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家住绥化市的刘女士一家便赶来哈医大一院胰胆外科,为孙备主任和陈华副教授送来锦旗,以表达她们全家对胰胆外科孙备主任团队历经百余日的艰辛努力将其从死亡线上救回的感激之情!
2016年10月14日刘女士身患重症急性胰腺炎,于当地医院积极治疗病情仍持续恶化,并迅速进展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病情危重,生命危在旦夕。为求救治,经多方打听,慕名找到孙备主任。在孙备主任带领的胰腺疾病MDT团队的努力下,病人顺利的渡过了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第一个死亡高峰——全身炎症反应期。随后,刘女士不可避免的进入了感染期,胰周大量感染坏死组织积聚,病人持续高热。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干预的时机、指征、方式的精确把握下,孙备主任和陈华副教授秉持微创化、个体化、“创伤递升”的理念,为其进行PCD胰周多处置管引流。然而,不幸的是,一度病情明显好转,已经看到痊愈希望的刘女士病情再次恶化,数日后自PCD管引出肠内容物样液。经造影最终被证实为十二指肠瘘——所有肠瘘中最复杂、治疗最棘手、死亡率最高的一种。这对已饱受疾病摧残的刘女士无异于雪上加霜,病人病情危重,治疗前景渺茫。
困难面前,孙备主任和陈华副教授并没有退缩,迎难而上,在经过MDT讨论、充分准备后,他们当机立断,果断为病人施行了经胃结肠韧带小网膜囊入路和经右侧腹膜后入路的胰周坏死组织清除引流、空肠营养性造瘘术。因病人腹腔炎症极重,腹腔内组织严重粘连,即使简单的空肠营养性造瘘也极其艰难。手术很成功,但病人的恢复过程是漫长的,历经了感染——严重的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气胸——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等病情的波折与反复,在外科、超声介入科、影像科、重症医学科、胸外科、消化内镜等多学科参与下,在孙备主任带领的胰胆外科团队的无数个日夜的辛苦努力、无私付出下,一次次将病人从死亡的边缘抢救了回来。最终,病人历时110天住院治疗,历经6次外科干预后,于2017年春节前一天痊愈出院。
据孙备主任介绍,肠瘘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也是致死性并发症,病人常常由于难于控制的感染、严重的内环境紊乱及重度营养不良而导致死亡。而十二指肠由于血运差、愈合能力差,十二指肠液含大量的水电解质及消化酶、腐蚀能力强,因此十二指肠瘘在各部位肠瘘中治疗难度最大。本例病人十二指肠瘘由胰周组织坏死感染腐蚀所致,十二指肠瘘口大、十二指肠周围脓腔巨大,使十二指肠瘘难于局限,因此,其治疗尤其棘手。本例病人的救治成功,是我院综合实力的体现;是医务人员精确的治疗、病人顽强的意志力和病人家属密切的配合完美结合的结果;更是数十年来胰胆外科几辈人专注胰腺疾病的研究,不断探索、进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