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下午,黑龙江省医学科学院2014年工作总结汇报会在北方转化医学研究合作中心召开。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黑龙江省医学科学院院长杨宝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主任孙殿军;校党委副书记曹景文;副校长袁重胜;副校长庞达;中俄医学研究中心各研究所所长、副所长;黑龙江省肿瘤防治研究所负责人;哈医大利民科技园负责人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庞达主持。
庞达副校长首先强调,黑龙江省医学科学院这几年在省委、省政府及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不断的发展壮大,尤其2014年医科院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此次工作总结报告会的主要目的是总结一年来中俄医学研究中心各研究所在学术研究与科研工作、科研交流工作、保障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提出2015年各研究所的发展规划。
随后,杨宝峰校长做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此次会议的宗旨是通过了解各研究所在教学、科研、医疗、学科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加强各研究所的沟通与合作。杨校长指出,国家和省里十分重视研究所的发展,中俄医学研究中心各研究所是哈医大将来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对外交流的一面旗帜,我们一定要做大、做强。
杨宝峰校长致辞后,孙殿军主任做了会议发言。他表示,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常务理事会扩大工作会议即将在哈医大召开。各研究所应继续在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的平台下,在国家战略层面加强与俄方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合作。各研究所负责人应积极抓住与俄方交流机会,把工作落到实处,推动中俄医学合作更好更快发展。
之后,中俄医学研究中心各研究所所长、副所长,黑龙江省肿瘤防治研究所负责人,哈医大利民科技园负责人分别针对各自领域做了精彩的工作汇报。总体来说,各研究所在2014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个别研究所在申报国际合作项目、对俄交流合作、学科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2015年黑龙江省医学科学院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
最后,杨宝峰校长做了大会总结。杨校长指出要高举“中俄医学研究中心”这一独有旗帜,抓住中国与俄罗斯千载难逢的合作机遇,站在战略的高度,充分利用国家科技部及相关部委等平台,积极申报中俄国际合作交流项目或向国家相关部委提交中俄合作项目立项建议。针对2015年各研究所如何开展工作,杨校长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拿“大文章”,要发表高影响因子的文章,更要发表具有突破性的文章;二要拿“大课题”,要重视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课题的申请;三要拿“大奖励”,要努力在各自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为学校争光添彩。此外,杨校长着重强调了理念的重要性。他指出,科学是技术的载体,没有科学就没有技术,临床科学研究应与基础研究有效结合,扎实凝炼科学问题,解决问题,打造“既有文章,又有应用,又有产品”的最佳局面。杨校长最后希望中俄医学研究中心各研究所在2015年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