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9日,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举办了儿童生长发育健康传播大型义诊活动,其义诊主题主要针对矮小儿童成长发育的相关疾病和治疗。同时,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成长天使基金救助项目落户哈医大一院揭牌仪式于同日举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成长天使基金办公室王睿茜与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儿内三病房主任崔岚巍教授共同为基金项目揭牌。据现场了解,两岁以内确诊为小胖威力综合症的孩子可以免费药物治疗半年;矮小的孩子,需要有三甲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和有效处方;男孩骨龄13以内,女孩骨龄10岁以内;有城镇医保或贫困证明可获免费救助。
2018年12月15日,崔岚巍教授作为代表,参与出席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小胖威利患者关爱项目”启动仪式,同时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授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全国12家“小胖威利患者关爱项目定点诊疗中心”之一,将承担黑龙江省区域矮小儿童救助工作,哈医大一院也是全省唯一一家定点诊疗中心。
小胖威利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异常的罕见疾病。国外发病率约为1/10000 - 1/30000,患者无法控制自己的食欲,饥饿感难以满足,体重持续增加,发展成为重度肥胖,并引发一系列如代谢紊乱、高血压、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等并发症,甚至会有猝死危险。此外,小胖威利患者第二性征发育不完全,生长延迟,心智迟缓,身材矮小,往往伴有严重的行为问题。
进入寒假,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儿科诊室近一半患儿都因身材矮小而就诊。在本次揭牌仪式上,崔岚巍教授纠正了家长们普遍存在的误区,于义诊现场做了专题讲座,向广大家长们介绍了儿童成长发育方面的科普知识,她说:现在营养好了,晚长几乎不存在,大部分都是早熟。
以为孩子能晚长 其实孩子是早熟
13 岁的亮亮(化名)父母都挺高,爸爸一米八,妈妈一米六五,可是他却不高,从小到大排队,一直在班级前 3 名。父母认为,孩子从遗传上看也不能是矮个,肯定是晚长。可近一年来,父母发现亮亮不长个了,比同龄孩子矮了一大截,于是带孩子去看医生。崔岚巍主任接诊发现,亮亮身高 1.55m,13 岁的年纪外貌看上去已和成人无异。再仔细检查,他的骨龄已相当于十七八岁孩子,骨骺线已闭合,也就是说,亮亮已经无法再长高了。听到这结果,亮亮流下眼泪,妈妈也十分自责," 以为孩子发育晚,竟然是早熟,早点来看就好了。"
据崔岚巍教授介绍,很多家长看孩子身材矮小都不着急,认为孩子晚长," 在过去,生活水平较差,孩子营养匮乏的年代确实有不少晚长的,可现在孩子普遍都营养过剩,几乎没有晚长的,早熟倒是普遍现象。"她建议家长不要再等孩子 " 晚长 ",如果 4 岁至 15 岁的孩子每年身高增长不足 5 厘米,或连续三个月不长个,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早带孩子去医院咨询。
8 岁矮个女孩大补蜂王浆 补出了月经 个头倒没长
今年刚 8 岁的小丽(化名)竟来了月经,妈妈带着孩子来看病,崔主任认出了她。原来小丽一年半前来看过,当时孩子只有 1.2m,崔主任让家长回去密切观察,3 个月后再来复查,结果妈妈回家给孩子补了大量的高蛋白,如海参、蜂王浆等。直到孩子来了月经,才慌了神。崔主任检查发现小丽的骨龄相当于十三四岁的孩子,日后能长高的空间十分有限," 女孩初潮后,一般能长 5-6 厘米,最多 7 厘米,少的只有 1 厘米,小丽最终身高可能只有 1.3m。"
孩子身高受多种因素影响 4-12岁每年长个不足五厘米要警惕
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儿内三病房主任崔岚巍向记者介绍,女孩的个头矮于 1.5m,男孩个头矮于 1.6m,就视为矮小。另外,如果4-12岁的孩子每年身高增长不足五厘米,或连续三个月不长个,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早带孩子去医院咨询。我国儿童矮小症的发病率为3%,4-15 岁需要治疗的孩子为 700 万,但就诊的孩子只有 30 万。矮小不仅会表现在身高上,还会导致孩子出现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孩子的求学、工作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有很多,遗传因素占65%-70%,还有营养、睡眠、疾病等。"她建议,家长动态监测孩子的身高变化,及时干预,男孩最晚在 12 岁之前,女孩在 10 岁之前进行干预。
想长个这么做:
1.营养 适当控制饮食。避免营养过剩,尤其避免油脂多的食物,少吃甜食,但是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并应多吃蔬菜水果。
2.运动 选择一些适合孩子身体状况和体力的活动,如跳高、跳绳、篮球、游泳等,对长个儿有好处。
3.睡眠 尽可能让孩子在晚上10点以前睡觉。不仅能解除疲劳,还可以促进生长激素分泌,而要想使孩子睡得沉,就要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按时睡觉起床。
4.心理 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孩子长期心理抑郁不利于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