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黑龙江新闻5月15日电(刘璐)脊柱号称人的“第二生命线”,是人的“支柱与栋梁”,内连五脏六腑,外接四肢百骸。脊柱损害是“百病之源”,和70多种疾病相关。脊柱健康与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可是人们普遍缺乏对脊柱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忽视对脊柱源性疾病的预防。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严重、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脊柱类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我们的脊椎到底怎么了?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提高公众对骨骼健...
5月8日下午,在第113个国际护士节即将到来之际,为弘扬南丁格尔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哈尔滨医科大学庆祝第113个国际护士节大会在附属四院会议室隆重召开,校长季勇出席大会并讲话,大会由附属四院党委书记郭松主持。季勇代表学校向辛勤工作在护理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护理工作者们致以节日的问候与衷心的感谢。他强调,护理工作是学校医学教育和医疗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队伍是学校医...
近日,哈医大四院普外科二病房(胃胰脾外科)成功救治一名胰体尾巨大肿瘤患者,患者术前影像提示胰体尾占位,侵及邻近胃、十二指肠、结肠、脾及左侧肾上腺,病情复杂,手术难度大,施行了根治性胰体尾切除联合多脏器切除手术,患者目前术后恢复良好,已于近日出院。年过六旬的赵大娘(化名)近一月以来间断性出现左下腹疼痛,每次发作呈刺痛,伴食欲减退,排便困难,症状持续加重,门诊查CT回报:左上腹结肠占位性病变,考虑恶...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5月8日电(刘璐)赵大爷(化名)64岁,因“反复胸闷、气短、头晕4年”就诊于我院,在住院期间,查动态心电图示:III度房室传导阻滞(HR35次/分),交界性逸博心律,室性逸博心律,偶发室早。超声心动图示LVEF:39%。心内科手术团队决定为该患者植入永久起搏器,提高该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降低心脏性猝死的风险。起搏器植入术顺利完成,但术后赵大爷因为害怕疼痛、电极脱落长时间制动术侧肢体,引起肩关节活动受...
2024年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数据显示,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结直肠癌发病人数上升到第二位,死亡人数上升到第四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结直肠癌是可以有效预防的恶性肿瘤,通过定期对高危人群进行检测,可以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生存率。哈尔滨作为常住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开展结直肠癌高危人群早期检测,有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降低社会医疗支出,提...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4月26日电(刘璐)近日,哈医大四院眼科教研室主任、眼科主任王峰教授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切开术成功治疗假性囊膜剥脱综合症继发性青光眼患者。患者今年83岁,双眼假性囊膜剥脱综合症多年,八年前继发青光眼,行降眼压药物治疗,眼压控制不佳,一年前开始右眼视力逐渐下降,出现眼胀眼痛,赴哈医大四院眼科就诊,右眼眼压30mmHg,视力0.02,光定位不佳,前房常深,晶状体混浊,前表面可见白色碎屑样膜...
2024年4月25日,在第八个世界痛风日来临之际,哈医大四院内分泌科一病房在哈医大四院阳光大厅举行了以“精准防控,畅享生活”为主题的大型义诊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对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认知,加强疾病防治意识,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建议。活动现场,我们的医疗团队为前来咨询的患者提供了详细的检查、耐心的解答以及科学的治疗建议。同时,还为痛风患者免费测量尿酸并发放了痛风防治科普资料,帮助患者及家属更好地了解疾病...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4月23日电(刘璐)近日,哈医大四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一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病情凶险,经多学科接力救治,最终转危为安。今年53岁的李先生(化名)突发胸闷、剧烈胸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就诊过程中突发意识丧失,反复心室颤动、遂立即抢救给予心肺复苏,电除颤8次,在患者的生命体征稍稳定后,家属决定立即赶往哈医大四院就诊。在哈医大四院急诊科就诊时,患者再次出现心室颤动、病情危急,...
总 机:0451-82576999
医务部:82576516 24小时咨询电话:82576777 82576888 82576999
门诊导诊:82576617 门诊部办公室:82576607
松北院区门诊:85716262 85716222
松北院区急诊:85716333
微信服务号
抖音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