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首页

最新动态

哈尔滨医科大学“期”的由来

时间:2025-05-19 10:50:03    作者:宣传部 图片来源:学校档案馆 校史馆 一院李为民教授    来源:     点击:

2026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将迎来百年校庆,届时,学校也将迎来第71期学生。称呼某某年入学的学生为“期”而不是“级”,是哈尔滨医科大学校园文化之一。这个文化特色,源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前身--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

1931年,中国共产党创办了第一所军医学校—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1940年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1946年从瑞金迁至兴山(今鹤岗市)继续办学。由于战争需要,学校实行短学制招生,15年间共招收37期学员,每年招收学员2-3期不等,为此不能以年级划分学生,只能用“期”称呼学生。

1949年4月16日,由中国医科大学第一、第二分校及总校部分人员、设备、图书等合并组成新型的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校共有在校生1359名,均由中国医科大学总校预科及一、二分校转并而来,学制为1-2年,分为内科、外科和五官科三个专业。当时,预科班有学员500余名,由于这批学生文化程度良莠不齐,所以对他们进行文化培训,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与水平,通过文化考试,278名学生合格编入内科学院学习。

本科一期学生临床学习

1950年,学校开始在全国统一招生,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生,1953年起学校开始以培养五年制本科生为主,根据招生年份共分六个学生部。

1953年10月29日,学校第五次校务行政会议讨论决定,将原各学生部改称为各学生期。将当时在校外进行专业实习的第一、第二学生部,改称为本科一期;将第三学生部,改称为本科二期;将第四学生部,改称为本科三期;将第五学生部,改称为本科四期。并规定,凡1954年以前毕业的学生,均称为内、外、小儿、五官科专修科一、二、三期,凡1954年以后招收的学生,按每届顺序,统称为本科五期、本科六期……自此我校学生按入学年份以各“期”称呼,延续至今。

1956年8月15日,本科二期学生毕业留影

本科六期学生证

1965年8月9日,本科十一期学生毕业留影

1982年7月20日,本科二十二期毕业留影

1950年,我校在全国统一招收的五年制本科为本科(习惯上称为医本)一期,1951年1月从在抗美援朝运动参军的学生中招收了本科二期五年制学生,到1965年9月本科十六期入学。之后学校6年未招生。1972年5月开始招收的工农兵学员为本科十七期,到1976年招收本科二十一期(该期学生于1977年3月参加了新生开学典礼)学生,共招收了5期学制3年的工农兵学员。1977年,重新开始统一考试的招生制,废止三年制教学,恢复五年制教学。1978年3月和10月,学校分别招收了本科二十二期(1977年级)和本科二十三期(1978年级)两期学生。从此,学校招生工作步入正轨,学生按期入学,直到2024年的第六十九期。

卫本四期学生毕业证

我校卫生专业本科(简称卫本)一期入学时间是1951年,毕业时间为1957年8月30日。1954年入学的为卫本二期,1955年入学的为卫本三期。上图为我校卫本四期学生毕业证,入学时间是1956年8月23日,毕业时间是1961年11月6日。

随着学校的发展建设,医本、卫本的“期”数逐渐融为一体,到如今,不论专业、不论学制,均以入学年份统一称呼为“某某期”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