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1日至12日,由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黑龙江省医学会、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主办,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黑龙江省院士工作办公室承办的“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基础内分泌学组与高尿酸学组(筹备组)工作会议暨中国高尿酸血症/痛风规范化诊疗与管理及内分泌代谢转化医学研讨会,“一带一路”中俄高尿酸血症论坛;黑龙江省医学会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分会第三届年会暨院士论坛,在哈尔滨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及俄罗斯的6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杨宝峰院士致辞
赵家军教授致辞

彭永德教授致辞

李长贵教授致辞

朱琳主任致辞

焦广宇秘书长致辞

曹继晨书记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院士,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山东省政协副主席赵家军教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基础内分泌学组与高尿酸学组组长、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彭永德教授,亚太地区痛风联盟主席、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高尿酸血症学组执行组长李长贵教授,黑龙江省院士工作办公室朱琳主任,黑龙江省医学会焦广宇秘书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党委书记曹继晨,亚太地区痛风联盟常委、黑龙江省医学会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分会主任委员、哈医大四院内分泌科主任成志锋教授等出席会议并致辞。俄罗斯阿穆尔州国立医学院瓦衣柴霍夫斯基·瓦列里·弗拉基米罗维奇教授等出席会议。
近年来,饮食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嘌呤的摄入量明显增加,高尿酸血症(HUA)和痛风的患病率急剧增加,我国HUA患病率介于10%-35%,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水平,据估计我国HUA患者已接近1.6亿,HUA是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高脂血症等)、慢性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我国的邻国俄罗斯更处于高寒地带,其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有其独特的特点,交流学习研究俄国的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防治理念对于我国痛风的防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开幕式上,会议执行主席、哈医大四院内分泌科主任成志锋教授首先对参会的中外专家及院士代表表示欢迎,同时指出“承载跨越·交融学鉴”是本次会议的主题,本次会议旨在承载“一带一路”跨越中俄差异,促进学科融合,学习借鉴院士的学识才华,交流学习中俄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特点及优势。
本次论坛上,杨宝峰院士做了《2035战略与转化医学》专题讲座,与会者纷纷表示杨院士高瞻远瞩的科研思维及远见为其科研起到了指导作用。随后,中俄双方20余位专家学者就痛风的基础、临床问题,痛风研究的进展情况及医学创新与药物转化,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本次论坛是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政策的具体举措,论坛的顺利召开,为两国致力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学者加强了沟通、搭建了桥梁、开辟了窗口;促进了中俄两国学者的医学交流与科研合作,加深了中俄两国之间的友谊。
“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是由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教授提出,哈尔滨医科大学与俄联邦伊·米·谢切诺夫莫斯科第一国立医科大学共同发起,是中俄两国大学间成立的规模最大、参与院校最为广泛的合作联盟。“联盟”为中俄两国主要医科大学在自愿基础上结成的非政府组织,是在具体落实中俄两国元首关于加强两国高校交往、增加互派留学生、加强医药卫生领域合作的共识,以及《中俄总理第十八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中所涉及医疗领域合作内容的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

杨宝峰校长亲切会见了俄罗斯阿穆尔州国立医学院第一副校长伊戈尔·尤里耶维奇·马卡洛夫教授及阿穆尔州国立医学院内科主任瓦衣柴霍夫斯基·瓦列里·弗拉基米罗维奇教授后合影
会议期间,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院士亲切会见了俄罗斯阿穆尔州国立医学院第一副校长伊戈尔·尤里耶维奇·马卡洛夫教授及阿穆尔州国立医学院内科主任瓦衣柴霍夫斯基·瓦列里·弗拉基米罗维奇教授,对两位专家不辞辛劳来到哈尔滨表示感谢,并对进一步的合作交流提出希望。当天下午,在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张海鹏带领下,两位俄罗斯专家,参观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在徐万海副院长及成志锋主任的带领下参观了内分泌科一病房和门诊以及泌尿外科病房,在了解了内分泌科的标准化代谢病中心“MMC”及成志锋课题组近年来在高尿酸血症及痛风领域取得成绩后,俄罗斯专家表示十分赞赏;并在哈医大四院党委曹继晨书记的主持下及在成志锋主任的倡导下,在“两国三院”特殊地理环境下,针对两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特点初步达成进一步研究合作意向。本次会议是四院内分泌科走向国际交流合作的第一步,同时本次会议进行的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管理中心(HGMC)的授牌仪式,也是我省高尿酸血症及痛风走向全国规范化管理的第一步。
本次学术会议一定会在汇集中俄两国主要的医科大学资源,培养高素质人才,及推进中俄医学交流与科研合作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次会议的学术内容对于加快医学新理论和新技术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不断提升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水平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