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14届哈尔滨市青年科技奖评选结果揭晓。经过激烈的竞争,哈医大一院胰胆外科博士研究生导师王刚教授脱颖而出,与其他30位来自我市科研、教学及生产第一线的青年才俊们共同获此殊荣,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哈医大一院争得了荣誉。

哈尔滨市青年科技奖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及市科协共同组织开展评选,每2年举办1次。今年哈尔滨市青年科技奖的评选,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创新型的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激励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我市科技、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共有98位来自我市各行业第一线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们报名参评,并按专业分成医疗卫生、医药化工、机械材料、计算机通信电子电气、农林食品及其他等5个组。
经过专家组严格评审并在市政府、市科协网站上公示后,31位候选人最终获奖,其中在哈高校14人,科研院所6人,企业5人,省属、市属医院6人,获奖比例占候选人总数的31.6%,分布和结构相对合理,代表性强。本次评审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风尚,从而更好地引导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工作精神,勇于探索、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默默无闻、埋头工作的实干精神,努力工作、开拓进取,最终为哈尔滨市实施新战略,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贡献出更多的聪明才智。
专家简介
王刚,男,1979年出生,医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胆外科(普外二科)教授,普外科学科后备骨干,师从我国著名中青年外科专家孙备教授。
现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胰腺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胰腺外科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全国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消化道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委员、 《中国医促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会》委员、 《中华消化外科菁英会胰腺外科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围手术期学组》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肝胆胰肿瘤分会》委员、《黑龙江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医学会肝胆胰肿瘤分会pNET学组》委员、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 《Translational Cancer Research》杂志青年编委、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青年编委、《临床与病理杂志》青年编委、 《“医师报”重症急性胰腺炎专栏》执行编委、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常务编委、 《中国现代医生》审稿专家、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试题开发基地专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
现已发表学术论文134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81篇,其中SCI收录文章24篇,第一及通讯作者14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5.79,累计影响因子82.5。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黑龙江省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项、黑龙江省青年基金1项、黑龙江省政府博士后基金1项、黑龙江省政府博士后出站科研启动基金1项、哈尔滨医科大学于维汉院士杰出青年基金1项及哈医大一院科研基金等课题的研究工作。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及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
此外,还获得黑龙江省卫生厅医疗新技术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及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新技术一等奖4项。获2017年度中华外科金手指手术视频新秀赛最佳人气奖、2017年度中国甲状腺外科青年医师论文大赛优秀奖、2017年度哈尔滨医科大学十佳青年科技人才奖、2016年度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优秀青年医师奖、2016年度全国胰腺疾病围手术期大赛优秀学员奖及最佳围术期管理奖、2015年黎介寿优秀青年论文三等奖、2013年中华外科青年学者奖一等奖及2015年上海国际胰腺病年会(IAP)优秀论文奖。此外,还多次获得哈尔滨医科大学及附属第一医院青年医疗骨干、优秀科研工作者、优秀医疗秘书及优秀教师称号。
常年来,一直工作在临床第一线,擅长普外科常见疾病与多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主要擅长消化系统良、恶性疾病及甲状腺、乳腺疾病的诊治,尤其对急、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胃肠道肿瘤、胆道及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有着较深的造诣。能够独立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肝门胆管癌根治术、甲状腺癌根治术、胃癌根治术、结直肠癌根治术、乳腺癌根治术及甲状腺全切除术等普外科高难手术,其相关事迹多次在媒体中报道。由于业绩突出,被遴选为《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年第23卷24期封面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