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是“世界青光眼日”。青光眼,这个被称为“视力小偷”的疾病,其危害不容小觑。青光眼并非老年人的专利,近年来,临床治疗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受到青光眼的威胁。2025年世界青光眼周我院副主任医师、优秀青年眼科专家施展医生,向大家普及一下青光眼的危害和预防。
青光眼发病呈年轻化趋势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青光眼主要困扰老年人,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年轻人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用眼过度、精神压力大,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都增加了青光眼的发病风险。此外,高度近视、远视等屈光不正问题在年轻人中较为常见,这也是青光眼的重要危险因素。”一些年轻人长期在昏暗环境下看手机、电脑,使眼睛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极易诱发青光眼。同时,有青光眼家族史的年轻人,发病风险更高。
在婴幼儿群体中,先天性青光眼也不容忽视。先天性青光眼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导致房角结构先天缺陷,阻碍房水排出,从而引起眼压升高。“这类青光眼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视觉发育,甚至导致失明。”
典型症状需警惕,早筛早诊是关键
青光眼早期症状隐匿,容易被忽视,但还是有迹可循,全社会都应重视这些典型症状,以便早发现、早诊断。“一些慢性青光眼患者,早期可能仅仅表现为阅读时间长了容易眼胀、眼酸,或者在傍晚时分看灯光出现虹视现象,也就是看灯光周围有彩虹样光环。很多人以为这是用眼过度,休息一下就好,往往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症状会更明显且严重。“患者可能会突然出现剧烈的眼痛、头痛,同时伴有视力急剧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时候很容易被误诊为胃肠道疾病或者神经系统疾病,而忽略了眼部问题。”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尤其是有青光眼高危因素的人群,一定要及时到眼科进行检查。
“对于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远视、糖尿病患者,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包括眼压测量、眼底检查、房角检查等。对于年轻人,如果频繁出现眼睛胀痛、视力模糊、虹视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青光眼。”施展主任还提到,婴幼儿如果出现畏光、流泪、眼睑痉挛、黑眼珠变大等情况,家长要高度警惕先天性青光眼的可能,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眼科机构检查。
个性化精准治疗有这些?
在治疗方面,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多样,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药物治疗是基础,通过眼药水、口服药等降低眼压。激光治疗也是常用手段,如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小梁成形术等,可改善房水排出。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则需要手术治疗,如小梁切除术、引流装置植入术、MIGS手术等。”
同时,青光眼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有些患者眼压一降下来就自行停药,这是非常危险的,很容易导致病情反复,加重视力损害。”
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认知
谈到如何预防青光眼,除了定期体检和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外,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青光眼的认知也非常重要。“很多人对青光眼了解甚少,不知道其危害和早期症状,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我们医院会通过举办科普讲座、义诊活动、线上科普等方式,向公众普及青光眼知识,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
哈医大一院眼科医院呼吁社会各界关注青光眼患者群体,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青光眼致盲不可逆,患者不仅要承受视力下降的痛苦,还可能面临生活和心理上的压力。我们希望通过各方努力,让更多人了解青光眼,关爱青光眼患者,共同守护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