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医大 > 正文

媒体医大

【北方时报社】委员畅谈十九大 落实精神谋复兴 杨宝峰:十九大带来教育与医疗改革红利

时间:2017-11-23 09:40:014  作者:莫丽萍  点击: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深刻体会到,报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明确了新的历史发展目标,展示了新的建设征程。”
      听了习近平总书记3个多小时的报告,作为一名有着四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十九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省政协常委、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说,他首先关注的是教育、医疗等民生方面的问题。
    以登高望远的发展视角正视人才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杨宝峰说,报告里提到“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些话足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重视和牵挂。
    他认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人才强国战略对于高校创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尤为重要。同时强调,“大学对于人才的吸纳和培养要有态度、懂方法,要关注人才、培养人才,更要以包容和爱护的态度支持人才,用登高望远的发展视角正视人才成长的长期性和曲折性,要逐步形成‘以人才带动团队,以团队进步引领学科发展’的发展模式。”
    杨宝峰特别提到关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他说,今后我们要搭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例如利用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的平台,定期举办国际会议、全面开放实验室等,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储备。
    “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共同努力的方向,这些都是高等教育良好发展的结果。一所大学要有爱党、爱国的优良校风,要有大家、大学者,要有知识扎实、思维创新、眼界宽广的学生,要有创新型的科研团队及成果,如此才可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杨宝峰特别强调。
    医改成果真切转化为民众实惠
    5年来,中国已建起一张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覆盖率达95%以上,惠及13亿人。医保人均补助标准从2012年的240元提高到450元,政策范围内门诊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50%和75%左右……
    谈起这些,杨宝峰感到无比的自豪。他告诉记者, 5年来,我国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持续增长,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连续下降,目前已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全民健康覆盖目标,即中低收入国家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比例不超过30%。我们还要求到今年年底之前,医疗费的增幅要控制在10%以下,这些措施能进一步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幅度,使医改成果更能转化为群众实惠。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杨宝峰对于自己肩负的责任了然于心。 他说:“为医工学生的培养、新兴学科的建设、科学成果的转化做出贡献是自己坚持不懈的使命与担当。”
    在国外求学期间,杨宝峰就有个绰号:continue(永不止息)。那是他在加拿大深造时,因把时间都用在学习和科研上,导师深受感动,因而给他起了这个绰号。其间,他提出了“心率失常发生的新机制”,发表在有关学术杂志上,受到广泛关注。在日本两年半博士后学习期间,他也是争分夺秒地工作,一年内完成了4篇高水平论文……国外求学完成后,杨宝峰饮水思源,心系祖国,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决然回到国内。
    始终如一、初心不改的杨宝峰建言:“对于一所医科院校来说,学科的发展要有后劲、有更深远的前景,就要应时代、应科学需求,在夯实基础学科建设中探索创新学科,而这种创新学科需要在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中寻求有助于扩展科研思维、有交叉可融合的强强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