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太大折腾不起,手术风险高担心下不来手术台,我们还是回家养着吧”。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高龄人群手术问题也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家庭,但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和医生技术的提高,让高龄老人对手术不再望而却步。近日,哈医大二院心外科二病房副主任李君权教授的团队为81岁的冠心病患者唐大爷成功进行了心脏搭桥手术,折磨老人8年之久的心绞痛终于不痛了,成为了黑龙江省罕见的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高龄手术成功患者。
81岁爱旅游却被心绞痛“困”在了床上
家住佳木斯今年81岁的唐大爷是名退休的老公安,年轻时候身体素质就非常好,步入了耄耋之年依然精神矍铄腿脚利索,他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旅游参加一些户外活动,虽然已经有了8年的冠心病史,但他一直按时服药,偶尔的心绞痛挺一挺也就过去了。但就在一年前,老人心绞痛的症状明显加重,发生的次数也明显变多,睡觉会被胸痛疼醒,吃饭、上厕所都会疼,到最后已经无法离开床,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家人带唐大爷去了很多医院想要手术,但都因为老人年龄大、病情重被婉言拒绝了。
经过多方打听了解到了哈医大二院心外科,唐大爷不愿意就这样放弃,便要求儿女带他来到了医院。经过冠脉造影检查,李君权教授发现唐大爷心脏冠脉已经出现多支多处狭窄,三根主要的血管有一根已经完全闭塞,另外两根血管90%以上都出现狭窄,没有办法放支架,唯一的方法就是搭桥手术。
冠状动脉相当于心脏唯一的公路,冠心病就是公路上发生了一个‘交通阻塞’,道路狭窄不疏通,公路瘫痪了,心脏血运不通,就发生心绞痛。而在心脏上架设桥梁,就可以让心脏恢复正常的‘交通’,95%以上的患者经过搭桥手术后心绞痛的症状都会缓解甚至消失。
高龄本身就是搭桥手术独立的危险因素
“众所周知,高龄本身就是搭桥手术独立的危险因素,这个年龄段的患者全身各脏器功能储备明显下降,再加上本身就有脑动脉硬化、骨质疏松、肺功能降低等老年人常见的一些基础疾病,无疑将手术的风险成倍增加,在省内为像您年龄这么大的老人做搭桥手术都是非常罕见的。”李君权教授解释道。听到这些唐大爷并没有感觉意外,因为他已经听过太多遍同样的解释了。但这一次唐大爷非常坚决地告诉医生,他不想就这样一直躺在床上每天被心绞痛折磨,他相信医生选择手术。
看到唐大爷的信任,李君权教授为之动容,立即邀请麻醉科和ICU与心外科李刚教授,多学科联合共同对唐大爷围手术期的方案进行详细评估,因为对于80岁老人来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是会夺命的灾难。
难关重重针针“惊”心 效果立竿见影恢复快
住院期间唐大爷状态很好,手术如期进行。术中正如术前医生评估的一样,老人冠状动脉狭窄的原因是因为血管广泛的钙化,搭桥手术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就是寻找好的血管进行缝合,但唐大爷即使相对较好的血管也发生了动脉硬化,血管就像鸡蛋皮一样,一出针缝合就会有出血风险,李君权教授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技巧,精细、精准、一次性地完成了缝合。然而难关重重,已经存在严重钙化的升主动脉也要打孔进行吻合,最终在团队的紧密配合下有惊无险的完成了,手术过程非常平稳,出血量非常少,两个小时就顺利完成了手术。
手术结束后,老人被送进了ICU进行观察,在ICU医生和护士的治疗和照顾下,术后第一天就拔管了,第二天唐大爷一切指标正常,转回了普通病房。回到病房的唐大爷脸上挂满了笑容,“感觉特别舒服,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
李君权教授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心脏疾病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趋年轻化,危重病人逐年增多。从20岁起就应关注冠心病的预防,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放松心态劳逸结合,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一旦出现胸闷、心慌、气短等症状时就要引起注意,及早就医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