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由中国生理学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高校人体生理学微课教学比赛的颁奖典礼在厦门召开。全国共有42所医学院校参赛,我校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4位青年教师的参赛作品分别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成绩斐然。

全国生理学微课教学比赛旨在促进医学高校生理学课程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适应信息科技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趋势,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质量持续提高。在我校生理教研室提交的4个参赛作品中,青年教师刘晓宇的作品“痛觉—不能遗失的美好”荣获大赛一等奖以及最佳风采奖。现场颁布的一等奖推荐词对刘晓宇老师及其作品给予了高度赞誉:从生活现象出发,巧妙运用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适时配以图表,让学生秒懂不同类型的痛觉及其原理。融科学知识与文学表达为一体,注重师生互动,有机联系临床与课程思政。以“念觉虽觉痛,无痛痛觉知”精彩诠释了“不能遗失的美好-痛觉”。同时,现场还展示了精彩的一等奖获奖作品,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此外,徐杰教师和张晓兰老师的作品“走进‘视’界”、“迎来送往-肺换气”荣获二等奖,刘妍妍老师的作品“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荣获三等奖。这些微课作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现书本知识,制作精美,图画生动,几位老师表达生动形象,内容讲解深入浅出,得到了评审专家的一致认同,她们的获奖充分展现了我校青年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展现了学校、学院和教研室在在线课程建设中做出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可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