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哈医要闻 > 正文

哈医要闻

孙夕林在庆祝第39个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发言

时间:2023-09-07 21:13:334  作者:  点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的孙夕林。此时是我作为哈医大一名普通教师最温暖的时刻,因为马上就要迎来第三十九个教师节了。在这里,首先祝我们哈医大各位教育工作者节日快乐,幸福安康。自2000年本科入学至今,我已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学习和工作了二十三年,完成了一名医学生向医学院校教师的蜕变,这里有太多心路历程想与大家分享,然千言万语,唯有“感恩之情”无以言表,再有“奋楫笃行”与卿共勉。

“学子永存感恩心”。从学士到博士,从助教到教授、博导,再到入选省级及国家级人才计划,回顾自己的成长,我非常清醒的认识到,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大学、四院领导老师们的关爱。是他们引导和鼓励着我,坚持在核医学分子影像精准诊疗领域做出特色;是他们给予我勇气和底气,敢于承接国家重大仪器研发之重任;是他们给了我发展的空间,认同了我在学科建设整合创新方面的设想;是他们影响和鞭策着我,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道路上永不停下探索高水平学识的脚步,才使我今天有机会站在发言的讲台上。与此同时,我更深深的体会到,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的脉动相连、密不可分。我的每一步成长离不开的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飞速发展带来的机遇,离不开的是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的平台,离不开的是大学招贤纳士、筑巢留凤政策造就出的人心思进、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欣欣向荣的良好环境。山高水远有时尽,唯有恩情日月长,这份感恩的情怀将一直激励着我耕耘在哈医大医教研的第一线。

“匠心如磐再奋进”。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就要一辈子坚守初心,传递爱与责任。首先我们当有“责任心”。每一位教师都应结合学校和本专业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加入到学科建设中来,切莫觉得浪费时间、事不关己。这份责任,可以是您精心打磨后提交的一本国自然标书、可以是您积极倡导后领衔开展的一项医疗新技术,也可以是您为了梯队发展倾囊相授的每一次传帮带。现在想来,我当时获批核医学学科带头人等机会,更多的是学校评委及德高望重的教师们,认为我能够踏踏实实的为学科、专业和实验室建设做具体工作。因而,个人事业的提升皆得益于团队壮大带来的持续馈赠,一名合格的哈医大人当以助力学科繁荣发展为己任。其次,“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习总书记曾经说过,广大教师应“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在哈医大前辈们身上,时刻都闪烁着对教育事业强烈的热爱与执着。我也曾想,是什么永葆了他们这份持续付出的激情?当我因出差而在凌晨回到办公室,遇到了仍然在做实验的学生们。老师在与不在,学生都在那里,那一刻我在彼此眼中看到了对对方毅力的欣赏、付出的认可;那一刻,我感知到了彼此之间默默陪伴、互为激励、共同成长的真挚情感。原来,这就是“教学相长”,师生双方和谐共振、互相传递的爱,也为我们教育工作者们立德树人注入着不竭的动力。最后,希望我们有一种淡泊名利的坚守,潜心教育和学术的心境。求知若饥、虚心若愚,光而不耀,静水流深。传承哈医大老教授们“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品质,时刻保持平和的心态和谦虚谨慎的作风。因为,好的研究成果必定要用足够的时间来证明,可以先从讲好一门课,带好一个学生,做好一个项目,写好一篇文章开始。

在座的教师同仁们,朝乾夕惕积跬步、功不唐捐成江海,学校不断推陈出新的好政策、蓬勃建设的新校区,将为我们搭建更加气势恢宏的舞台,只要大家踏实创新、努力钻研,哪有巉岩不敢攀?我们正处于最好的时代,更应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不忘传承、面向未来!让我们共同为打造百年医学强校、为哈尔滨医科大学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应尽的职责。再次感谢各位领导老师对我的帮助,教师节快乐,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