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因患有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三年病史的76岁女性患者,在一院[院]眼科一病房采用抗新生血管药物配合青光眼滤过手术治疗,术后发现患者有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引发青光眼,采取视网膜激光光凝的治疗后,目前患者已恢复视力出院。
眼科一病房主任傅少颖介绍,该患者应该是早年患有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由于患者并没有及时到医院治疗,导致纤维血管膜收缩牵拉,引发机械性压力作用,使房角关闭,形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引起眼压升高和剧烈疼痛。三年来,患者一直受眼睛疼痛的困扰,青光眼导致眼底不可视,眼压一直大于60mmHg,传统的治疗方法采用视网膜[删掉全]冷冻和睫状体冷冻治疗,对产生房水的睫状体进行冷冻,使其不能产生房水以降低眼压,但术后炎症和疼痛比较严重,有出现眼球萎缩的风险。
傅少颖教授决定为患者采用临床中新发现的抗新生血管药,为患者进行玻璃体腔注射,使新生血管消退后给予青光眼滤过手术,术后眼压控制良好在10mmHg左右。青光眼滤过后,通过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发现患者眼底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诊断患者为原发性阻塞,导致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属于难治性青光眼。给予患者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静脉阻塞,消除了病因,彻底治愈了患者的青光眼。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病因比较复杂,既有血管异常也有血液成分的改变或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因素,与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高黏度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等有密切关系,外伤、口服避孕药或过度疲劳等均能诱发,[删除]早期有视物模糊、视力明显减退,可有浓密中心暗点的视野缺损或周边缩窄,可通过眼底检查发现。傅少颖教授建议,出现视力下降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在出现青光眼后,可能导致无法检查眼底,使医生不能发现真正的病因,从而贻误病情。采用抗新生血管药,打开眼睛窗口,使医生发现青光眼的病因,对症治愈患者眼部疾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