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3月9日-10日,哈尔滨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工作顺利完成。本次考试共计报考1635人,其中报考统考博士研究生1293人、在职医师申请博士专业学位342人。共有英、日、俄三个语种考生参加考试,使用公共卫生学院、外语学馆和成教学院教室共计58个考场。

博士研究生导师高峰学术论坛会场

张学校长、杨宝峰院士、姜洪池教授
10日上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十届博士研究生导师高峰学术论坛隆重召开。百余名博士生导师齐聚一堂。杨宝峰院士、傅松滨教授、于波教授、张志仁教授、徐万海教授分别做报告。论坛由张学校长、姜洪池教授主持。
杨宝峰院士首先做了题为《抗肿瘤药物研究与思考》的报告,与各位专家分享了我国肿瘤相关疾病的概况、肿瘤治疗的困境和肿瘤疾病的防治策略,详细介绍了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以器官为靶向的抗肿瘤药物、抗肿瘤药物热门靶点等抗肿瘤药物最新研发情况,阿司匹林、二甲双胍、钠钾泵抑制剂、多肽类药物等抗肿瘤药物的最新相关研究进展。同时,还同与会专家们分享了在Science、Nature、Cell等世界知名杂志发表的生物医学方面重大科学突破,为专家们提供了抗肿瘤药物相关研究的学习机会。同时,杨宝峰院士也勉励各位导师继续发扬大学精神,为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建设添砖加瓦!
傅松滨副校长、于波教授、张志仁教授、徐万海教授做讲座
我校副校长、医学遗传学教研室主任傅松滨教授做了题为《发挥创新团队优势 创建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优势特色学科》的讲座。傅松滨明确定位了遗传学学科的发展方向,介绍了实体肿瘤双微体结构与功能研究、中国人群遗传病与出生缺陷病因、机制与预防。提出了在我省建设生物学优势特色学科群的工作目标,并详细介绍了我校遗传学学科的优势、取得的重大研究成果等,重点强调了青年人才培养与引进的重要性,同与会专家分享了宝贵的学科建设经验。
附属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于波教授做了题为《克服困难 创造条件 谋求发展——学科建设的一点体会》的讲座。于波从学科带头人、人才培养、科研工作及研究成果、国际交流等方面介绍了哈医大二院心内科的发展历程。着重分享了哈医大二院心内科特色鲜明的“亚专业建设”的学科建设模式,并对心血管危重症救治中心、胸痛中心、随访中心、介入中心、心衰中心等十余个心血管专科中心做了简要介绍,使大家对心内科特色的学科建设模式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附属肿瘤医院张志仁教授做了题为《肿瘤-心脏病学 Cardio-Oncology 充满挑战/机遇的新领域》的讲座。张志仁介绍了肿瘤在全球和中国的发病情况,详细阐释了抗肿瘤治疗对CVD的影响、肿瘤患者VTE的发生与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癌症的治疗等“肿瘤-心脏病学”相关的研究成果,使各位专家对此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
附属四院副院长、泌尿外科主任徐万海教授做了题为《泌尿系统疾病的微创治疗与进展》的讲座。他详细地阐释了微创技术在肾癌、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治疗方面的应用。生动地讲解了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机制,并提出肿瘤治疗不仅要将病灶切除,还要尽量保留器官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此外,还介绍了他的团队在泌尿外科微创治疗领域相关研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获得了在场专家们的广泛好评。
本次博士研究生导师高峰学术论坛为博士生导师搭建了学习、交流、互动的平台,为加强学科交叉合作提供了平台,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为学校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论坛最后由张学做总结性发言,他指出:大学的发展和学科的建设都离不开导师们的力量,导师们要牢记自身的“教师”身份,做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