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医大 > 正文

媒体医大

【东北网】黑龙江成为中俄医学交流合作主战场

时间:2016-09-11 18:40:334  作者:秦靖然 刘雪冬  点击:
    9月2日-3日,由中俄医科大学联盟、哈尔滨医科大学主办和俄罗斯西北国立梅奇尼科夫医科大学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伍连德研究所、中俄感染与免疫研究所、俄罗斯西北国立梅奇尼科夫医科大学卡什金真菌研究所和博奥北京生物芯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办的“伍连德论坛暨第三届中俄微生物学、免疫学及相关疾病国际研讨会” (WU LIEN-TEH FORUM & The 3rd CRICMID 2016)在哈尔滨举行,此次会议也是哈尔滨医科大学喜迎九十华诞的系列活动之一。来自中国CDC、苏州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俄罗斯西北国立梅奇尼科夫医科大学、俄罗斯医学科学院鄂木斯克自然疫病研究所、乌拉尔国立医科大学以及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等国内外28所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黑龙江省医学会金连弘会长、焦广宇秘书长参加会议,金连弘会长进行大会致辞。
  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院士回顾了伍连德博士的突出贡献,以及哈医大九十年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特别强调,伍连德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缔造者,也是首任校长,在鼠疫防控方面的贡献举世瞩目,并成为诺贝尔奖提名华人第一人;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与杰出的防疫理念依然是指导我们当今医学的重要思想,值得发扬传承。中国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建国院士、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教授、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张辰宇教授、清华大学邢婉丽教授、武汉大学周溪教授、俄罗斯西北国立梅奇尼科夫医科大学卡什金真菌研究所所长瓦西里耶娃(N. V. Vasilyeva)教授、俄罗斯医学科学院鄂木斯克自然疫病研究所所长鲁达科夫(N. V. Rudakov)院士、乌拉尔国立医科大学柏妮娜(L.G. Boronina)教授、圣彼得堡儿童感染研究所弗拉基米尔(V.A. Ageevets)博士以及日本国立感染研究所德永研三(Kenzo Tokunaga)教授等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微生物学、免疫学和相关疾病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并就中俄两国近一百年来传染病防治领域的成就进行回顾,对伍连德博士、梅奇尼科夫教授等杰出科学家进行缅怀,特别是对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控新技术、新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交流。
  哈医大伍连德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俄感染与免疫研究所所长张凤民教授说,上世纪初,伍连德博士在哈尔滨鼠疫防控以及相关传染病控制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为我国乃至世界传染病防控和医学发展等奠定了重要基础。哈尔滨医科大学于2015年成立伍连德研究所,发展目标是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北方传染病特别是人畜共患病研究与防控中心,把住传染病传入我国的北大门,目前已经在病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传染病相关的诊断试剂、抗体药物以及抗病毒药物等方面形成优势;此次举办伍连德论坛暨中俄国际研讨会,旨在进一步弘扬伍连德博士精神,传承伍连德博士的学术思想,促进中俄等国际学术交流,探索当今传染病的研究与控制的新途径。与伍连德博士在一百多年前防控哈尔滨鼠疫大流行时面临的困难相比,目前传染病防控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旧的传染病死灰复燃,对人类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等都有巨大的影响,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国内外密切合作,汇聚各方力量抗击传染病。
  伍连德研究所副所长、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张辰宇教授说,伍连德研究所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不仅承担有开展有关感染与免疫相关疾病的研究与转化等重要任务,也要承担起把好祖国北大门的重要使命,在继承伍连德博士传统的基础上,我们将在新世纪传染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做出新的贡献。张辰宇教授及其团队在miRNA方面的研究成绩及其发现的世界首个“抗病毒青霉素”等受到了中外专家的高度关注,在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以及寨卡病毒的诊断与控制等方面取得了研究突破,相关抗病毒产品的研发工作已基本完成。杨宝峰院士强调,自1926年建校起,哈医大一直保持和俄罗斯的联系,与俄国的医学交流源远流长,完成了大量的对俄医学方面的工作,取得了诸多突破性的成就。特别是2014年,杨宝峰院士作为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主席,组织两国共106所高层次高水平有特色的医科大学加入联盟,并组建哈尔滨医科大学中俄医学研究中心,下设中俄感染与免疫研究所等12个研究所,在医学交流和研讨方面做除了非常出色的工作,多次举办数百人或逾千人参加的国际研讨会,中俄两国的青年学者和学生更是踊跃参加。此次研讨会就是针对微生物及传染病防控等进行学术交流,俄罗斯在医学真菌感染、自然医源性疾病等领域有很高的研究水平,拥有最大、最全的真菌资源库,对疾病快速诊断、药物筛选及疑难病防治等都有独特方法,我国在传染病的流行病学、传统药学、微生物耐药、病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以及抗病毒药物等方面具有优势,中俄两国将在传染病流行病学、疾病诊断与治疗、诊断试剂和抗病毒药物产品开发等方面开展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会议期间,杨宝峰校长还聘请了俄罗斯西北国立梅奇尼科夫医科大学瓦西里耶娃(N. V. Vasilyeva)教授担任哈医大中俄感染与免疫研究所俄方所长。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是在响应国家和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一带一路”、“龙江丝路带”建设的大背景而成立的,不仅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产品开发等方面有实际意义,而且对于加强中俄政府间密切合作与民间交往,促进中国“一带一路”、“龙江丝路带”计划的实施,保障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等具有更加重要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