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健康 > 正文

医疗健康

四院心外二病房成功救治冠脉搭桥术后交感风暴患者

时间:2018-03-05 10:01:454  作者:岳金凤 陈伟光  点击:

近日,64的高阿姨因‘‘阵发性肿痛半个月’’入院。既往糖尿病病史10年,9年前因脑出血留下后遗症,左侧肢运动减弱,自带冠脉造影示多支多处病变,血管都偏细。心脏彩超示EF 50%,左室前壁运动减弱。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后,顺利在非体外循环下搭5根桥,术后第三天,突发出现‘‘交感风暴’’,反复室颤,历经七个小时的间断心外按压,推注复苏药物,在七个小时的抢救过程中共电除颤一百多次,全科人员始终没有放弃,病人终于稳定下来,经过一个月的精心治疗,现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王柏春主任介绍,交感风暴一般指交感神经的极度兴奋,它并不是一种新的疾病,而是近年医学上对大量急性猝死患者研究后提出的一个新说法。2006年,美国与欧洲心脏病学会制定了新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指南》曾首次给‘‘交感风暴’’做出明确定义:24小时内,自发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

人在遭遇极度精神压力和心理重创的情况下,神经系统失去平衡,本来就不受意识支配的交感神经‘‘疯狂’’起来,释放出大量儿茶酚胺,不仅使人过度兴奋,破坏心脏活动的稳定,以致发生室速或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其临床特点如下:1.突然起病,急剧恶化。2.反复发作性晕厥伴交感神经兴奋增高是本病特征。3.心电监护或动态心电图可记录到反复发作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4.用常规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药物疗效不佳。

目前β受体阻滞剂已成为多种心律失常治疗的首选药物,尤其是对于交感风暴中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β受体阻滞剂是单独使用的、最有效的药物,建议静脉给药。本例患者交感风暴来势凶猛,且非常顽固,在治疗过程中长时间且大剂量地应用了静脉及口服β受体阻滞剂,静脉艾司洛尔共计48000毫克,口服美托尔长效和短效同时用,5天后才最终控制了激活的交感神经,使心率控制在70?90次/分,且未出现血压低及心力衰竭症状。

交感风暴来势凶猛,患者死亡率极高,国内外许多文献已证实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唯一有效药物,早期、及时、足量的应用,充分阻断交感活性才是治疗关键。希望这例较罕见的顽固性交感电风暴的治疗病例,能够为临床医师处理此类急重症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