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健康 > 正文

医疗健康

二院在全省率先开展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技术 成功为糖尿病足患者保足、止痛

时间:2017-11-24 11:08:444  作者:李华虹 杨帆 杨嘉安 摄影:杨帆  点击:

俗话说“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但目前哈医大二院在全省率先开展的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技术为这句老话举了一个“反例”。该技术通过对患者血液的提炼和加工,制成富含生长因子的凝胶覆盖创面,从而提高糖尿病足及糖尿病慢性创面愈合率,不但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更为很多面临截肢的糖尿病患者带来了“保足”的希望。

据统计,糖尿病足患者占非外伤性截肢患者总数的50%以上,其中在大腿部位截肢的占30%,而那些已截肢一侧肢体的患者当中,一半以上的人最终将失去对侧肢体,该并发症无论对患者的身体还是心理都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和打击,糖尿病足已成为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也是最“残忍”的并发症之一。

哈医大二院糖尿病医院副院长、内分泌科五病房主任、地方病病房主任乔虹教授所带领的医疗团队,在我省率先应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技术,近一年的时间里已成功治愈了数十例糖尿病足及糖尿病慢性创面患者。据乔虹教授介绍,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技术是指抽取患者自身血液并经过离心、分离、浓缩等方法制成凝胶。同时,在对患者进行降糖、抗感染、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清除创面坏死组织等整体化全身治疗后,将凝胶覆盖在糖尿病足及糖尿病慢性溃疡的创面上,以促进创面愈合。

新技术助25年老“糖友”愈合创面、缓解疼痛

绥化的龙奶奶今年已经84岁高龄,患糖尿病25年。因糖尿病导致下肢动脉闭塞,近一年半右脚拇趾剧烈疼痛并出现皮肤变黑症状。在当地医院接受了下肢血管介入球囊扩张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随后截掉了该足趾。截趾后的创面始终不能愈合,更让龙奶奶难以忍受的是截趾处剧烈的疼痛,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让龙奶奶“废寝忘食”,备受折磨。来到哈医大二院后,乔虹主任及赵晓宇医生在彻底检查了她下肢血管和神经的前提下,为老人制定了详尽的治疗方案,应用富血小板凝胶技术从全身到局部为其进行了整体化治疗。经过1个多月治疗,龙奶奶的足部创面已有新的肉芽组织增生,疼痛感完全缓解,即将开始下一个阶段的治疗。如今老人家已经能够吃好,睡好,精神状态大为改善。

糖尿病足是发生在糖尿病患者下肢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狭窄闭塞基础上的足部溃疡及感染,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下肢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下肢,尤其是足部的麻木、感觉迟钝、疼痛、乏力、肿胀等。下肢动脉狭窄闭塞会导致患者出现足部发凉、怕冷、脚趾疼痛等症状,进一步发展还会脚趾发红、变紫,甚至发黑坏死,严重时需要截肢以挽救生命。

小外伤久不“封口” 警惕血糖是否已“爆表”

家在外地的小王今年25岁,他有个不大不小的毛病——经常在不经意间啃咬手指甲,偶尔不小心就会将手指咬破出血。半年前,他发现手上的伤口总是不好,试过很多药膏,反而烂得越来越深,多次到当地医院进行换药处理后伤口迟迟未见愈合,当地医院为小王测量了血糖,发现他的指标明显高于正常人,经过更加细致的检查后他被确诊为糖尿病。来到哈医大二院后,乔虹教授将他手部的伤口确诊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慢性创面溃疡,医生们使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技术为他进行了治疗。2周之后,小王顺利痊愈,并从此改掉了自己“亲吻”手指的坏毛病。

据乔虹教授介绍,随着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有很多年轻人都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住院时偶然发现自己已悄然变成了“糖友”。很多糖尿病患者发现小的伤口溃破或外伤感染后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经常自行使用局部外用生肌散、长皮膏等,这些药物对于普通的外伤具有很好疗效,但对于糖尿病足及糖尿病慢性创面疗效甚微,甚至会加重病情。

会流动的血小板是新技术中的“关键人物”

乔虹教授强调,糖尿病足及糖尿病慢性创面的治疗关键在于改善供血和促进生长。创面长时间不愈合的主要原因是血管病变导致供血不足,创面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用于愈合。血液中的血小板富含生长因子,具有加速止血,促进创面生长的作用。将血小板提取出来制成胶状物再重新注入溃疡面及空洞中,流动的凝胶不受溃疡面及窦道形状、大小、深度的限制,可以直达各个大小空隙,促进内部肉芽及上皮生长,加快创面愈合。而对于症状重需要截肢或截肢后创面不愈合的患者,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技术可促进这些顽固创面的愈合,降低患者再截肢风险。医生同时强调,该技术只是整体化治疗的一个环节,想要取得好的疗效,需对患者血糖、感染、神经、微循环等全身状态做出评估判断,实施整体化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高温泡脚有风险 “糖友”们 您会洗脚吗?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感觉双脚发凉、怕冷,所以经常泡脚以便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症状。按照一般的逻辑,为了更好地抵抗寒凉,人们通常会选择提高洗脚时的水温,然而很多患者却不了解,这样做存在引起足部皮肤溃破、脚趾红肿,进而发生足趾的溃烂甚至坏死的风险。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对此,医生解释到,热水会使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所需供血量也随之增加,但糖尿病患者大多患有下肢血管闭塞,足部供血流量不足,进而导致细胞组织因缺血、缺氧而死亡。另外,糖尿病患者下肢神经系统感觉不灵敏,对温度、疼痛反应迟钝,这也是促使他们提高水温的因素。

医生提示,泡脚的水温并不是越高越好,使用温水浸泡5分钟即可。治疗糖尿病,除了控制饮食、监测血糖、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使用降糖药品以外,“糖友”们要对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给予足够的重视,定期到医院进行下肢神经及血管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