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健康 > 正文

医疗健康

四院心外二病房为熊猫血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手术

时间:2018-05-28 13:37:244  作者:岳金凤 陈伟光  点击:

近日,四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二病房完成了一例熊猫血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治疗,患者已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63岁的患者邢先生,因“突然出现剧烈胸背部撕裂样疼痛十二小时”急诊入院。入院前患者在某三甲医院行主动脉CT血管成像提示主动夹层(Stanford A型),并且伴有心包积液,入院后王柏春主任带领全体医生反复分析及研讨病情后,决定给予邢先生紧急进行手术治疗。

但摆在医生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是:患者血型为RH阴性血,即俗称的熊猫血,而且患者三年前在当地行阑尾炎切除术,整整用了两天时间才备上2u稀有的熊猫血;主动脉夹层手术用血量极大,而血型又是熊猫血,集两种低概率于一身的邢先生急需大量备血方能急诊手术。“没有备血的夹层手术等于去送死”,王柏春主任立即联系输血科给与紧急备血,经过输血科、哈尔滨市血站的不懈努力,仅仅一晚上就筹到了2000ml的血;此时,患者的病情仍在持续进展,患者出现血压下降,乳酸升高等,如果再不手术随时可因心包压塞而失去生命。

时间就是生命,在王柏春主任带领下,经过与输血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讨论,决定在有限的血液情况下为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前周密计划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同时尽量少用来自不易的熊猫血。心外科全体医生在麻醉科、输血科、手术室等全力配合下,顶着随时可能血源不够的压力,经过近8个小时的浴血奋战,术中采用自体血回输,严格的止血等方式减少外源性血液的输注,同时在深低温停循环下采用体脑分灌方式为患者进行了主动脉根部成形+升主动脉置换+主动脉弓置换+象鼻支架置入等复杂手术。

因为高超的手术技巧和精密的手术设计,术中输注RH阴性的红细胞6u,术后患者输注血制品较少,恢复良好,疼痛症状消失,未出现意识障碍、低氧血症等,心脏及各脏器功能恢复良好。复查主动脉CTA显示主动脉近端手术效果良好,假腔近乎消失,顺利出院。

王柏春主任介绍说,主动脉夹层是指由于内膜局部撕裂,受到强有力的血液冲击,内膜逐步剥离、扩展,在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从而导致一些列包括撕裂样疼痛的表现。主动脉是身体的主干血管,承受直接来自心脏跳动的压力,血流量巨大,出现内膜层撕裂,如果不进行恰当和及时的治疗,破裂的机会非常大,死亡率也非常高。主动脉夹层发病率大约十万分之三!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的比例大约为千分之一!这种巧合发生的概率就更低了!如果没有医生的救治,发病后能活过一周的病例少见,一个简单的总结是,发病后,每过一小时死亡率增加1%,到第四天结束的时候,大部分病人已经死亡。

王柏春主任告诫广大主动脉夹层患者:别以为暂时血压、心律平稳,人能说能动,就万事大吉,然后一想到手术的风险又这么大,就拖,不决断,很多病人就是在这个怀疑、犹豫的过程中,生命就突然终结了。其实每一个生命的奇迹都值得我们拼搏,而在这个拼搏的过程中,有医生的努力,也有患方的理解与支持、果敢的决定和对医生的信任,双方共同争取生命奇迹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