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健康 > 正文

医疗健康

2017世界心脏病日 一院举行大型义诊活动

时间:2017-09-30 08:12:034  作者:生利健 张新浩 摄影:生利健 张新浩  点击:

心脏之于身体,如同发动机之于汽车。 保护心脏等于为生命加油!世界卫生组织将9月29日定为心脏日,目的是唤起人们对心脏病及其危险因素的重视。

据世界心脏联盟预计:2025年前,在全世界范围内25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每3人就有1人将罹患心脏病。心脏病的死亡率远远高于癌症、艾滋病等其他疾病,堪称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超过50万人死于心脏病。50万,相当于中国一个小城市的全部人口,这让中国心脏病死亡人数列世界之首。

为了迎接世界心脏病日的到来,广泛向社会宣传与心脏病有关的医学保健知识,普及和提高大众对心脏病的预防与知晓,哈医大一院于9月29日上午在门诊一楼大厅举行了大型义诊活动。哈医大一院心内科主任田野、CCU监护病房主任王岚峰、心内八病房主任尹新华、心内六病房副主任毕亚艳等心内科十余名专家在义诊现场为广大前来就诊的患者进行了答疑解惑,并做了免费的相应检查。

田野教授接受采访

尹新华教授接受采访

据了解,心脏病分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病两大类。前者比率较低,与怀孕早期的疾病或服用的药物有关,也与遗传有关。后天性心脏病占绝大多数,包括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其中冠心病发病率、患病率最高,占心脏病25%左右。也就是每四个心脏病病人中就有一个是冠心病患者。

如何来防治冠心病呢?

哈医大一院心内科主任田野教授向记者介绍,首先应该了解以下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可以分为不可控的危险因素和可控危险因素两类。性别、年龄和遗传等因素不受我们人为控制所以属于不可控因素。而日常中一些生活习惯比如吸烟、饮酒属于可控制的危险因素。

想要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我们就好控制好可控的危险因素。生活中的可控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紧张焦虑;

不良生活习惯包括吸烟、饮洒、缺乏运动;

饮食结构不合理;

生活不规律劳累。

为了更好地预防心脏病,日常生活中大家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控制情绪,心理平衡 紧张、愤怒或情绪不稳都可能导致心脏病发作,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患者应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冷静、沉着。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向朋友、亲人倾诉或多参加轻松愉快的社会活动。建议患者多听听音乐,闲暇时可养花种草调养身心。

2.适量运动,量力而行 要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运动除了可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生成外,还能强壮肌肉、骨骼。心脏病患者最好做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增加活动量。夏天运动要避免中午时间,运动时最好穿舒适吸汗的衣服。饥饿时或饭后一小时不宜做运动,最好在饭后2小时运动。

3.合理膳食,营养均衡 心脏病患者饮食应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少吃含动物性脂肪及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动物油脂、肥肉、猪肝、蛋黄等。晚餐应少而清淡,过量油腻食物会诱发中风。少吃甜食。多吃高纤维素食物,如笋、青菜、冬瓜、茄子、豆芽等,以及少量鱼、禽肉、蛋清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每天吃新鲜蔬菜不少于8两,水果2至4两。限制盐的摄入量,每人每天吃盐量应严格控制在2~5克,约一小匙。饮食中尽量少用生姜、辣椒、胡椒等辛辣调味品。

4.戒烟限酒,防止意外 吸烟会导致高血压。研究表明,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20次/分,收缩压增加10~25mmhg。长期大量吸烟还会导致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内膜逐渐增厚,使整个循环系统血管逐渐硬化。吸烟者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增多,从而降低了血液的含氧量,使动脉内膜缺氧,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大量饮酒对身体也有百害而无一利,高浓度的酒精会导致动脉硬化,使心脏病加重。

而一旦得了心脏病我们就要尽早发现和及时治疗,这样能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减低死亡率。心脏病的早期症状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打鼾睡眠打鼾是心脏仍处于工作状态的表示,是心脏病的警报信号。因此如果一个人长期打鼾,就要留意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2.肩痛冠心病患者发生肩的比例在65%左右,这与血液动力学变化及神经走向有关。表现为左肩、左手臂酸痛,为阵发性,并与气候无关。所以中老年人发生肩痛,特别是左肩疼痛者,应注意自己的心脏情况。

3.胸痛心脏病患者表现的胸痛,多在劳动或者运动之后,多发于胸骨后,常放射至左肩、左臂。疼痛时有一种胸部紧缩样感觉,持续2—3分钟,一般停止活动或舌下含硝酸甘油可终止。如疼痛超过30分,伴有大汗或恶心呕吐要警惕心肌梗死的发生, 应立即就诊。

4.呼吸困难心脏病人胸闷,呼吸困难多与肺淤血有关,常发生在夜间卧位时,坐位时减轻,为阵发性,活动与上楼也可发生。

心脏病患者应尽早到正规医院接受合理的治疗,专科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病情稳定后要根据医生的嘱咐长期服药,并定期随访,通过检查发现机体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不能随意减药换药甚至停药,更不可轻信广告的宣传,将保健品当作特效药,这是非常危险的,极易造成疾病的复发和加重,有可能导致死亡。

我们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尽早发现和及时治疗,从而降低心脏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