刘某某,男,58岁 ,腹部出现搏动性包块已经13天,伴有腹痛,家人立即将他送到四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二病房就诊。入院后行CTA检查,结果显示为腹主动脉瘤,瘤体最大直径近60mm;结合患者腹痛病史,不排除腹主动脉瘤破裂先兆可能,王柏春主任决定为患者行手术治疗。可在手术治疗方案上遇到了难题,以往的外科血管置换手术虽可以切除动脉瘤,清除血栓,给予血管置换,达到彻底治愈的效果。但刘某患有严重的冠心病,可能无法耐受全麻手术,同时患者患有肝硬化,凝血功能较差,给手术止血以及术后的恢复带来很大的麻烦。经过王柏春主任团队及麻醉科、输血科专家反复讨论病情后,决定为患者实施更为微创的EVAR手术(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经过王柏春、樊占威、宋巍、陈伟光医生2个小时的精准操作,成功为患者实施腹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术后造影无内漏,恢复良好,现已出院。

王柏春介绍说,腹主动脉瘤是腹主动脉壁的扩张膨出,腹主动脉瘤并不是生长在腹主动脉上的肿瘤,而是腹主动脉壁在受到某些病理因素的破坏后,高速、高压的主动脉血流使其膨大,膨大到一定程度后血管壁变薄,最后破裂导致患者出血、死亡。其虽然拥有“瘤”的头衔,但与肿瘤有天壤之别。腹主动脉瘤主要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和心脏疾病,但年轻人也偶尔可见。腹主动脉瘤的发生主要与动脉硬化有关,其它少见原因是主动脉先天发育不良、梅毒、创伤、感染、大动脉炎、Marfan综合征等。在诊断为腹主动脉瘤而未手术的病人中,1年内因腹主动脉瘤破裂而死亡者约为15%,2年内约为30%,5年内约为60%,8年后无一例存活。而破裂腹主动脉瘤总的死亡率高达90%。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出现搏动性肿块;腹痛及腰背部疼痛;如果瘤腔内的血栓脱落,则可引起腹主动脉分支的急性栓塞,如肠系膜动脉栓塞、下肢动脉栓塞,甚至可引起相应部位的缺血性坏死;动脉瘤破裂是腹主动脉瘤患者最危险的症状,瘤体破裂会导致大量出血,这类患者往往会在短时间内死于失血性休克。

王柏春主任介绍说,腹主动脉瘤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可以治疗,需手术治疗,目前主要有传统手术和支架微创手术两种方法。血管腔内治疗优点很明显,创伤小、恢复快,但并不是所有的腹主动脉瘤都适合腔内治疗,其主要包括:①动脉瘤破裂,生命体征不稳定;②对造影剂过敏,或肝肾功能不全不能耐受造影剂者;③动脉瘤已累及腹主动脉主要分支,如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等;④动脉瘤近侧瘤颈直径> 28 mm,长度< 15 mm;⑤近侧颈部呈锥形,或角度> 60°;⑥髂总动脉内径> 12 mm或< 6 mm;或双髂内动脉受累;⑦髂动脉多处硬化或扭曲,伴有广泛钙化者。

王柏春主任提醒,腹主动脉瘤被称为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危险性极高。腹主动脉瘤不可能自愈,而且若未能及时治疗,往往很容易破裂出血导致患者死亡。事实上随着医学的进步,目前腹主动脉瘤的诊断日趋完善,且手术成功率已在95%以上,哈医大四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二病房可同时开展外科、介入两种治疗方法,帮助您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早日战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