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药师协会治疗药物监测药师分会成立大会暨西北地区治疗药物监测学术交流会议在兰州召开。会上,首届中国药师协会治疗药物监测药师分会正式成立,哈医大二院药学部主任蔡本志教授当选副主任委员,系东北地区唯一一人。这既表明黑龙江省治疗药物监测工作与国内先进水平接轨,也说明黑龙江省药师工作能力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认可。
中国药师协会治疗药物监测药师分会由中国药师协会成立,该分会成立后将致力于促进临床药学服务模式转变和技术提升,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和治疗药物监测药师专业队伍建设,建立规范化服务标准,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目标服务。

蔡本志副主任委员表示,治疗药物监测(TDM)在指导临床合理、安全用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指在临床进行药物治疗过程中,借助先进的药物分析技术与计算手段,运用药代动力学公式测定该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以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从而减少因个体差异导致的药物疗效差异,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他表示,医生将某种药物用于治疗疾病时,在不同病人身上有时表现出不同的作用,包括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疗效等。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病人的年龄、性别和遗传背景差异、体质和疾病的状态、药物相互作用、治疗的顺应性以及社会和精神因素等。这些因素都可影响到药物的作用,因此开展治疗药物监测,进行个体化给药是保证患者合理用药的前提和关键。同时,他也强调,并非所有的药物都需要监测,通常进行治疗药物监测都是针对那些治疗窗窄,具有一定毒副作用,个体差异大,安全性比较差的药物,如环孢菌素A、地高辛、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
据了解,哈医大二院是黑龙江省最早开展血药浓度监测的医院,也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家自1987年至今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医院。血药浓度监测研究工作开展21年以来,已成熟开展免疫抑制剂类药物、精神药物、抗肿瘤药物、心血管类药物、抗真菌药物及抗生素等药物监测工作,医院治疗药物累计监测量占全省监测总量一半以上,为临床治疗和广大患者个体化用药提供了重要依据。今后,哈医大二院将进一步积极探索开展全国治疗药物监测药师规范培训的工作模式,积极开展精准药学服务。同时,依托中俄医科大学联盟,致力于促进国内、国际治疗药物监测的交流与合作。
蔡本志教授简介
蔡本志教授,博士生导师,药学部主任。研究领域:心血管药理及药物安全性评价。现任黑龙江省药学会临床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心血管药理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药理学会生化与分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科学研究方向为心血管药理及药物安全性评价。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16项科研课题。在Stem Cells、JPR、Journal o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Cardiology、Toxicology等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32篇,影响因子10以上2篇,5以上19篇。荣获中国药理学会施维雅优秀青年工作者奖、中国药学会青年生物药物奖、亚太青年药理学家优秀英文报告奖、全国心血管药理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美国华人心脏学大会优秀壁报奖、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等荣誉。参编教材两部,参编专业书籍五部,参译英文书籍一部。获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中国药学会科技奖二等奖、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等20项科研奖励。
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香港科技局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评审专家,Antioxidants & Redox Signaling、Cell Death and Diseases、Food and Chemistry Toxicology、Journal of Bimolecular Screening、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Expert Review of Cardiovascular Therapy等SCI杂志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