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哈医要闻 > 正文

哈医要闻

第一届“一带一路”中俄医科大学联盟内分泌代谢病论坛项目研究准备会召开

时间:2017-07-06 09:39:424  作者:车慧 摄影:房伟男  点击:

第一届“一带一路”中俄医科大学联盟内分泌代谢病论坛项目研究准备会即“圆桌会议”,于7月1日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召开,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中国工程院原秘书长白玉良,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俄医科大学联盟内分泌学术委员会会长、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贾伟平,中华医学会学术部主任冯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姬秋和,莫斯科第一国立医科大学Morgunova Tatiana,萨拉托夫医科大学Kompaniets Olga,库班国立医科大学Krutova Victoria、Redko Andrey,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孙长颢,黑龙江省医学会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匡洪宇,黑龙江省医学会内分泌学会主任委员李强,黑龙江省中俄医科大学联盟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委员会会长、中俄医学研究中心慢性疾病研究所副所长王丽宏等专家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主任孙殿军主持。

杨宝峰院士向与会专家介绍了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的基本情况,指出本次会议的目的是与俄方共同探索以糖尿病为主的慢性病发病机制,建立防控一体化体系,搭建慢性病国际项目申报平台,筹备设立中俄慢性病专项基金,提高中俄两国慢性病防控能力。杨宝峰院士指出,糖尿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双高性”特点,严重危害了中俄两国人民的健康。因此如何建立完善的糖尿病一、二、三级防控体系是改善两国人民健康的重要任务。两国专家要以实践基础为依据,战略性地思考如何更好地防治以糖尿病为主的慢性病,努力搜取临床数据,通过统计、分析、跟踪、随访等形式,找出防控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有效手段。杨宝峰院士建议俄方成立糖尿病专业委员会,进行学会层面上的对接、交流,通过医生、学者之间的交流互访,加强慢性病的防控合作,建立专项基金,切实保证合作的经常性、常态化。

贾伟平教授代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介绍了我国糖尿病患病情况,提出“三项提高”课题,即提高糖尿病筛查技术、提高公民防控意识、提高临床医疗水平。贾伟平教授强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要更好地为两国专家搭建平台,积极践行两国元首关于加强两国医药卫生领域合作的共识,在全国糖尿病年会上,探索设立“一带一路”中俄高峰论坛,拟邀请更多俄方专家来华参会。

俄方专家认真听取了我国专家的汇报发言,针对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防治情况与杨宝峰院士、贾伟平主任委员等专家、学者进行了经验交流。双方就共同申报科研课题、加强医生交流、互遣留学生等问题交换了意见。会议倡议在中国工程院、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设立中俄慢病研究基金,鼓励两国学者申报国际合作课题,拓展两国在糖尿病等慢性病领域上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王丽宏会长向与会专家介绍了中俄医科大学联盟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委员会及第一届“一带一路”中俄医科大学联盟内分泌代谢病论坛成立的目的,是为中俄两国专家学者搭建最佳的学术交流平台,双方互惠互进,促进中俄两国医学技术的共同进步,并进一步提高我省内分泌领域在国内外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