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哈尔滨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院长、哈医大一院眼科医院院长张弘教授邀请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组长史伟云教授来我院开展生物角膜移植术,当天共计完成3例角膜移植手术。在史伟云教授的指导下,我院成功为其中一名患者实施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手术。这是我院首次开展第二代生物角膜移植手术,也标志着我省角膜移植技术又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
哈尔滨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院长、哈医大一院眼科医院院长张弘教授在对该患者进行详细的诊断和充分的评估后,特邀在角膜移植领域有着深厚造诣和丰富经验的史伟云教授前来指导,共同进行手术,最后成功将生物工程角膜植入患者眼部。手术过程十分顺利,角膜与周围组织实现了良好的融合。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视力也在逐渐恢复。
什么是生物工程角膜?
此次手术中采用的生物角膜,是一种新型的角膜替代材料,是从动物角膜或人眼角膜中去除细胞成分,保留细胞外基质,得到脱细胞角膜基质,利用生物材料构建角膜支架,再将种子细胞接种到支架上,培养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角膜组织。它克服了传统角膜移植供体角膜短缺的问题,为更多角膜病患者带来了希望。生物角膜在制作过程中,去除了可能引发免疫排斥反应的细胞成分,降低了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同时保留了角膜的天然结构和生物学特性,有助于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
优势:• 来源广泛:传统角膜移植依赖人体捐献角膜,来源稀缺。生物工程角膜可通过人工制造,不受供体数量限制,能为更多角膜盲患者提供治疗机会。
• 免疫原性低:经过特殊处理,去除了引起免疫反应的细胞成分,降低了移植后的免疫排斥风险,提高了移植成功率。
• 生物相容性好:其材料和结构与人体角膜相似,能与周围组织良好整合,促进角膜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据张弘教授介绍,哈医大一院眼科医院一直致力于角膜病的诊断与治疗,不断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此次生物角膜移植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为黑龙江省乃至东北三省的角膜病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也推动了黑龙江省角膜移植技术的发展,相信在我院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会为更多的角膜病患者带去光明,拥抱美好的生活。未来,我院也将继续加强与国内外顶尖眼科专家的合作,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更多眼疾患者带来光明。史伟云教授也表示,生物角膜移植技术的发展,是角膜病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希望生物角膜移植技术,能够让更多患者了解生物角膜的优势,同时也鼓励更多科研人员和医疗机构参与到生物角膜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中来,共同推动眼科医学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