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文化 · 医院活动 · 正文

医院活动

【对外交流】|跨国交流共促眼科发展,哈医大一院眼科医院成果丰硕
来源: 发布日期:2025/10/22 点击量:

近日,哈医大一院眼科医院迎来两名俄罗斯西北国立医科大学的短期交流生——佐托娃·阿丽娜和穆萨·易卜拉欣·阿梅尔·易卜拉欣,这两位同学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院长、哈医大一院眼科医院院长张弘教授的带领下,来到眼科进行为期两周的交流学习。此次交流活动以临床实习为目的,在提升中俄眼科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也为中俄眼科领域交流合作搭建了新桥梁。

在两周的交流时间里,佐托娃·阿丽娜和穆萨·易卜拉欣·阿梅尔·易卜拉欣深度参与眼科医院日常工作。在眼科一病房早会上,他们与医护团队共同探讨病例,学习中国眼科医生的临床思维与治疗方式;查房过程中,在张弘教授指导下,亲身体验对患者的细致检查、病情分析,加深了对眼科疾病的理解。

手术观摩环节更是让他们收获颇丰。佐托娃·阿丽娜和穆萨·易卜拉欣·阿梅尔·易卜拉欣跟随张弘教授来到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室、五官科手术室近距离的观察了白内障、角膜病等眼科手术操作流程,对我院眼科手术的精细技巧和手术方法有了直观的认识,感受到了我院眼科手术的高超水平,拓宽了临床视野。

3月25日,佐托娃·阿丽娜和穆萨·易卜拉欣·阿梅尔·易卜拉欣分别针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和《葡萄膜黑色素瘤质子治疗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角度对该疾病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分享中,他们详细介绍了ROP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分类和治疗手段,以及葡萄膜黑色素瘤质子治疗的现状、并发症和相关预测因素。我院医护人员以及在校博、硕士研究生与其积极互动,交流在中俄两国之间对眼病方面的不同见解,这不仅让我院医护同仁了解到俄罗斯在眼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也为双方未来合作奠定了基础。

从对外交流层面看,此次活动促进了中俄眼科领域的知识共享与经验交流。双方在临床实践、科研探索等方面的交流,有助于彼此借鉴优势,共同攻克眼科难题。从人才培养角度而言,交流生在多元文化的学术环境中学习成长,培养了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成为优秀眼科人才积累了宝贵经验。


中俄合作背景

哈医大一院眼科医院与俄罗斯的合作始于2009年,并于2016年成立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眼科学术委员会。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是由哈尔滨医科大学与俄联邦伊·米·谢切诺夫莫斯科第一国立医科大学共同发起,在2014年7月1日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成立仪式上,作为新当选的首任联盟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教授与俄联邦伊·米·谢切诺夫莫斯科第一国立医科大学校长共同签署《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章程》和《中俄医科大学联盟备忘录》,标志着中俄医科大学联盟合作进入实质阶段,双方通过邀请学者互访,组织学生生产实习交流,培养专家,共同创建国际网络医科大学,实现联盟平台下的新合作 。2016年,哈医大一院眼科医院成立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眼科学术委员会,并作为主委单位,截止至2024年已成功举办中俄眼科国际学术论坛12次,与多所高校的近百名专家进行交流,包括俄罗斯费德洛夫眼显微外科综合体、乌法大学、沃罗涅日国立医科大学以及巴什基尔州医科大学等。自2009年至今合作的15年里,中俄双方互派访问学者及学术交流16次,参加交流人数50余名。16年间,我们建立了诸多中俄合作平台,包括“黑龙江省中俄眼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俄医学研究中心眼科研究所”等,并签署合作协议。目前完成中俄合作课题4项并发表文章多篇,已成功培养俄罗斯研究生3名,同时哈尔滨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院长、哈医大一院眼科医院张弘教授被聘为俄罗斯巴什基尔州立医科大学荣誉教授,俄罗斯费德洛夫眼显微外科综合体卡帕耶娃教授受聘为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客座教授。中俄眼科之间的医疗领域合作,旨在具体落实中俄两国元首关于加强两国医学院校交往、增加互派留学生、加强医药卫生领域合作的共识。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眼科学术委员会汇集了中俄两国眼科院校资源,培养了眼科高素质人才,推进了中俄眼科医学交流与科研合作,加快了眼科医学新理论和新技术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在不断提升眼科的诊疗能力的同时,促进了两国眼科事业的共同发展 。

上一条:【对内规范】|哈医大一院眼科医院强化医保管理:规范特殊药品使用注意事项
下一条:【学术分享】角膜专家来院讲学,共探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防治新进展

黑ICP备05001970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