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健康 > 正文

医疗健康

一院成功救治一例罕见急性腹膜炎患者

时间:2017-10-23 13:54:474  作者:徐旭  点击:

日前,一名小肠双腔造瘘的54岁女性患者,在一院肛管肛门外科完成了还纳小肠造瘘口手术。该患者于年前,因小肠穿孔治疗不当,出现急性腹膜炎,腹腔、盆腔多发囊性病变,重度感染症状。肛管肛门外科主任梁德森教授,为患者行腹腔囊肿清理、小肠粘连分离、小肠双腔造瘘手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目前,接受还纳小肠造瘘口术的患者恢复良好,能正常进食和排气,已康复出院。

梁德森教授介绍,该患者2016年底急诊入院时,因“发烧、肚子疼”后,在未明确病因的情况下在鹤岗盲目静点“消炎药”已长达一个月,入院前一周未排气排便,严重腹胀,呕吐物呈粪样,出现急性腹膜炎症状。经全面检查,患者腹腔、盆腔多发囊性病变。由于患者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虽然其存在白细胞显著升高、贫血、低蛋白血症等重度感染症状,可能无法耐受急诊手术,但梁教授仍决定立即为患者进行手术,尽全力挽救患者的生命。

术中,梁主任亲自为患者清理脓汁,患者的小肠全程扩张,肠壁充血、水肿,表面厚厚、黏稠的脓苔将小肠粘连成无数大大小小的“团”,每一个团里又都包裹着一泡灰黄色的脓液,小肠壁、肠系膜、盲肠,远端乙状结肠及直肠、子宫壁都成了脓肿壁。在经过长时间的仔细探查后,梁主任发现患者的原发病灶是距盲肠近端40cm处的小肠穿孔,导致周围包裹性积脓,引发患者腹膜炎。梁主任于病灶处进行小肠减压,抽出了大量肠内容物后,小肠扩张终于缓解,还纳回腹腔,并对小肠粘连进行分离和修复。由于小肠壁在腹内脓汁长时间的浸泡,既软又脆,一碰就碎。只能是一边分离黏连,一边擦净脓苔,一边修补肠壁。经过连续8个小时的高强度清理,终于将患者数米长的小肠全程分离干净。考虑到患者的身体状态,如果让刚修复的小肠参与消化过程,可能会再次出现破溃。梁主任决定为患者进行小肠双腔造瘘,在近端小肠完好处完成消化过程,使刚修复的小肠能够得到修养。

梁德森教授表示,他是第一次见到这么严重的小肠穿孔患者。该患者出现“发烧、肚子疼”后盲目静点,甚至在出现一系列穿孔表现后又继续静点一周,导致病情如此危重,不仅为手术带来极大难度,更危及生命。

在患者休养九个月后,梁德森主任决再次为患者行还纳小肠造瘘口术。术中,患者因前次腹腔炎症重、渗出多,腹腔肠管广泛粘连,小心分离造瘘口近、远端肠管后,将造瘘口近、远端肠管端对端吻合。目前,患者排气排便良好,进食正常,已经出院。

梁德森教授提示,引起小肠穿孔的疾病有很多,如肠结核、急性出血性肠炎、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肠伤寒等;也可继发于绞窄性肠梗阻甚至阑尾坏疽穿孔等疾病。无论是什么原发疾病,小肠穿孔均已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严重并发症。患者发现身体不适后,应尽快到正规医院检查确诊后“对症用药”,不要自己去小诊所点“消炎药”,以免延误病情,小病拖成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