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健康 > 正文

医疗健康

千钧一发!在患者脑梗死瞬间取出血栓

时间:2017-03-06 10:04:444  作者:徐旭  点击:

急性脑梗死,就是人们闻之色变的“脑中风”和“脑血栓”,患者发病后只留给医生6-8个小时的治疗时间,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可能留下口眼歪斜、偏瘫等后遗症。前几日,一名突发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在哈医大一院接受了及时抢救,医生在其脑血管中的血栓刚刚形成时,开始为其进行机械取栓的治疗,在血管即将完全堵死的千钧一发,将血栓取出,从其发病到血管成功再通,仅用时2个小时,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并无任何后遗症。

62岁的老李患有高血压多年,某一天的18点30分,他在家中突然感觉左侧肢体没有力量,说话也变得费劲,便赶紧让家人送往一院急诊。19点20分,接诊的神经内科六病房副主任温世荣发现患者已出现双眼右侧凝视,左侧肌力降低,诊断患者可能为大血管堵塞,虽然患者目前症状较轻,但随时可能出现大面积脑梗,进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温世荣副主任立即联系一院神经外科三病房主任史怀璋教授。在了解患者的病情后,史怀璋教授迅速安排本科室取栓团队将患者接入门诊脑外介入手术间。

负责取栓的季智勇、张广医生赶到手术室后,在X光下清晰的看到了一个巨大血栓正在老李右侧颈内动脉末端分叉处的血管中的形成。血管的空隙逐渐缩小,患者右侧脑半球动静脉中血液循环的速度非常缓慢,约13秒,而正常人血液循环时间不会多于10秒。血管尚未完全堵死,医生决定先为患者通过微导管进行药物溶栓治疗。但观察5分钟后,血栓非但没有溶解,而且脑血管中的血液循环更慢了。

急性脑梗死治疗过程中,时间就是生命,丝毫不能疏忽,医生决定立即为患者进行机械取栓治疗。从患者腿部,用一根细小的微导管,将取栓支架送到老李即将完全堵死的脑血管中,此时患者血管中的血栓形成突然加速,将血管堵塞了99%,可见血管中只余留一个头发丝的缝隙还能通过血液。千钧一发之际,张广医生在血栓处,将取栓支架释放,支架自动弹开,紧紧的嵌入血栓和血管壁贴合。在静置5分钟后,回收支架,并结合负压抽吸,将动脉中的血栓取出。由于患者发病时间短,形成的血栓结构过于疏松,有小部分血栓脱落掉进中动脉下游的一个分支血管。医生再次将这枚支架送入分支血管,取出血栓,全部血管成功再通。此时,距发病时间仅为2小时。

由于救治及时,老李的脑组织并没有受到损伤,术后,患者凝视完全缓解,肌力完全恢复正常,言语流利。第二日,复查头CT未见异常,无梗死或出血。目前,已痊愈出院。

史怀璋教授介绍,我国每年有130万患者死于脑卒中,每12秒有一人发病,而我省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全国最高,每个患者的最佳急救时间就在6-8小时内,如何及时、快速的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除了考较一个医生的经验判断、治疗能力,对一个医院在急诊急救方面的整体综合能力要求更高。此次在患者的脑血栓尚未完全形成时,就开展相关治疗,标志着一院在急性脑梗死的急诊急救能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同时,史怀璋教授提醒,很多病人发病之初自觉症状轻,不愿去医院就诊,等到血管完全堵死,错过6小时黄金抢救时间,即使再努力治疗,也会遗留残疾、危及生命。所以,如果出现嘴角歪斜、肢体无力或麻木感、言语不清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