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2017年新生儿疾病超声检查规范化全国巡讲——黑龙江站、黑龙江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学会成立30周年庆典在哈尔滨隆重举行,来自省内各地近500位超声工作者和全国各大医院的26位超声界专家学者云集冰城。对超声医学的最新进展和新生儿疾病的超声检查等超声医学界的热点问题和广大患者共同关注的话题进行了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首席教授王威琪,黑龙江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陶福胜,黑龙江省社会组织管理局长杨晓光,哈医大二院副院长焦军东,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会长李建国,原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会长段宗文,黑龙江省科协学会部吕强部长等参加了本次会议。开幕式由黑龙江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程文主持,黑龙江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哈医大二院超声医学科主任田家玮致开幕词。来自北京、上海、广东、云南、重庆、沈阳、南京、河南、山东等全国各地的二十六位顶级超声医学科的学术大咖们为大会献上了为期三天的精彩学术报告,就超声医学领域的前沿技术,并对新生儿疾病超声检查的规范化治疗开展全国巡讲。

会议期间举行了盛大的省学会成立30周年庆典,为四位超声老前辈颁发“终身成就奖”。
促进新生儿疾病超声诊疗规范化 超声医学进入分子影像阶段
本次学术年会暨庆典活动首先以“2017年新生儿疾病超声检查规范化全国巡讲——黑龙江站”拉开帷幕,内容涵盖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新生儿肺脏疾病、新生儿颅脑损伤、胎儿心脏疾病等多发、疑难病种的超声诊断,以及中国骨科新生儿髋关节超声诊断指南的解读。

王威琪院士做学术报告
在为期三天的省超声医学学会年会中,与会专家就乳腺超声造影技术、超声分子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治中的应用、超声新技术在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等国际前沿的超声医学技术课题,进行了专题讲座、大会发言、主题报告、病例讨论、现场演示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威琪教授,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常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首席专家贾立群教授,哈医大二院超声医学科主任田家玮教授,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刘敬教授,解放军超声医学会主任委员、北京301医院唐杰教授等国内顶尖专家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大会的热点聚焦在近年来的超声新技术方面,超声分子影像技术逐渐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通过特殊功能的声学造影剂,进行特异性的超声分子成像 ,标志着超声影像学从非特异性物理显像向特异性靶分子成像的转变,体现出了超声医学从传统的大体形态学,向微观形态学、生物代谢、基因成像等更加精准的分子学层面发展,代表了超声影像技术的发展方向,未来,或将对药物检测、精准靶向治疗等方面发挥作用。
三十年奋斗建设一流学会 “火眼金睛”护航龙江人民健康
在黑龙江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上,学会为言莱菁、肖竹影、焦明德、隋慧珍四位我省超声医学界元老颁发了终身成就奖,以表彰和纪念老一辈超声医学专家们对我省超声医学科发展和进步做出的杰出贡献。与会学者们系统回顾了黑龙江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的发展历程,浓缩了我省超声医学由弱转强的客观过程。
黑龙江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创立于1987年,是学术性群众团体,其基本任务就是积极开展学术活动,普及、提高本领域、本行业专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促进学科发展,更好地为病人服务。30年来,我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历经两代领导人:言莱菁理事长(前任)、田家玮理事长(现任),在省科协的领导和挂靠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组织建设和多形式学术活动,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学会在我省超声医学人才培养、规范化普及、超声医学科技创新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我国各省超声医学会中的一流学会。
学会创立初期,与早期的超声医学一样,只是普通的医技科室。但随着超声医学科技的进步和仪器性能的拓展,超声医学科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临床诊断中,逐渐成为临床医生们不可或缺的重要检查手段,学会规模也随之得到快速的壮大。在言莱菁理事长的带领下,学会对我省超声医学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在三十年前那些艰苦的条件下,定期举办超声诊断学习班,积极参加国家级学术会议,获得了不斐的业绩。
2004年,哈医大二院超声医学科主任田家玮教授继任黑龙江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带领学会成员对学会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学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连续十多年获得省级优秀学会的荣誉。特聘言莱菁、肖竹影、焦明德三位老专家为名誉理事长,成立了8个专业委员会。2004年,理事成员48名,常务理事27名。十年后,学会已经拥有理事107名,常务理事50名。会员由2004年时的937名,发展到现在的2073人。2006年底学会推出发展永久会员的决定,迄今永久会员已达365人。
黑龙江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在全国同类学会中具有较高的地位,与丰富、扎实的学术活动密切相关。针对我省地域广阔,医疗技术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十几年间,田家玮带领学会主办省内大型学术交流活动约60余次,主办全省超声诊断及新技术学习班、全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和中青年论坛等十余次,主办免费学术活动50多场。此外,还包括全省疑难病例讨论会和不定期举办超声新技术应用及研讨会,办专业简报、召开全国年会等活动,极大满足了各级医院、各级超声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和提高诊断水平的需要。
自2010年起,田家玮理事长与学会理事成员坚持每年带领省内超声专家前往省内各地做专题讲学、新技术推广、胎儿畸形产前超声筛查及规范化操作等,足迹遍及龙江大地。他们为当地的超声医生提高诊断水平起到积极作用,受到一致好评。这项举措对提高基层医院超声医生水平,提高全省整体超声水平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为黑龙江省各地区人民的健康,培养了大批技术过硬、操作标准的超声医生。
在科研领域,田家玮教授带领黑龙江省超声医学同仁紧跟科技前沿。近年来,理事长田家玮教授牵头,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科研人员投身超声医学的基础研究,经过多年科研攻关,通过借助宏观影像学与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运用,获取超声多模态图像的多层次、多参数特征,融合多模态超声图像特征、基因、临床和病理信息,应用影像组学新技术,建立超声多模态乳腺癌影像组学研究的基础理论框架,从而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率和预后的预测精准,成为国内超声影像组学研究的第一人。以超声多模态影像组学成像技术为代表的超声医学新技术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开启了我省超声医学科学的“精准化”道路。历经三十年,超声医学在越来越精细的发展轨迹上,在挂靠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院、省科协大力支持下,学会在田家玮理事长带领下将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大踏步前进、为我省超声技术向“高、精、尖”发展不懈努力,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