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健康 > 正文

医疗健康

“世界艾滋病日” 一院举办大型义诊宣教活动

时间:2015-12-02 16:19:404  作者:张新浩 许明妍  点击:

今年的12月1日是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为了让更多人群正确认识、了解艾滋病,做好疾病防控工作,一院感染科于12月1日上午在门诊一楼大厅举行了大型义诊宣教活动,感染科的医护人员们身穿白服,佩戴红色防艾徽标红丝巾,向来医院就医的人群发放防艾手册和宣传单,并设立义诊区域,为前来了解的人群答疑解惑。

据了解,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主要活动内容是:号召各级政府、部门及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都要勇于承担防治责任,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各尽其力,各负其责,同心携手,加强合作,共同防治艾滋病,为实现健康中国梦努力奋斗。

一院感染科主任李用国教授在接受采访时介绍,黑龙江省自1993年发现第1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艾滋病感染人数逐年上升。截止2015年10月底,累计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5838例,其中感染者4071例,占69.7%,病人1767例,占30.3%。同时,全省13个市(地)的128个县(区)的存活病例,有明显地区聚集性,其中哈尔滨市存活病例3027例,占全省艾滋病疫情报告的51.8%;其次为齐齐哈尔、大庆和绥化,分别为460例、441例和329例。男性5307例,女性531例,男女比例10:1。15-24岁青年人群和5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艾滋病感染人数呈上升态势,青年人群由2007年的22例(占16.5%),上升为2015年的359例(占25.4%);50岁以上人群由2007年的10例(占7.5%),上升为2015的207例(占14.6%)。

针对许多人谈艾色变,亦或者对这种疾病了解极少的人群,一院感染科主任李用国教授从以下方面进行了专业解答:

健康人群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传染源。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淋巴液、阴道分泌物及乳汁中,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造成艾滋病传播。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一般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如:握手、拥抱、跳舞、咳嗽或打喷嚏、礼节性接吻、一起进餐、乘车、学习、郊游、玩耍,共同学习用具、劳动工具、餐饮用具、办公用品、卫生间、游泳池、卧具、电话、钱币等。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

专家对防治艾滋病的相关医学指导和建议:

艾滋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感染静脉和传播艾滋病的高危险行为,要拒绝毒品,真爱生命;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必要时,应用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具。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时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减少产时损伤性操作、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胎、婴儿被感染的可能性。

李用国教授指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是及早发现感染者和病人的重要预防措施。已有的抗病毒药物和治疗方法,虽不能治愈艾滋病,但实施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降低传播危险,延缓发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