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岭南大地,热情似火。6月21日,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百年校庆倒计时400余天的特殊节点,哈尔滨医科大学广东校友会一行12人带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初心,走进“广东最美医院”——佛山和祐国际医院,以“参观、交流、走访”为主题,开启了一场凝聚校友情谊、传承医道精神的特别活动。
聚首和祐·医者群贤共话母校荣光
上午10:30,活动在和祐国际医院行政中心正式启幕。出席本次活动的哈尔滨医科大学广东校友会成员包括:哈尔滨医科大学广东校友会名誉会长、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研究所教授姜晓丹,哈尔滨医科大学广东校友会会长张雅萍,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伽马刀体刀中心陈刚,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PICU主任张剑晖,佛山市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主任张建明,佛山市顺德区和祐医院医疗保险科路航,佛山大学医学部教师张晓丹,佛山市中医院MR室医生何亚男,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脑外科任岩海,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胸外乳腺科韩乃鹏,佛山市中医院麻醉科高畅,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甄灼。和祐国际医院集团则派出肾内科主任郝丽荣(哈尔滨医科大学28期校友)、护理部主任崔虹、人力资源部副总监曹小伟、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专业经理陈莹四位代表全程参与。
活动开场,广东校友会会长张雅萍代表全体成员致辞。她深情回顾道:“从1926年滨江医学专门学校的初创,到今天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百年积淀,‘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医大人的从医之路。我们身在南粤,既是母校精神的传承者,更是‘哈医大人’在岭南的‘活名片’——临床一线的仁心仁术、医学科研的攻坚克难、医院管理的创新探索,每一位校友的奋斗,都是为母校百年华章添砖加瓦的注脚。”一番话语,引发在场校友的热烈共鸣。交流环节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每一位哈医大校友都怀着对母校的深厚情谊与对交流主题的高度关注,依次起身发言。他们言辞恳切,逻辑清晰,结合自身在哈医大的求学经历、专业成长以及当下的工作实践,从不同角度分享见解、交流经验,为整个交流活动增添了丰富而宝贵的视角。
以“访”为媒·实地感悟医道初心
沿着“1楼门诊大厅→3楼体检中心→7楼东区病房”的路线,哈尔滨医科大学广东校友会的校友们在和祐医院的穿行中,深切触摸到“广东最美医院”的内涵——不仅是玻璃幕墙折射的光影之美、园林式庭院的生态之美,更是“医道精神”与“现代医疗”深度融合的人文之美。步入1楼门诊大厅,智能导诊机器人的轻声问候、电子屏上实时更新的候诊信息、开放式分诊台的人性化布局,让在场的临床医生们眼前一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PICU主任张剑晖驻足观察导诊系统:“这里的智能分流算法能精准预测候诊时长,我们PICU常遇到急危患儿家属情绪焦虑,若能引入类似的信息透明化设计,或许能缓解医患沟通压力。”从门诊到病房,从科技到人文,和祐医院的每一寸空间都在诉说:所谓“最美”,不仅是视觉的愉悦,更是“医大人”将“严谨、求实、勤奋、进取”校风融入日常的生动注脚。校友们的感叹与讨论中,既有对医疗现代化的思考,更有对“医者初心”的再确认——这份共鸣,正是百年校庆倒计时里,南粤医界献给母校最温暖的礼物。
蓄力校庆·共赴百年之约新起点
活动尾声,哈尔滨医科大学广东校友会会长张雅萍总结:“今天的相聚,让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医大人’的纽带,从来不是地理的距离,而是刻在骨子里的医者初心。再过400余天,母校将迎来百年华诞,这不仅是母校的盛事,更是全体校友的荣光。在此,我代表校友会向各位发出倡议:让我们从今天的交流开始,以实际行动为百年校庆蓄力——有人可以提供一段珍贵的校史记忆,比如当年在母校实验室熬夜做实验的故事、与恩师相处的温暖片段;有人可以分享一个与母校有关的创新成果,比如将母校科研专利转化为临床应用的案例;有人可以发挥专业所长,为校庆学术论坛提供议题、担任讲者。每一份心意,都是对母校最深情的告白;每一次行动,都是对‘哈医大人’精神最生动的诠释。无论我们身处临床、科研还是教育一线,‘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永远滚烫,‘哈医大人’的身份永远是我们最骄傲的标签。愿今天的和祐之行,成为我们情谊的新起点;愿400余天后,我们能以更昂扬的姿态、更丰硕的成果,共赴母校百年之约!”
活动结束之际,窗外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和祐医院的玻璃幕墙上,映照着“医路繁花”的美好期许。这场以“聚”为桥、以“访”为媒的活动,不仅串联起南粤医界的校友情谊,更凝聚起全体校友为母校百年校庆助力的强大合力。此次和祐医院之行,不仅是校友情谊的新起点,更凝聚起南粤医界的力量,为共赴母校百年之约写下了温暖而有力的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