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药学学科带头人杨宝峰院士在科技会馆为药学院全体新生做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成才之路讲座,给同学们讲授入学一课。药学院辅导员老师、部分青年教师以及2020级本科生、研究生到场聆听,张勇副院长主持讲座。

《德高志远——浅谈几种精神》讲座徐徐展开,现场气氛轻松愉快。杨宝峰院士回忆起与同窗好友奋进苦读的大学时光,与在场同学分享有效的学习经验,劝勉大家珍惜少年时光;要脚踏实地,志存高远,笃学上进;要劳逸结合,德才并重;要敢于钻研,勇于开拓。杨宝峰院士结合实例为同学们讲述科研创新的几种精神,包括锲而不舍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是锲而不舍让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有效降低疟疾致死率,挽救了数以万计宝贵的生命;是奉献精神让克山病防治泰斗于维汉院士经历数十载艰辛,最终发现了克山病的病因,用生命诠释了“大医精诚,大爱无疆”;是勇敢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让张亭栋教授打破学术壁垒,发现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用躬行不辍坚守初心信念和医者良知;此外,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磺胺类药物的发现、狗头移植、心脏移植、人工胰岛素的研发等无不体现着科研创新精神。
杨宝峰院士以深厚的家国情怀、宏大的历史视角,如数家珍般为同学们讲述每一位科学家创新的光荣事迹,告诫同学们要坚守科研精神,创新思考,也要耐住寂寞,守住初心,方得始终。杨宝峰院士生动的讲述让每一位聆听者热血澎湃、心情激扬,更深感肩上责任重大。
杨宝峰院士还为同学们讲解他带领科研团队开展的相关科研工作和成果,使同学们能够近距离了解药学,了解科研,了解专家学者。疫情期间,他带领团队冲在防病抗疫第一线,积极探索新冠肺炎治疗药物,编写《新冠肺炎药物指导手册》等。他说,选择做一名专家学者使他感觉无上荣光。最后,他劝勉同学们要秉承“木直中绳 博学载医”的校训和“崇生 尚医 传承 探行”的大学精神,树立远大理想,着眼脚下实际,早日成为一名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医药学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