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东北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时间:2017-01-23 10:06:054 作者:管建涛 姚湜 阎睿 点击: 次
|
|
正值寒冬,东北滴水成冰。横跨在黑龙江江面上的中俄首座跨江铁路大桥同江大桥施工双方正争分夺秒,加速最后的“牵手”。 这座大桥预计年过货能力2100万吨,建成后将使东北铁路网与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网连通,形成一条新的国际铁路通道。 过去一年来,黑龙江省积极对接“一带一路”,以对俄合作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持续“扩容”。 黑龙江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谋划多年的黑河公路大桥开通、同江铁路大桥俄方一侧开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开工、哈欧哈俄班列常态化运营……基础设施先行,昔日对内发展的“末梢”正变为对外开放的“前沿”。 2016年,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结构持续优化,预计旅游贸易、互市贸易分别增长29.6%、73.3%。 东北另一省份吉林,对外开放也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下扎实推进。长春新区获批,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通关运营,延龙图新区正式成立。全年引进域外资金、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12%和10%。 在吉林两会上,吉林省政协委员卢毓琳建议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仔细谋划,“高科技产品、工业制品、过剩产能,都可以通过‘一带一路’带出去”。 东北对外开放,正向全方位开放转变。围绕跨境运输体系、基础设施配套联通、能源合作开发、跨境产业园区、人文科技交流等方面,黑龙江举全省之力建设的“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已多点开花。 由哈尔滨医科大学作为中方牵头单位组建的“中俄医科大学联盟”已吸引超百所高校加盟,是两国院校参与最广的联盟。黑龙江省政协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介绍,联盟成立两年来,通过在俄罗斯共建中医院、互派留学生、联合教学科研,攻克了一批医学科研难题。 去年黑龙江省政府还组织近百家企业赴俄“结亲”,已有涉及新材料、装备制造、3D打印等领域的17对中俄企业“联姻”,一批技术与工业成果开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这些成果‘高精尖稀’,将有力带动省内企业强身健骨、转型升级。”黑龙江省科技厅厅长杨廷双说。 2017年,黑龙江省将持续推动对俄合作由经贸合作向全方位合作转变、由与毗邻地区合作向与俄中部和欧洲部分合作延伸。同时推进对俄人文交流,充分发挥中俄工科、医科等大学联盟作用。 吉林省则在加快推进互联互通方面着力。围绕打造“丝路吉林”大通道,完善对俄“滨海2号”通道。提升“长满欧”货运量,争取开通第二条中欧货运班列“长珲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