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健康 > 正文

医疗健康

二院打造NOTES微创手术技术研究中心

时间:2016-09-08 15:42:394  作者:衣晓峰 孔令建  点击:

以集聚技术、人才、资源、设备开发为要素,加速推动我国消化内镜领域科技创新与器械进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近日在国内首家成立了“NOTES微创手术技术研究中心”和“消化内镜系列产品临床诊疗示范基地”,旨在通过“产、学、研、医”相结合的新模式,打造临床医学与转化高地,加快临床发明及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助推我国民族医疗器械事业的大繁荣和大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微创医学发展迅猛,软式内镜微创技术正改变着现有消化系疾病的诊治模式。其中经口、脐、阴道、结直肠、尿道等人体自然腔道对胸腹腔疾病进行诊治的微创外科手术方法(NOTES)因受术者体表无疤痕、不影响美观、操作创伤轻微,且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而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被业界同仁誉为继腹腔镜之后的第三代微创技术,堪称是微创外科术式的又一次重大革命。为此,全世界多个小组陆续开始了NOTES的科研攻关,在临床应用上一路高歌猛进。

哈医大二院消化科主任刘冰熔教授独具慧眼,勇于创新,带领他的团队自2008年起,在医院重点科研项目的扶持下开始NOTES基础实验研究,积极开展临床实践,大力推进相关的消化内镜微创诊疗技术,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在世界首创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世界首例经胃入路纯NOTES手术治愈宫外孕;世界首例经胃纯NOTES行卵巢囊肿剥除术;世界首次经直肠纯NOTES保胆取石及保胆息肉切除术;世界首次提出并应用食管充气CT诊断食管粘膜下肿瘤起源技术。刘冰熔团队多次受邀参加美国消化病周、欧洲消化病周及欧洲内镜外科学会做专题学术报告,现场演示操作录像,相关学术论文相继发表在国际顶级的《内镜杂志》《美国胃肠内镜杂志》《外科内镜杂志》上,并且连续八年获得黑龙江省医疗新技术一等奖。

不仅如此,刘冰熔教授在药械发明上也屡有斩获。仅在今年一年,就先后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同时还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进行了国际发明专利申报工作,并获受理。其中,一项名为“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的短外鞘管推送系统”的发明专利,在为患者安放消化道金属支架过程中,使操作变得简单、精确、高效、安全而无误,从源头上避免了操作意外,并且由过去的双人操作变为单人操作,因而减少了劳动量。另外一个新型的“双关节镰状刀”国家发明专利,在国内外首次将内镜专用的切割刀从“直”刀改成“弯”刀,使消化内镜微创手术既简单高效,又杜绝了术中对深层肌肉组织的副损伤及各种潜在风险。

刘冰熔教授团队的工作,受到了微系统医疗器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的高度关注,经过充分论证和协商,双方今年8月上旬在哈医大附属二院正式设立了“NOTES微创手术技术研究中心”和“消化内镜系列产品临床诊疗示范基地”,决定在新技术研发、临床新器械应用、人员技能培训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同时与相关医院、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及社会投资机构联手,整合国内外优势创新资源,力争早日研制并形成一批创新成果,树立消化领域国际领先、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械品牌。

刘冰熔评价说:相较于传统手术,腹腔镜下治疗仅有创可贴大小的伤口,而NOTES比腹腔镜的微创化更进了一步,已经做到了腹壁无切口。刘教授同时指出,尽管NOTES技术日臻成熟,但在临床上尚有许多局限性和“拦路虎”有待克服和解决,包括经胃、经结肠合适的进路和腹膜腔感染的预防;标本取出问题;经胃入路穿刺口的关闭;稳定的气腹及内镜相关配件的研发、专业的NOTES操作平台等。而限制NOTES手术广泛使用的主要障碍,正是产业化不足,缺少相关实验室研究和技术支持,缺乏相应的内镜操作工具、操作器材所致。我们要顺应形势,鼓励百花齐放,勇于探索和尝试,与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合作研制各类专用“神器”,特别是要将注意力转移到开发软式内镜及研发相关技术上,以实施更为复杂的手术或操作,更好地造福于广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