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二维码
医疗健康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医疗健康> 正文

23岁少女生命垂危 靠ECMO撑了8天

哈医大一院重症团队24小时不懈坚守成功挽回生命

发布时间:2022-01-13 17:28:49 作者:罗云鹏 徐旭 摄影:卢仁培 阅读次数:

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经过8天的ECMO治疗和10多天的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成功挽回了一名患有血源播散性肺脓肿、肝脓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感染性休克等复杂疾病,命悬一线的23岁少女。当患者母亲被告知,她的女儿基本康复,即将转回普通病房时感动地哭了。

2021年12月14日,23岁的小程出现高热,随后逐渐意识不清、抽搐,被紧急送到哈医大一院急诊时,已处于严重休克及呼吸衰竭状态,情况十分危急,患者被立即送入重症医学科。

重症监护室罗云鹏副主任医师医疗组诊断小程为血源播散性肺脓肿,肝脓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感染性休克,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并迅速为其制定了机械通气等周密的抢救及治疗方案。

罗云鹏介绍,患者腹股沟区有一个皮肤软组织感染,加上患有糖尿病、免疫功能差、机体防御能力下降,又因为错误地使用激素类药物涂抹,导致细菌入血,很快播散到肝、肺等脏器,出现呼吸衰竭、休克等严重情况。

12月17日,由于小程免疫状态极差,经积极治疗病情仍无法控制,肺部炎症进展,呼吸状态差,血氧分压下降到50mmHg左右,应用呼吸机难以维持足够氧合,罗云鹏迅速向重症医学科主任赵鸣雁教授汇报了患者的病情。

“现在保证患者氧供,给治疗提供时间,是我们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赵鸣雁十分重视小程的病情,组织科室医生进行集体会诊,决定立即启动ECMO(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尽最大努力挽救患者生命。

12月19日,哈医大一院重症医学科ECMO小组克服巨大压力,成功为小程实施ECMO治疗,小程的氧合情况立即得以改善,为后续治疗提供了宝贵的时间。可是对于严重感染的小程来说,整个治疗过程才刚刚开始。

赵鸣雁表示,严重感染的治疗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十分困难的,医学虽然不断进步,但近三十年严重感染的病死率并没有显著下降,任何一个小小的问题,出现在已经不堪重负的小程身上都是致命的。

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24小时死看死守在小程的病床前。赵鸣雁、罗云鹏及卢仁培医生每天反复查看小程各项指标,随时根据她的病情变化动态调整抗凝方案、选择敏感抗生素、制定营养及液体治疗方案,调整小程的免疫状态,并适时完成脓肿穿刺。王磊护士长、宋艳副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每日为小程严格执行去定植、消杀、俯卧位通气、吸痰、翻身、叩背、输液等护理操作。

慢慢地,在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24小时的呵护和全力救治下,小程的感染学指标、肺功能及氧合情况逐渐好转。又经过数日,小程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神志转清,氧合状态得到显著改善。

12月 27 日,ECMO运转192个小时后成功撤离,随后逐步撤离呼吸机辅助,小程的病情已基本康复,于12月31日转回普通病房,进行后续的康复及治疗。哈医大一院重症医学科团队再次从死神手里抢回了一条生命!

赵鸣雁介绍,ECMO被大家誉为“救命神器”,技术操作难度高,重症医学理论要求非常高,代表了一家医院、一个重症医学科的医疗救治水平。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具备足够的理论经验,能够全天候开展提供ECMO治疗,为我省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可以信赖的技术支撑。

上一篇:哈医大一院方舱医疗志愿服务队荣获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

下一篇: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开展儿童全麻下肾脏穿刺活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