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健康 > 正文

医疗健康

二院中医专家组织义诊为关节病患者支高招

时间:2017-09-26 09:12:314  作者:李华虹 方若冰  点击:

夏秋交替,天气转凉,很多患有关节病的患者进入了最“难熬”的时候,人体的关节、肌肉受“风、寒、湿”三邪气侵袭,一些中老年人经不住入骨的秋凉,关节病反复发作,进入了秋季的高发期。近日,哈医大二院中医科主任王振宇带领六名中医科专家为150多名患者免费咨询与筛查,为关节病患者普及预防和保健知识,运用中医的特色治疗方法,兼顾中西医结合优势,帮助广大关节病患者渡过寒秋。

据了解,义诊的患者中三分之二是患有关节疾病的老年人,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纤维肌痛等各种类型的关节疾病。两个小时的义诊期间,专家们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知识科普教育。

65岁的陈大妈,受关节炎困扰已有17年,一到下雨天或气温骤降,关节就开始疼痛,甚至无法入睡。陈大妈尝试过很多办法,包括街边的小广告上的“祖传膏药贴”和路边的宣传单上的“祖传推拿按摩”等,病痛仍得不到控制。在这次义诊中,王振宇教授在了解陈大妈的病情后,为她做了仔细的检查,并给出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据王振宇主任介绍,因季节交替,我省近日天气变冷,昼夜温差大,人体的关节、肌肉受“风、寒、湿”三邪气侵袭,所以关节炎复发的患者越来越多。按照中医的观念,人体有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之气,过多的六气侵入人身体引起发病的气就称为邪气,很多关节病就是受到风、寒、湿邪气侵入人身而发生的,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生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风寒湿邪闭阻经络和关节,不通则痛,故而引起关节肿胀疼痛。

中医认为它不是局部性疾病,而是全身性疾病,从“治病”到“治病人”,随着治疗理念的转变,医学目标更进一步关注病人整体化的治疗。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上,西药能够很好的控制病情变化,中药能提高机体抵抗力和改善生活质量。西药祛病,中药调理,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风湿病的防治具有取长补短的作用,二者有机结合,能更好的解除患者的病痛。

王振宇教授介绍,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缓解激素给人体带来的副作用,还可以在激素减量后稳固病情不复发。激素类似于纯阳壮火药物,盛阳耗损人体阴液,会导致患者出现“阴虚内热”的体质。哈医大二院中医科采用的特色治疗方法,会针对不同病人采用不同的药方,平衡阴阳,调畅气血,实现调理、调和、调养等功效。在使用激素迅速控制患者的病情的同时,应用“滋阴补气、活血化淤、清热解毒”的中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在撤减激素时,病人体内由“热”转“寒”,会感到手脚发凉、面色苍白,这时就不能再用“滋阴降火”的中药了,而是要用“温补”的中药,西药为主、中药为辅,中西医结合,使风湿病的治疗效果更好。

王振宇主任建议患有关节炎的患者不要盲目信任偏方,应及时到医院确诊是哪一类关节病。对关节病的患者应注意房屋尽量朝阳、通风、干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床铺要平整,被褥轻暖干燥,常常洗晒,不要在风口处睡卧;平时应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品;洗脸水要用温水,晚上用热水浸至关节以上,时间在15分钟左右,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大便秘结者,应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特别要注意气候变化,天气剧变寒冷时,及时添加衣服,注意保暖,预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