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多学科联手成功开展省内首例儿童全麻下肾脏穿刺活检术,帮助一名7岁患儿确诊为增生型紫癜性肾炎。目前患儿经过对症治疗已明显好转,并将于近日出院。
患儿7岁,患有过敏性紫癜,在当地医院治疗后一直没有好转,反而出现尿蛋白3+和尿潜血3+,遂来到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小儿内科求治。

入院时,患儿查体发现双眼睑水肿,双颈部可触及多处淋巴结肿大,较大的如黄豆粒大小,周身未见皮疹。检查提示尿潜血3+,尿蛋白3+。给予抗炎对症治疗后,患儿病情未见明显好转,肾脏损害进展较快,群力院区小儿内科主任崔岚巍教授非常重视患儿的病情,组织全科医生讨论病情后,决定为患儿行肾脏穿刺活检术以明确病理类型后,才能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崔岚巍介绍,常规的肾脏穿刺术,需要患儿是清醒的状态并能配合进行屏气。但是这个患儿年龄较小,对针刺等操作极其恐惧,多次尝试不能配合。经过与家长沟通,决定在手术室全麻下对患儿进行肾脏穿刺活检术。

群力小儿内科与手术室和彩超室积极沟通联系并做好充足的准备。在静脉麻醉下,腹部超声科主任杨秀华教授,姜脉涛主治医师及小儿内科团队联合为患儿行彩超引导下的肾脏穿刺活检。仅用半小时,便成功完成儿童全麻下肾脏穿刺活检术。活检病理报告提示符合局灶增生型紫癜性肾炎,ISKD分型为Ⅲb型。
根据活检结果,崔岚巍为患儿制定了口服足量激素,应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密切关注血压及病情变化的治疗方案。经过三日的系统治疗,患儿病情很快便有所好转。
紫癜性肾炎多数于紫癜后2~4周出现肉眼血尿或显微镜下血尿及蛋白尿,或管型尿。崔岚巍指出,绝大多数儿童的紫癜性肾炎病理类型较好,预后较好,但也有少数患儿的病理类型较差,治疗也比较麻烦。如果患儿病史较长,病情严重,建议患儿完善肾脏穿刺病理活检,以便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早日恢复健康生活。对于难治性肾病、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不明确的蛋白尿和血尿,患儿需完善肾脏穿刺活检以明确病理类型,这对于准确制定治疗方案十分重要。
开展全麻下肾脏穿刺活检术,对医院综合实力及操作者和麻醉师的技术水平要求极高,更需要多年肾脏疾病治疗研究经验的儿内科医生。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在儿童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将为我省肾脏疾病儿童提供最优的医疗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