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黑龙江省急诊外科人才队伍培养,推动我省规范化急诊外科救治理念的发展,9月14日至15日,由黑龙江省医学会主办、哈医大二院承办的“黑龙江省医学会急诊外科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护理学会创伤护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冰城急诊外科新技术研讨会”在哈医大二院召开,哈医大二院骨外科九病房(急诊创伤外科)主任田军教授当选首届黑龙江省医学会急诊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护士长邢军当选首届黑龙江省护理学会创伤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标志着我省急诊外科和创伤护理专业进一步向规范化诊疗迈进。黑龙江省医学会秘书长焦广宇和哈医大二院副院长吴江为会议致辞,二百余位省内急诊外科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出席。
田军主任委员介绍,急诊外科专业委员会由省内急诊外科、创伤外科、创伤骨科等多学科构成,将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促进急诊外科规范化治疗的发展,完善急诊外科急救体系建设,加强急诊外科急救能力建设,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使我省的急诊外科救治水平得到更大的提升。
他强调,在意外发生时或急病发作时,亲友或周围人群若能对急病或创伤做出初步判断,并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治,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目前,基层普遍存在对急救知识不够重视,缺乏基本的急救技能,遇到紧急情况手足无措,普及急救救护知识,增强群众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刻不容缓。委员会成立后,将大力开展科普宣教活动,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常见的意外伤害和急症疾病的特征、紧急处理及如何用最快的方式采取自救,在最短时间内通知最近的医院到现场救治,增强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减少伤亡的发生,全面提高综合救援能力。
在首届冰城急诊外科新技术研讨会上,北医三院海淀院区急诊外科主任左永波教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创伤骨科王成学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伤骨科韩壮副教授、北京和平里医院急诊外科主任陈庆军教授等十余位国内急诊外科领域的专家,围绕急诊外科和创伤外科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新进展、新技术及器械改革等方面进行讲座,并对多发伤的救治及损伤控制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使与会者了解到国内的前沿的技术和理念,会议气氛热烈。

田军教授(左)当选首届黑龙江省医学会急诊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邢军护士长(左)当选首届黑龙江省护理学会创伤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医学会急诊外科专业委员会合影

黑龙江省护理学会创伤护理专业委员会合影
创伤患者与日俱增 规范化护理迫在眉睫
近些年,我国的工业、建筑业、农业机械化,以及交通工具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现代化,但也使得创伤患者数量明显增多。以交通肇事为例,我国每年因车祸致死超过10万人,致伤几十万人次,已经成为44岁以下第一死亡原因。
邢军护士长作为创伤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表示,创伤患者多发伤较多,特点是多脏器损害、病情重、治疗复杂,需要拥有更多、更高水平的创伤专业护理人员,我省目前各医院差距比较大,还没有形成系统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创伤护理模式,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创伤患者的需求。因此,委员会成立后将加强我省创伤护理专业的学术交流和培训,提高全省对多脏器、多部位、复杂创伤的救治与护理水平,提高生存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状况。
据了解,全身多发性、复合性、开放性损伤是哈医大二院急诊创伤外科治疗特色,尤其善于治疗脊柱脊髓损伤、骨盆骨折、各部位骨与软组织损伤及神经血管损伤等,急救能力具有较高水平,年平均接诊量达到两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