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松北院区综合外科接诊了一位下肢行动不便的患者,该患者2月前搬重物时突然腰背部疼痛,伴有下肢麻木、活动受限,就诊于当地多家医院,行腰椎CT检查后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止痛、消除神经根水肿对症治疗,但患者病情无缓解,且进行性加重,右下肢肌力减低,连走路都需要家人搀扶,在朋友眼中,他仿佛成为了小品当中的“吴老二”。
经过多方打听,该患者慕名来到哈医大四院松北外科综合病房,潘世奇主任发现该患者的症状与腰椎CT的影像学表现不一致,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查体,发现患者腹股沟区存在麻木感,潘世奇主任判断患者胸椎T11-T12段出现了问题,立即行胸椎磁共振扫描,发现胸椎T11-T12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随即,潘世奇主任为患者进行手术,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后下肢麻木感逐渐缓解,肌力逐渐恢复。
潘世奇主任介绍,胸椎因受胸廓固定,不似颈椎与腰椎活动度大,因而椎间盘退变较少。胸椎间盘突出的发生部位以下部胸椎为多,发病年龄多为中年劳动者。主要临床表现为:1.躯干症状:背肩腰痛,季肋部痛,胸腹束带感;2.下肢症状:多为麻木、无力、行走困难,踩棉花感,甚至剪刀步;3.括约肌症状:大小便失禁或尿潴留;4. 神经检查表现: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感觉丧失范围不定,胸腰段椎间盘突出多伴有下肢肌力减弱,腱反射减弱肌肢体麻木,大腿前外侧痛等。治疗上,因为胸椎管较狭小,脊髓血运及耐受性差,一旦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易产生严重的神经损害,不易缓解,多考虑手术治疗。
潘世奇主任提醒大家,从事体力劳动的中年人,一旦患者出现上述的临床表现,应及时就医,避免出现难以恢复的脊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