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准医学的背景下,不久前在欧洲圣加仑乳腺癌会议上提出的乳腺癌治疗的“加减法”的新理念,哈医大二院普外科八病房(乳腺外科)现已正式运用到临床的实践中,效果十分显著,帮助数名由于肿瘤巨大等原因无法进行手术的患者完成了切除手术,为很多无法保乳的患者成功保留了乳房,乳腺癌的治愈率有所提升。
乳腺外科主任张建国介绍,乳腺癌治疗方法主要有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手术治疗及放疗。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即将以上五种治疗手段根据不同病情进行添加和删减,这种“加减法”体现了乳腺外科对乳腺癌个体化治疗的重视。“加”体现在个体化治疗,治疗前主要通过临床触诊、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测三个方面,对乳腺癌进行全面准确评估后决定治疗方案,特别是高危、年轻的乳腺癌患者还要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治疗手段及治疗时间;“减”是减少治疗负担,一方面缩小手术切除的范围及放疗部位,另一方面对于低危、年龄较大、病理学分型较轻的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充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治疗手段,从而减少治疗副反应。
今年52岁的刘女士家住在哈市县城,半年前无意间发现右侧乳房有一肿块,无周期的疼痛使得刘女士来到当地医院就诊,经过检查被确诊为乳腺癌,医院为其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化疗,但没有丝毫效果,肿瘤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增大的趋势,无奈的刘女士经朋友介绍来到了哈医大二院乳腺外科。来到医院后,刘女士通过查血和穿刺活检的检查确定了基因型为HER2性乳腺癌,张建国主任为其进行了准确有效的靶向治疗联合化疗,通过三个疗程的治疗,肿瘤由原来的直径10厘米缩小到仅有1厘米大小,可以为其进行保乳手术,但由于刘女士个人没有保乳意愿,所以张建国主任为其实施了右侧乳房全乳切除,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肿瘤细胞消失。
张建国主任介绍,如今国际上对于术前乳腺癌基因型的分析和细化非常重视,原来是通过肿瘤大小、腋窝是否有转移等影像学来判断病情,现在利用基因型来为患者制定最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乳腺癌治疗的新理念体现在化疗和靶向治疗的时间和目的上的改变,以前化疗和靶向治疗一般都是在术后进行的,或者只有在患者情况严重时才会在术前进行,目的只是降低手术风险。他强调,现在通过基因型的精准分析,如果腋窝淋巴结转移、肿块直径大于5cm,基因型提示高危类型乳腺癌(如三阴性或HER2型乳腺癌),医生可在术前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辅助治疗,不仅可以缩小肿块,降低肿瘤分期,降低手术风险,而且使得一些由于肿瘤巨大无法手术的患者可以手术,不可保乳的变为可保乳,此外也让医生对患者的药物敏感性有了判别,通过在术前调整用药,指导术后治疗用药,最终提高治愈率。
据了解,我国乳腺癌基因型为三阴性和HER2性乳腺癌患者占到了30%左右,乳腺癌新的治疗理念将造福很大一部分乳腺癌患者,患者通过抽血检查和穿刺活检就可确定基因型,使医生为患者制定出最准确、最有效、最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