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一院附属眼科医院应用成分角膜移植术,将患肌无力十余年陈强捐献的一对角膜,成功移植给因角膜白斑、异物入眼、灼伤等造成失明的4名患者。
24日凌晨2点30分,省眼库工作人员接到了陈强家属的电话。“陈强走了,我们尊重他的遗愿,捐献他的眼角膜。”37岁的陈强上小学时,被诊断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他的肌肉逐渐萎缩,无法行走,全身瘫痪。医生曾断言,他只能活到二十岁。他不认命,创造了自己的奇迹。早在2001年,陈强就签下了捐献协议,成为了黑龙江省第一例残疾人遗体捐献志愿者。为此他安抚母亲“生命虽短,但要活得灿烂,我想为这个社会做一点儿贡献。”
在获取角膜后,省眼库工作人员迅速进行匹配工作,找到4名符合治疗条件的患者。由于陈强角膜的状态很好,眼科医院一病房主任张红教授决定使用成分角膜移植术,让他们都能获得重见光明的机会,陈强也成为了我省眼库首位“一对四”的角膜捐献者。
来自大兴安岭59岁的王长发,半年前不慎有异物进入左眼导致失明。“没想到只等了半年就接到了医院的通知。”王长发说“以前只是通过电视知道角膜捐献,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受益。以后也会捐献眼角膜,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来自伊春的王淑琴,左眼在工作中不慎烧伤,已经三十多年。“当得知可以进行移植的时候,我真的非常激动。”王淑琴说。“捐献者不仅帮助我重见光明,还让我再一次重拾自信。”
31日上午10点,张红教授在超乳手术室,将陈强的2枚眼角膜,按前部角膜、后部角膜和角膜缘干细胞取出相应的角膜组织,其中前部角膜组织不足20微米,成功的为4名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深板层角膜移植术。
4月1日下午,多名角膜移植受捐者、眼科一病房医护人员、省眼库工作人员在一院眼科4楼示教室,举行了“清明节——为角膜捐献者祈福”的祭奠活动,以表达对捐献者的感激之情。随后,张红教授为4名患者进行了揭纱和视力检查,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
1999年到现在,省眼库一直是“零库存”,只要有供体,就会尽快通知受捐者接受角膜移植手术。我省目前至少有五万名患者需要进行角膜移植。张红教授介绍,成分角膜移植是一种新技术,如果受捐者情况允许,一枚眼角膜可以分为前部角膜、后部角膜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给三名患者,一对角膜就可以为六名患者造福,就可以帮助更多需要角膜移植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