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二维码
医疗健康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医疗健康> 正文

援吉战“疫”排头班 哈医大一院支援吉林重症医疗队七位医生

发布时间:2022-04-25 14:49:12 作者:徐旭 阅读次数:

3月初,吉林省新冠疫情爆发式增长,重症和危重患者也呈爆发式增长,关键时刻,黑龙江省派出全国唯一一支重症医疗队,哈医大一院支援吉林重症医疗队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七位医生组成的攻坚“排头班”,就是啃硬骨头的

“我们这支队伍就是啃硬骨头的!”哈医大一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费东生,作为支援吉林重症医疗队第二批领队,自3月15日起,医疗队整建制接管吉林市中心医院重症病区,到4月18日最后一个患者转出,30多天里,只要患者的病情需要,他就要立刻进舱,不分昼夜的坚守在患者床旁,与死神搏斗,与病毒较量,只为挽回患者的生命。

费东生医生

同费东生一样日夜奋战的,还有罗云鹏、杜文众、张伟、徐锐峰、邱庭辉、曾凯,他们都是哈医大一院重症医学科或者有重症医学经验的医生。在抗击吉林市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他们七位医生,组成了攻坚的“排头班”。

曾凯医生

3月15日起,哈医大一院支援吉林重症医疗队整建制接管吉林市中心医院2号楼13楼重症病区后,他们与队员们在10个小时内将药品、抢救设备以及各种耗材准备完毕,并于当晚22时开始收治第一例重症患者。

只要患者的病情需要,七个人就第一时间进舱

驰援之初,陌生的环境、严峻的疫情形势下,医疗团队遇到了不少困难,面对陌生的信息系统,而且收治的都是7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绝大多数合并严重的基础疾病,这些都为治疗增加了难度;面对困难,他们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

杜文众医生

七位医生按照每天深入病房查房,严格执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吉林市中心医院新冠肺炎诊疗参考》,根据国家级专家组指导意见,对患者精准施策、为每位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针对呼吸衰竭的危重型患者,七位医生昼夜奋战,每天都要多次进行呼吸力学监测、肺复张、滴定最佳呼气末正压、调整机械通气参数、开展俯卧位通气、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

张伟医生

每个人至少在病区连续工作4小时,根据病区需要有时一天内多次进入病区,累计工作时间甚至达到12小时以上,下班后还要牺牲个人休息时间,24小时待命,随时深入病房参加抢救工作,从不间断。

遇到高风险操作时,七个人主动冲锋在前

七位医生组成ECMO团队,24小时待命,并完成了支援吉林医疗队首例应用ECMO救治危重型病例。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多数需要机械通气的危重型患者已经成功脱离呼吸机并治愈出院。为黑龙江省援吉医疗队抗击新冠疫情鼓舞了士气、树立了信心。为患者赢得了更多的救治时间。

徐锐峰医生

除了每天要负责重型、危重型病例的常规救治工作外,他们还要负责病区的ECMO、气管切开、支气管肺泡灌洗等各项高风险、高难度操作。遇到为患者气管插管、支气管肺泡灌洗等高风险操作时,七个人主动冲锋抢在前面。越是到关键时刻,越有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毅力。

邱庭辉医生

高强度、超负荷,只为竭尽全力救治患者

为了保证治疗的质量,七位医生每天还要参与为患者会诊,与国家专家们共同讨论治疗方案,研判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每天的高负荷工作下来,有时每人只能睡上三四个小时。

罗云鹏医生

他们克服困难、艰苦奋战,主动延长进舱工作时间,30多个昼夜里,他们都在最危险的战场上高强度、超负荷地连续工作。

在黑龙江重症医疗队全体队员的努力下,共计完成ECMO救治6例,有创心功能监测4例,有创血压监测50余例、有创机械通气20余例、无创机械通气20 余例、经鼻高流量氧疗近40例、连续性血液净化40余次、支气管镜治疗50余次、中心静脉置管40余例、重症超声150余次、气管切开3例,为患者赢得更多救治时间!

重症人是抗疫战场上的尖兵,重症医生就是尖兵中的排头班,是从死神手里抢人的先锋!在支援吉林的战场上,重症医生和他们的队友,义无反顾、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医者“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回到家乡后,他们会继续投身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日常守护重症患者生命和健康的战场上,用自己的信念和专业能力,守卫家乡人民!

上一篇:哈医大二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复杂结肠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