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课程
足球选项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足球运动是当代世界上开展最为广泛、影响最大的体育项目之一,它被誉为当今“世界第一运动”。本课程主要通过足球基本技术、战术及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在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为学生良好体育习惯的形成及科学的锻炼身体提供正确的指导,同时注重对学生良好志品质、体育道德及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培养。
二、课程任务
(一)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的学习足球技、战术及相关理论知识,学会一些行之有效的科学锻炼身体方法。
(二)不断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通过教与学的双边互动学习,使学生从教学中真正体验到足球运动的魅力所在,并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运动健身的行列中来,并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三)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良好意志品质、体育道德及团队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纲要与学时分配
教 学 内 容 纲 要 
 | 学时 
 | 
理论 
部分 
 | 1.足球(Soccer)运动概述 足球技、战术分析 
 | 1 
 | 
2.足球比赛的组织编排、规则及裁判法 
 | 1 
 | 
实践 
部分 
 | 1.基本技术:踢球、停球(Trapping)、顶球(Header)、运球、抢截球(Tackle)、掷界外球、守门员(Goalkeeper)及颠球等技术教学 
 | 14 
 | 
2.基本战术:进攻(Attack)战术、防守(Defence)战术、攻、防练习、比赛阵型(Formation)介绍 
 | 6 
 | 
4.教学比赛及裁判(Referee)法实习 
 | 6 
 | 
考核 
 | 5.基本技术、技能及战术 
 | 2 
 | 
合 计 
 | 30 
 | 
四、成绩考核的内容与评分标准
第一学期
1.六部位颠球:60分
优秀:6个 良好:4个 中等:3个 及格:2个
2.教学比赛:40分
教师根据学生在教学比赛中的表现打分,其中包括:技术的运用、对位置的理解、所发挥的作用、战术的组织和运用等进行综合评价。
第二学期
1.射门:60分
距球门正前方20米处射门,要求射门有力度并且是半高球,每人6次射门机会,一次满分10分。
2.教学比赛:40分
教师根据学生在教学比赛中的表现打分,其中包括:技术的运用、对位置的理解、所发挥的作用、战术的组织和运用等进行综合评价。
第三学期
1.定位球踢准:60分 (25米,半径3米),每人6球。
优秀:4个以上 良好:3个 中等:2个 及格:1个
25米
2.教学比赛:40分
教师根据学生在教学比赛中的表现打分,其中包括:技术的运用、对位置的理解、所发挥的作用、战术的组织和运用等进行综合评价。
第四学期
1.十二部位颠球:30分
优秀:9个以上;良好:7个;中等:5个;及格:3个
2.运球过杆射门:30分
距球门正前方12米处开始设置旗杆,向中场连续设置6个旗杆,每个旗杆相距3米,距球门最远旗杆3米为起始线,运球过杆射门,要求必须射入门内方可计算成绩,每人2次机会,去最佳成绩。
优秀:9秒 良好:11秒 中等:12秒 及格:14秒
3.教学比赛:40分
教师根据学生在教学比赛中的表现打分,其中包括:技术的运用、对位置的理解、所发挥的作用、战术的组织和运用等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学进度
第一学期 
 | 
课次 
 | 教学内容 
 | 
1 
 | 1.足球运动的概述及足球课的要求  
2.学习无球跑动技术 
 | 
2 
 | 1.复习足球基本技术  
2.学习脚背正面颠球 
 | 
3 
 | 1.复习足球基本技术  
2.学习脚内侧颠球 
 | 
4 
 | 1.复习足球基本技术  
2.学习脚背外侧颠球 
 | 
5 
 | 1.复习足球基本技术  
2.学习大腿颠球 
 | 
6 
 | 1.复习足球基本技术  
2.学习头部颠球 
 | 
7 
 | 1.复习足球基本技术 
2.学习运球技术 
 | 
8 
 | 1.复习脚内侧踢球技术  
2.学习胸部颠球技术 
 | 
9 
 | 1.复习足球基本技术  
2.学习胸部停球技术 
 | 
10 
 | 1.复习足球基本技术  
2.教学比赛 
 | 
11 
 | 1.复习足球基本技术  
2.教学比赛 
 | 
12 
 | 1.全面复习足球基本技术  
2.教学比赛 
 | 
13 
 | 1.考试 
 | 
第二学期 
 | 
课次 
 | 教学内容 
 | 
1 
 | 1.足球比赛场地及器材的介绍  
2.学习肩部颠球技术 
 | 
2 
 | 1.比赛的组织与编排  
2.学习脚背正面踢球 
 | 
3 
 | 1.复习足球基本技术  
2.学习脚背正面停球技术 
 | 
4 
 | 1.复习足球基本技术  
2.学习脚内侧踢球技术 
 | 
5 
 | 1.复习足球基本技术  
2.学习脚内侧停球技术 
 | 
6 
 | 1.复习足球基本技术  
2.学习脚背内侧踢技术 
 | 
7 
 | 1.全面复习足球基本技术 
2.教学比赛 
 | 
8 
 | 1.考试 
 | 
备注 
 | 另8次为游泳课 
 | 
第三学期 
 | 
课次 
 | 教学内容 
 | 
1 
 | 1.足球比赛阵型的发展及分析 
2.学习脚背外侧踢球技术 
 | 
2 
 | 1.复习足球基本技术  
2.介绍脚跟踢技术及应用 
 | 
3 
 | 1.复习足球基本技术  
2.介绍脚尖踢球技术及应用 
 | 
4 
 | 1.复习足球基本技术  
2.介绍脚底停球技术及运用 
 | 
5 
 | 1.越位的判罚及分析  
2.学习掷界外球技术 
 | 
6 
 | 1.复习足球基本技术  
2.学习脚背内侧踢过顶长传球 
 | 
7 
 | 1.复习足球基本技术  
2.介绍假动作 
 | 
8 
 | 1.复习足球基本技术  
2.介绍运球过人技术 
 | 
9 
 | 1.复习足球基本技术  
2.学习抢截球技术 
 | 
10 
 | 1.中卫的作用及技术要点  
2.介绍踢弧线球技术 
 | 
11 
 | 1.复习足球基本技术  
2.介绍守门员技术 
 | 
12 
 | 1.复习足球基本技术  
2.学习踢反弹球技术 
 | 
13 
 | 1.复习足球基本技术  
2.学习踢凌空球技术 
 | 
14 
 | 1.复习足球基本技术  
2.教学比赛 
 | 
15 
 | 1.全面复习足球基本技术  
2.教学比赛 
 | 
16 
 | 1.考试 
 | 
第四学期 
 | 
课次 
 | 教学内容 
 | 
1 
 | 1.介绍足球规则  
2.学习 “二过一”战术 
 | 
2 
 | 1.介绍足球规则  
2.介绍边路进攻战术 
 | 
3 
 | 1.介绍足球裁判法  
2.学习中路进攻战术 
3.绍掷界外球战术 
 | 
4 
 | 1.介绍足球裁判法  
2.介绍角球战术 
 | 
5 
 | 1.介绍局部防守战术  
2.学习曲线运球过杆技术 
 | 
6 
 | 1.介绍整体攻防战术  
2.教学比赛(裁判法实习) 
 | 
7 
 | 1.全面复习足球基本技术  
2.教学比赛(裁判法实习) 
 | 
8 
 | 1.考试 
 | 
9 
 | 另8次为游泳课 
 | 
篮球选项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篮球(Basketball)运动是集跑、跳、投于一身的集体对抗性项目。经常从事篮球运动,可以有效的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心肺功能的改善与提高。通过学习与运动实践,体验勇敢、顽强、竞争、拼搏的进取精神,培养良好的团队作风。
本课程主要学习篮球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战术,介绍基本规则,侧重实战体验。寓练于乐,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二、课程任务
(一)通过篮球课的教学,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二)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三)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四)了解规则与裁判法,提高欣赏高水平比赛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纲要与学时分配
教 学 内 容 纲 要 
 | 学时 
 | 
理论 
部分 
 | 1.介绍篮球运动的特点、锻炼价值及其发展趋势 
 | 1 
 | 
2.篮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Official basketball rule and the mechanic of officiating) 
 | 2 
 | 
实践 
部分 
 | 1.脚步移动(Move) 
 | 1 
 | 
2.运球技术(Dribble) 
 | 3 
 | 
3.传球技术(Pass) 
 | 2 
 | 
4.投篮技术(Shot) 
 | 2 
 | 
5.个人防守技术(personal defence) 
 | 2 
 | 
6.持球突破(Brake) 
 | 2 
 | 
7.抢篮板球(Backboard recovery) 
 | 2 
 | 
8.快攻(Fast barek) 
 | 2 
 | 
9.传切(Give and go)、突分(Brake and pass)、策应(Pivot)、掩护(Screen) 
 | 3 
 | 
10.防守配合 
 | 2 
 | 
11.半场人盯人防守与进攻(Half-court man-to-man defence and attack) 
 | 2 
 | 
12.半场区域联防与进攻(Half-court zone defence and attack) 
 | 2 
 | 
考核 
 | 
 | 2 
 | 
合 计 
 | 30 
 | 
四、成绩考核的内容与评分标准
第一学期
内 容 
 | 标 准(可视技评程度增减5分) 
 | 
罚球线后原地单手肩上投篮10次(女生可用双手胸前投篮) 
 | 男 生 
 | 
8中 
100分 
 | 7中 
90分 
 | 6中 
80分 
 | 5中 
70分 
 | 4中 
60分 
 | 3中 
不及格 
 | 
女 生 
 | 
7中 
100分 
 | 6中 
90分 
 | 5中 
80分 
 | 4中 
70分 
 | 3中 
60分 
 | 2中 
不及格 
 | 
第二学期:
内 容 
 | 标 准(可视技评程度增减5分) 
 | 
在三分线后右侧45度位置运球上右手篮2次,然后在三分线顶端上右手篮1次,最后在三分线后左侧45度位置运球上左手篮2次结束。(投篮不中不可补篮,女生在左侧仍用右手投篮) 
 | 男 生 
 | 
5中 
100分 
 | 4中 
90分 
 | 3中 
80分 
 | 2中 
70分 
 | 1中 
60分 
 | 无进球 
不及格 
 | 
女 生 
 | 
5中 
100分 
 | 4中 
90分 
 | 3中 
80分 
 | 2中 
70分 
 | 1中 
60分 
 | 无进球 
不及格 
 | 
第三学期
内 容 
 | 标 准(可视技评程度增减5分) 
 | 
罚球线后原地原地单手肩上投篮7次,跳投3次(女生原地单手肩上或双手胸前投篮) 
 | 男 生 
 | 
8中 
100分 
 | 7中 
90分 
 | 6中 
80分 
 | 5中 
70分 
 | 4中 
60分 
 | 3中 
不及格 
 | 
女 生 
 | 
8中 
100分 
 | 7中 
90分 
 | 6中 
80分 
 | 5中 
70分 
 | 4中 
60分 
 | 3中 
不及格 
 | 
第四学期
 男 生
内容 
 | 在底线向前快速运球,在障碍物前分别做两次运球过人后,在三分线外右侧45度位置上篮,自抢篮板运球至罚球线做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一次,然后运球至另一侧障碍物前做运球过人一次,至罚球线跳投结束。 
注:如投篮不中不可补篮,运球过人动作不 
可重复。 
 | 
标准 
 | 18秒 
 | 20秒 
 | 23秒 
 | 
100分(3中) 
90分(2中) 
80分(1中) 
 | 95分(3中) 
85分(2中) 
75分(1中) 
 | 70分(3中) 
65分(2中) 
60分(1中) 
 | 
超过23秒或无进球为不及格 
 | 
女 生
 内容  
 | 在底线向前快速运球,在障碍物前分别做运球过人(运球过人动作自选,但不可重复)后在两侧三分线外右侧45度位置各上篮一次结束。 
注:如投篮不中不可补篮。 
 | 
标准 
 | 18秒 
 | 20秒 
 | 22秒 
 | 
100分(2中) 
90分(1中) 
 | 95分(2中) 
85分(1中) 
 | 80分(2中) 
75分(1中) 
 | 
23秒 
 | 25秒 
 | 
70分(2中) 
65分(1中) 
 | 60分(1中) 
 | 
超过25秒或无进球为不及格。 
 | 
| 
 | 
 | 
 | 
 | 
 | 
五、教学进度
第 一 学 期 
 | 
课次 
 | 教 学 内 容 
 | 
1 
 | 1.学习基本姿势,移动技术(起动、侧身跑、变向跑、变速跑、后退跑) 
2.双手胸前传接球,高低运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女生双手胸前投篮) 
2.教学比赛 
 | 
2 
 | 1.复习双手胸前传接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女生双手胸前投篮) 
2.学习前、后转身,单、双脚跳,原地单手体侧(前、后)运球,行进间低手、高手投篮 
3.教学比赛 
 | 
3 
 | 1.复习原地单手体侧(前、后)运球,行进间低手、高手投篮 
2.学习接传球低手、高手投篮,运球急停急起 
3.教学比赛 
 | 
4 
 | 1.复习接传球低手、高手投篮,运球急停急起 
2.学习滑步,2人、3人平行推进,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3.教学比赛 
 | 
5 
 | 1.复习2人、3人平行推进,巩固提高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2.学习3人8字围绕,体前变向不换手运球 
3.教学比赛 
 | 
6 
 | 1.复习3人8字围绕,体前变向不换手运球 
2.学习四角传球,原地跳投 
3.教学比赛 
 | 
7 
 | 1.复习四角传球,原地跳投 
2.学习单手肩上传球,接传球跳投 
3.教学比赛 
 | 
8 
 | 1.复习单手肩上传球,接传球跳投 
2.学习单手体侧传球,运球跳投 
3.教学比赛 
 | 
9 
 | 1.复习单手体侧传球,运球跳投 
2.学习击地传球,背后运球 
3.教学比赛 
 | 
10 
 | 1.复习击地传球,背后运球 
2.学习背后传球,前转身运球 
3.教学比赛 
 | 
11 
 | 1.复习背后传球,前转身运球 
2.学习运球推拨传球,跨步低手篮 
3.教学比赛 
 | 
12 
 | 1.全面复习预考 
 | 
13 
 | 1.考试 
 | 
第 二 学 期 
 | 
课次 
 | 教 学 内 容 
 | 
1 
 | 1.复习运球推拨传球,跨步低手篮 
2.学习低手传球 (结合3人8字围绕),行进间反手投篮 
3.教学比赛 
 | 
2 
 | 1.复习低手传球 (结合3人8字围绕),行进间反手投篮 
2.学习运球后转身,勾手投篮 
3.教学比赛 
 | 
3 
 | 1.复习运球后转身,勾手投篮 
2.学习胯下运球,持球突破(交叉步、同侧步) 
3.教学比赛 
 | 
4 
 | 1.复习胯下运球,持球突破(交叉步、同侧步) 
2.学习持球突破(前转身、后转身) 
3.教学比赛 
 | 
5 
 | 1.复习持球突破(前转身、后转身) 
2.学习后撤步、绕前步、攻击步 
3.教学比赛 
 | 
6 
 | 1.复习后撤步、绕前步、攻击步 
2.学习防有球队员、防无球队员 
3.教学比赛 
 | 
7 
 | 1.全面复习预考 
 | 
8 
 | 1.考试 
 | 
备注 
 | 另8次为游泳课 
 | 
第 三 学 期 
 | 
课次 
 | 教 学 内 容 
 | 
1 
 | 1.复习防有球队员、防无球队员 
2.学习抢、打、断球 
3.教学比赛 
 | 
2 
 | 1.复习抢、打、断球 
2.学习抢篮板球、补篮技术 
3.教学比赛 
 | 
3 
 | 1.复习抢篮板球、补篮技术 
2.学习长传快攻及3攻2、2攻1 
3.教学比赛 
 | 
4 
 | 1.复习长传快攻及3攻2、2攻1 
2.学习短传快攻及3攻2、2攻1 
3.教学比赛 
 | 
5 
 | 1.复习短传快攻及3攻2、2攻1 
2.学习防守快攻(1防2、2防3) 
3.教学比赛 
 | 
6 
 | 1.复习防守快攻(1防2、2防3) 
2.学习传切 
3.教学比赛 
 | 
7 
 | 1.复习传切,防守快攻(1防2、2防3) 
2.学习突分 
3.教学比赛 
 | 
8 
 | 1.复习突分,巩固提高接传球跳投 
2.巩固提高行进间低手篮,运球跳投 
3.教学比赛 
 | 
9 
 | 1.巩固提高接传球跳投 
2.学习掩护(前、后) 
3.教学比赛 
 | 
10 
 | 1.复习掩护(前、后),改进提高行进间接传球低手、高手篮 
2.学习掩护(侧) 
3.教学比赛 
 | 
11 
 | 1.复习掩护(侧) 
2.学习策应 
3.教学比赛及裁判能力培养 
 | 
12 
 | 1.改进提高掩护(侧、后),复习策应 
2.学习挤、穿、绕  
3.教学比赛及裁判能力培养 
 | 
13 
 | 1.改进提高运球急停急起,复习挤、穿、绕 
2.学习夹击、关门, 
3.教学比赛及裁判能力培养 
 | 
14 
 | 1.改进提高背后运球,复习夹击、关门 
2.学习换防、补防 
3.教学比赛及裁判能力培养 
 | 
15 
 | 1.全面复习预考 
 | 
16 
 | 1.考试 
 | 
第 四 学 期 
 | 
课次 
 | 教 学 内 容 
 | 
1 
 | 1.改进提高背后运球,复习换防、补防 
2.学习半场人盯人防守  
3.教学比赛及裁判能力培养 
 | 
2 
 | 1.改进提高胯下运球,复习半场人盯人防守 
2.介绍2—3、2—1—2阵形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 
3.教学比赛及裁判能力培养 
 | 
3 
 | 1.改进提高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2.介绍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 
3.教学比赛及裁判能力培养 
 | 
4 
 | 1.改进提高运球后转身 
2.初步学习2—1—2、2—3区域联防 
3.教学比赛及裁判能力培养 
 | 
5 
 | 1.巩固提高抢、打、断球,复习2—1—2、2—3区域联防 
2.学习3—2、1—3—1区域联防 
3.教学比赛及裁判能力培养 
 | 
6 
 | 1.巩固提高传切、突分,复习3—2、1—3—1区域联防 
2.介绍1—3—1进攻2—3区域联防 
3.教学比赛及裁判能力培养 
 | 
7 
 | 1.全面复习预考 
 | 
8 
 | 1.考试 
 | 
备注 
 | 另8次为游泳课 
 | 
排球选项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排球运动是1895年由美国人威廉·摩根首创的,是一项以手支配球为主的隔网集体对抗性项目,曾被称为“空中飞球”。排球运动经过百年发展,传遍了五大洲,成为在世界各国广为开展的热门运动项目。排球运动以其技术的全面性、高度的技巧性、激烈的对抗性、严密的集体性,扣人心弦的观赏性,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和参与排球运动。经常参加排球运动可以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培养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团队精神。
二、课程任务
1、传授学生排球运动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战术,组织竞赛及裁判方法。
2、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培养积极参与运动的兴趣。
3、学生的运动水平应能够使其有信心参加各种排球课外活动,并能执行简单裁判工作。
4、引导学生积极乐观的认识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与同学的协作中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5、在课上开展教学比赛,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纲要与学时分配
教 学 内 容 纲 要 
 | 学时 
 | 
理论 
部分 
 | 1.排球概述与基本理论 
 | 1 
 | 
2.技、战术演练与规则、裁判法 
 | 1 
 | 
实践 
部分 
 | 1.排球的基本技术 
 | 14 
 | 
2.排球的基本战术 
 | 6 
 | 
3.教学比赛 
 | 2 
 | 
考核 
 | 基本技术、技能 
 | 2 
 | 
合 计 
 | 30 
 | 
四、成绩考核的内容与评分标准
学期 
 | 内容 
 | 标 准 
 | 
100-90分 
 | 89-80分 
 | 79-70分 
 | 69-60分 
 | 不及格 
 | 
第 
一 
学 
期 
 | 自垫球 
(50%) 
 | 35—40次 
 | 30—35次 
 | 25—30次 
 | 20—25次 
 | 20次以下 
 | 
对垫球 
(50%) 
 | 25—30个 
往返 
 | 20—25个 
往返 
 | 15—20个 
往返 
 | 10—15个 
往返 
 | 10个以下 
 | 
第 
二 
学 
期 
 | 自传球 
(50%) 
 | 35—40次 
 | 30—35次 
 | 25—30次 
 | 20—25次 
 | 20次以下 
 | 
发球 
(50%) 
 | 9—10个 
 | 8—9个 
 | 7—8个 
 | 6—7个 
 | 6个以下 
 | 
第 
三 
学 
期 
 | 隔网 
传垫球 
 | 35—40次 
 | 30—35次 
 | 25—30次 
 | 20—25次 
 | 20次以下 
 | 
扣球 
(50%) 
 | 9—10个 
 | 8—9个 
 | 7—8个 
 | 6—7个 
 | 6个以下 
 | 
第 
四 
学 
期 
 | 教学 
比赛 
 | 能合理运用基本技战术,正确掌握排球规则及裁判手势 
 | 能合理运用基本技战术,较正确掌握排球规则及裁判手势 
 | 较能合理运用基本技战术,正确掌握排球规则及裁判手势 
 | 基本能合理运用基本技战术,正确掌握排球规则及裁判手势 
 | 不能合理运用基本技战术及正确掌握排球规则及裁判手势 
 | 
五、教学进度
第一学期 
 | 
课次 
 | 教学内容 
 | 
1 
 | 1.准备姿势及移动 2.学习自垫球 
 | 
2 
 | 1.准备姿势与移动(综合步移动) 2.复习自垫球 
 | 
3 
 | 1.学习正面双手垫球技术 
 | 
4 
 | 1.进一步学习正面双手垫球技术 
 | 
5 
 | 1.学习体侧垫球技术 
 | 
6 
 | 1.复习体侧垫球技术 
 | 
7 
 | 1.学习正面上手发球技术(男生)、正面下手发球技术(女生) 
 | 
8 
 | 1.进一步学习发球技术 
 | 
9 
 | 1.复习正面上手、下手发球技术 
 | 
10 
 | 1.基本技术练习  
2.教学比赛 
 | 
11 
 | 1. 基本技术练习 
2.教学比赛 
 | 
12 
 | 1.全面复习排球基本技术 
 | 
13 
 | 1.考试 
 | 
第二学期 
 | 
课次 
 | 教学内容 
 | 
1 
 | 1.基本技术练习 恢复体能 
 | 
2 
 | 1.学习自传球技术 
 | 
3 
 | 1.复习自传球技术  
 | 
4 
 | 1.学习对传球技术  
 | 
5 
 | 1.进一步学习对传球技术  
2.教学比赛 
 | 
6 
 | 1.复习对传球技术  
2.教学比赛 
 | 
7 
 | 1.全面复习排球基本技术 
 | 
8 
 | 1.考试 
 | 
备注 
 | 另8次为游泳课 
 | 
第三学期 
 | 
课次 
 | 教学内容 
 | 
1 
 | 1.基本技术练习 恢复体能 
 | 
2 
 | 1.学习正面屈体扣球技术 
 | 
3 
 | 1.进一步学习正面屈体扣球技术 
 | 
4 
 | 1.复习正面屈体扣球技术 
 | 
5 
 | 1.学习背传球技术 
 | 
6 
 | 1.复习背传球技术 
 | 
7 
 | 1.学习背垫球技术 
 | 
8 
 | 1.复习背垫球技术 
 | 
9 
 | 1.基本技术串联练习  
 | 
10 
 | 1.学习单、双人拦网技术 
 | 
11 
 | 1.学习防守战术  
2.教学比赛 
 | 
12 
 | 1.学习进攻战术  
2.教学比赛 
 | 
13 
 | 1.基本技术串联练习  
2.教学比赛 
 | 
14 
 | 1.基本技术串联练习  
2.教学比赛 
 | 
15 
 | 1.全面复习排球基本技术 
 | 
16 
 | 1.考试 
 | 
第四学期 
 | 
课次 
 | 教学内容 
 | 
1 
 | 1.基本技术练习,恢复体能 
 | 
2 
 | 1.学习吊球技术  
 | 
3 
 | 1.复习吊球技术 
 | 
4 
 | 1.学习竞赛规则、裁判法 
 | 
5 
 | 1.教学比赛、裁判实习 
 | 
6 
 | 1.教学比赛、裁判实习 
 | 
7 
 | 1.全面复习排球基本技术 
 | 
8 
 | 1.考试 
 | 
9 
 | 另8次为游泳课 
 | 
健身课程选项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健身课程是当今世界较为流行的体育运动项目,也是大学生健身的最佳选择。我校健身课上安排有健美操、瑜伽及体育舞蹈,即从学生学习兴趣出发,又使学生掌握多项健身技能。通过学习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全面发展。
二、课程任务
(一)通过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健身课程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二)塑造人的形象美、舞蹈美、心灵美及个性美,在美的熏陶中培养和塑造人性美。
(三)培养学生优雅的气质及良好的个人素质。
(四)对学生进行文化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的教育。
(五)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三、教学内容纲要与学时分配
教 学 内 容 纲 要 
 | 学时 
 | 
理论 
部分 
 | 1.健身课程的特点、锻炼价值及其发展趋势 
 | 1 
 | 
2.各项教学内容VCD欣赏及讲评 
 | 1 
 | 
实践 
部分 
 | 1.健美操 
 | 10 
 | 
2.瑜伽 
 | 8 
 | 
3.体育舞蹈 
 | 10 
 | 
考核 
 | 
 | 2 
 | 
合 计 
 | 32 
 | 
四、成绩考核的内容与评分标准
第一学期 考试标准
标 准 
 | 
| 
 | 优秀:100-85分 
 | 良好:84-75分 
 | 及格:74-60分 
 | 不及格:<60 分 
 | 
表现力 
 | 有激情,表现力强,能体现个人风格 
 | 较有激情,表现力较强,能体现个人风格 
 | 有一定表现力 
 | 
 | 
流畅性 
 | 动作之间连接流畅、自然,动作的转换及方向变化干净利落,无多余动作 
 | 停顿〈2次,每次不超过4拍或停顿〈1次,每次不超过8拍 
 | 停顿〈4次,每次不超过4拍或停顿〈2次,每次不超过8拍 
 | 停顿超过4次,每次不超过4拍或停顿超过2次,每次不超过8拍 
 | 
协调性 
 | 动作协调、轻松、有弹性,清晰、无多余动作 
 | 动作较协调、较有弹性,清晰、无多余动作 
 | 动作较协调、较有弹性 
 | 
 | 
正确性 
 | 身体姿态舒展,动作技术正确,范围适当 
 | 身体姿态舒展,动作基本技术正确,范围适当 
 | 改变动作性质(4拍以上)不超过4次 
 | 改变动作性质(4拍以上)超过4次 
 | 
节奏感 
 | 动作充分表现音乐情绪,动作和音乐节奏配合协调 
 | 动作能表现音乐情绪,动作和音乐节奏配合基本协调 
 | 动作能表现音乐情绪,动作和音乐节奏配合不协调〈1/3 
 | 1/3成套动作未配合音乐节奏 
 | 
第二学期 考试标准
分值 
 | 评分标准 
 | 
100—90分 
 | 能准确熟练的掌握动作,姿势优美,呼吸得当,能很好地控制身体。 
 | 
89—80分 
 | 能较准确熟练的掌握动作,动作优美,呼吸得当,能较好地控制身体。 
 | 
79—70分 
 | 不能准确熟练的掌握动作,遗漏或做错动作环节2次以下,动作优美,能配合呼吸。 
 | 
69—60分 
 | 不能准确熟练的掌握动作,遗漏或做错动作环节2次以下,动作优美,不配合呼吸。 
 | 
不及格 
 | 不能完成动作,不配合呼吸。 
 | 
第三学期 考试标准
内容 
 | 标 准 
 | 
100-90分 
 | 89—80分 
 | 79—70分 
 | 69-60分 
 | 不及格 
 | 
平 四 
恰恰恰 
华尔兹 
(任选一套) 
 | 完成动作流畅、舞蹈节奏与韵律准确,舞姿优美,能够很好地表现出该舞蹈的风格和韵味。 
 | 完成动作较流畅、舞蹈节奏与韵律较准确,舞姿优美,能够基本表现出该舞蹈的风格和韵味。 
 | 能完成动作套路,舞蹈节奏基本准确,有基本的舞姿,基本表现出该舞蹈的风格与特点。 
 | 基本完成所 
学的体育舞 
蹈套路。 
 | 不能按规定 
完成该舞蹈 
套路。 
 | 
第四学期 考试标准
分值 
 | 评分标准 
 | 
100—90分 
 | 能准确熟练的掌握动作,姿势优美,呼吸得当,能很好地控制身体。 
 | 
89—80分 
 | 能较准确熟练的掌握动作,动作优美,呼吸得当,能较好地控制身体。 
 | 
79—70分 
 | 不能准确熟练的掌握动作,遗漏或做错动作环节2次以下,动作优美,能配合呼吸。 
 | 
69—60分 
 | 不能准确熟练的掌握动作,遗漏或做错动作环节2次以下,动作优美,不配合呼吸。 
 | 
不及格 
 | 不能完成动作,不配合呼吸。 
 | 
五、教学进度
第一学期 
 | 
课次 
 | 教学内容 
 | 
1 
 | 1.介绍本学期教学内容、要求及注意事项 
2.基本技术练习:身体姿态、基本手位、基本脚位、基本步伐 
3.认识节拍练习 
 | 
2 
 | 1.复习健美操的基本步伐 
2.学习活力健身操水晶级成套组合一(A组动作) 
 | 
3 
 | 1.复习活力健身操水晶级成套动作学过动作 
2.学习活力健身操水晶级成套组合一(B组动作) 
 | 
4 
 | 1.复习活力健身操水晶级成套动作学过动作 
2.学习活力健身操水晶级成套组合二(A组动作) 
 | 
5 
 | 1.复习活力健身操水晶级成套动作学过动作 
2.学习活力健身操水晶级成套组合二(B组动作) 
 | 
6 
 | 1.复习及改进活力健身操水晶级成套动作学过动作 
 | 
7 
 | 1.复习活力健身操水晶级成套动作学过动作 
2.学习活力健身操水晶级成套组合三(A组)动作 
 | 
8 
 | 1.复习活力健身操水晶级成套动作学过动作 
2.学习活力健身操水晶级成套组合三(B组)动作 
 | 
9 
 | 1.复习活力健身操水晶级成套动作学过动作 
2.学习活力健身操水晶级成套组合四(A组)动作 
 | 
10 
 | 1.复习活力健身操水晶级成套动作学过动作 
2.学习活力健身操水晶级成套组合四(B组)动作 
 | 
11 
 | 1.复习及改进活力健身操水晶级成套动作 
 | 
12 
 | 1.复习及改进活力健身操水晶级成套动作 
 | 
13 
 | 考试 
 | 
第二学期 
 | 
课次 
 | 教学内容 
 | 
1 
 | 1.介绍本学期教学内容、要求及注意事项 
2.介绍瑜伽的起源、精髓、功效 
3.初学瑜伽热身组合、基本姿式、呼吸练习、瑜伽休息式 
 | 
2 
 | 1.瑜伽热身组合 
2.学习瑜伽组合一:1.增延脊柱伸展式、2.束角式、3.半月式、 
3瑜伽冥想、瑜伽休息式 
 | 
3 
 | 1.瑜伽热身组合 
2.复习瑜伽组合一,1—3式,学习4.虎式、5.手臂缠绕、6.牛面式、 
3.瑜伽冥想、瑜伽休息式 
 | 
4 
 | 1.瑜伽热身组合 
2.复习瑜伽组合一,1—6式,学习7.圣哲玛里琪一式、8.罐头开启器和炮弹式 
3.瑜伽冥想、瑜伽休息式 
 | 
5 
 | 1.瑜伽热身组合 
2.复习瑜伽组合一,1—8式,学习9.狗伸展式、10.蹬自行车式 
3.瑜伽冥想、瑜伽休息式 
 | 
6 
 | 1.瑜伽热身组合 
2.复习瑜伽组合一:1—10式,学习11.幻椅式、12.顶峰式 
3.瑜伽冥想、瑜伽休息式 
 | 
7 
 | 1.瑜伽热身组合 
2.复习瑜伽组合一:1—12式, 
3.瑜伽冥想、瑜伽休息式 
 | 
8 
 | 考试 
 | 
备注 
 | 另8次为游泳课 
 | 
第三学期 
 | 
课次 
 | 教学内容 
 | 
1 
 | 1.学习平四体位、站位、角度及握抱姿势2.基本步型及音乐节奏感练习 
 | 
2 
 | 1.学习平四步基本步法:行步、折步、八步2.与音乐配合练习 
 | 
3 
 | 1.学习基本步法: 十四步 2.学习平四步套路组合(1) 
 | 
4 
 | 1.学习基本步法: 推尺步 2.学习平四步套路组合(2) 
 | 
5 
 | 1.学习基本步法: 点踏步 2.学习平四步套路组合(3) 
 | 
6 
 | 1.学习华尔兹舞的基本舞步:方步2.配合音乐练习 
 | 
7 
 | 1.学习华尔兹的基本舞步:(1)并脚换步(2)右转(3)左转2.配合音乐练习 
 | 
8 
 | 1.学习华尔兹的基本舞步:(1)外侧换步(2)犹豫步2.学习华尔兹舞套路组合(1) 
 | 
9 
 | 1.学习华尔兹的基本舞步:(1)右旋转步(2)左侧转2.学习华尔兹舞套路组合(2) 
 | 
10 
 | 1.学习华尔兹的基本舞步:后插行步、插行步、侧行并步2.学习华尔兹舞套路组合(3) 
 | 
11 
 | 1.学习基本步法:定点转2.学习恰恰恰组合套路(1) 
 | 
12 
 | 1.学习基本步法:纽约步2.学习恰恰恰组合(2) 
 | 
13 
 | 1.学习基本步法:航泊步2.学习组合(3) 
 | 
14 
 | 1.学习基本步法:并腿上下步2.学习恰恰恰组合(4) 
 | 
15 
 | 总复习 
 | 
16 
 | 考试 
 | 
第四学期 
 | 
课次 
 | 教学内容 
 | 
1 
 | 1.瑜伽热身组合 
2.学习瑜伽组合二,1.鱼式、2.犁式、3.桥式 
3.瑜伽冥想、瑜伽休息式 
 | 
2 
 | 1.瑜伽热身组合 
2.复习瑜伽组合二,1—3式,学习4.绕颈练习、5.蜥蜴式、6.板凳式 
3.瑜伽冥想、瑜伽休息式 
 | 
3 
 | 1.瑜伽热身组合 
2.复习瑜伽组合二,1—6式, 学习7.蛇伸展式、8.坐角式、9.蝗虫式 
3.瑜伽冥想、瑜伽休息式 
 | 
4 
 | 1.瑜伽热身组合 
2.复习瑜伽组合二,1—9式, 学习10.船式、11.鸟王式12.龟式 
3.瑜伽冥想、瑜伽休息式 
 | 
5 
 | 1.瑜伽热身组合 
2.学习瑜伽组合拜日式,1—6式 
3.瑜伽冥想、瑜伽休息式 
 | 
6 
 | 1.瑜伽热身组合 
2.复习瑜伽组合拜日式 1—6式,学习6—12式 
3.瑜伽冥想、瑜伽休息式 
 | 
7 
 | 1.瑜伽热身组合 
2复习瑜伽组合二、瑜伽组合拜日式 
3.瑜伽冥想、瑜伽休息式 
 | 
8 
 | 考试 
 | 
9 
 | 另8次为游泳课 
 | 
健美选项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健美运动(Bodybuilding)是一项通过徒手或各种器械练习,以发展肌肉,增强体质,塑造形体和陶冶情操为目的的运动项目。
本课程主要学习健美运动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正确的练习方法,学会有针对性的制定健美运动处方,发展肌肉,增强体质,塑身减脂,培养学生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及持之以恒、勇于挑战、战胜自我的优秀品质。
二、课程任务
(一)初步了解健美运动基本理论及练习方法
(二)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体质,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
三、教学内容纲要与学时分配
教 学 内 容 纲 要 
 | 学时 
 | 
理论 
部分 
 | 1.健美运动概述及规则 
 | 2 
 | 
2.健美训练原则和注意事项 
 | 2 
 | 
实践 
部分 
 | 胸部肌肉(Chestworkout) 肩部肌肉(Shouldersworkout) 
 | 8 
 | 
背部肌肉(Backworkout) 腹部肌肉(Stomachworkout) 
 | 8 
 | 
腿部肌肉(Legworkout) 臂部肌肉(Armworkout) 
 | 8 
 | 
考核 
 | 复习与考核 
 | 4 
 | 
合 计 
 | 32 
 | 
四、成绩考核的内容与评分标准
第一学期:结合本学期所学的内容抽签口答,列举发展肌肉部位的动作名称2—3种(结合动作3—5次)和测量身体主要肌肉纬度和力量。
第二学期:同第一学期
第三学期:同第一学期
第四学期:结合本学期所学的内容抽签口答,列举发展肌肉部位的动作名称2—3种(结合动作3—5次)和测量身体主要肌肉纬度和力量;可以单独制定健身计划。
五、教学进度
第 一 学 期 
 | 
课次 
 | 教 学 内 容 
 | 
1 
 | 1.健美训练的环境要求:训练的地点,器械的选择 
2.测试初始肌力,测量身体主要肌肉围度 
 | 
2 
 | 1.初步学习发展胸肌动作(哑铃仰卧推举、上斜哑铃推举) 
 | 
3 
 | 1.进一步学习发展胸肌动作(哑铃仰卧推举、上斜哑铃推举) 
2.初步学习发展胸肌动作(坐姿平推、平板飞鸟) 
 | 
4 
 | 1.进一步学习发展胸肌动作(坐姿平推、平板飞鸟) 
2.初步学习发展胸肌动作(坐姿夹胸、双杠臂曲伸) 
 | 
5 
 | 1.进一步学习发展胸肌动作(坐姿夹胸、双杠臂曲伸) 
2.初步学习发展胸肌动作(俯卧撑、仰卧曲臂上拉、拉力器夹胸) 
 | 
6 
 | 1. 测量身体主要肌肉围度 
2. 测试胸部肌肉力量、复习胸肌发展动作 
 | 
7 
 | 1.进一步学习发展胸肌动作(俯卧撑、仰卧曲臂上拉、拉力器夹胸) 
2.初步学习发展胸肌动作(平板杠铃卧推、上斜飞鸟) 
 | 
8 
 | 1.进一步学习发展胸肌动作(平板杠铃卧推、上斜飞鸟) 
2.初步学习发展胸肌动作(上斜杠铃卧推、史密斯机平板卧推) 
 | 
9 
 | 1.进一步学习发展胸肌动作(上斜杠铃卧推、史密斯机平板卧推) 
2.初步学习发展胸肌动作(史密斯机上斜卧推、器械上斜推举) 
 | 
10 
 | 1.进一步学习发展胸肌动作(史密斯机上斜卧推、器械上斜推举) 
2.初步学习发展胸肌动作(下斜推举、下斜飞鸟) 
 | 
11 
 | 1.进一步学习发展胸肌动作(下斜推举、下斜飞鸟) 
 | 
12 
 | 1.复习本学期的发展胸肌动作 
 | 
13 
 | 1.考试 
 | 
第 二 学 期 
 | 
课次 
 | 教 学 内 容 
 | 
1 
 | 1.初步学习肩部发展肩部肌肉动作(坐姿颈前杠铃推举、坐姿颈后杠铃推举) 
 | 
2 
 | 1.进一步学习发展肩部肌肉动作(坐姿颈前杠铃推举、坐姿颈后杠铃推举) 
2.初步学习发展肩部肌肉动作(坐姿哑铃哑铃推举、站姿颈前杠铃推举) 
 | 
3 
 | 1.进一步学习发展肩部肌肉动作(坐姿哑铃哑铃推举、站姿颈前杠铃推举) 
2.初步学习发展肩部肌肉动作(坐姿转腕推举[阿诺推举],站姿哑铃推举) 
 | 
4 
 | 1.进一步学习发展肩部肌肉动作(坐姿转腕推举[阿诺推举],站姿哑铃推举) 
2.初步学习发展肩部肌肉动作(前平举、侧平举) 
 | 
5 
 | 1.进一步学习发展肩部肌肉动作(前平举、侧平举) 
2.初步学习发展肩部肌肉动作(机械侧平举、坐姿反夹胸飞鸟) 
 | 
6 
 | 1.进一步学习发展肩部肌肉动作(机械侧平举、坐姿反夹胸飞鸟) 
2.初步学习发展肩部肌肉动作(杠铃耸肩、哑铃耸肩) 
 | 
7 
 | 1.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发展肩部肌肉动作 
 | 
8 
 | 1.考试 
 | 
备注 
 | 另8次为游泳课 
 | 
第 三 学 期 
 | 
课次 
 | 教 学 内 容 
 | 
1 
 | 1.初步学习发展背部肌群动作(“T”形杠划船、引体向上) 
 | 
2 
 | 1.进一步学习发展背部肌群动作(“T”形杠划船、引体向上) 
2.初步学习发展背部肌群动作(直臂下拉、俯身挺身) 
 | 
3 
 | 1.进一步学习发展背部肌群动作(直臂下拉、俯身挺身) 
2.初步学习背部发展肌群动作(高位下拉、低位划船) 
 | 
4 
 | 1.进一步学习发展背部肌群动作(高位下拉、低位划船) 
2.初步学习发展背部肌群动作(俯身杠铃划船、单臂哑铃划船) 
 | 
5 
 | 1.进一步学习发展背部肌群动作(俯身杠铃划船、单臂哑铃划船) 
2.复习发展背部肌群动作 
 | 
6 
 | 1.初步学习上腹部肌肉动作(屈腿仰卧起坐、跪姿拉力器收腹) 
 | 
7 
 | 1.进一步学习发展上腹部肌肉动作(屈腿仰卧起坐、跪姿拉力器收腹) 
2.初步学习发展下腹部肌肉动作(坐姿曲膝举腿、悬垂举腿、仰卧举腿) 
 | 
8 
 | 1.进一步发展下腹部肌肉动作(坐姿曲膝举腿、悬垂举腿、仰卧举腿) 
2.复习腹部肌肉发展动作 
 | 
9 
 | 初步学习发展腿部肌肉动作(杠铃深蹲、45度腿举) 
 | 
10 
 | 1.进一步学习发展腿部肌肉动作(杠铃深蹲、45度腿举) 
2.初步学习发展腿部肌肉动作(腿屈伸、箭步蹲) 
 | 
11 
 | 1.进一步学习发展腿部肌肉动作(腿屈伸、箭步蹲) 
2.初步学习发展腿部肌肉动作(直腿硬拉、俯身弯举) 
 | 
12 
 | 1.进一步学习发展腿部肌肉动作(直腿硬拉、俯身弯举) 
2.初步学习发展腿部肌肉动作(坐姿下压、站立提踵、坐姿提踵) 
 | 
13 
 | 1.进一步学习发展小腿肌肉动作(坐姿下压、站立提踵、坐姿提踵) 
2.复习腿部肌肉发展动作 
 | 
14 
 | 1.初步学习发展肱二头肌动作(站姿哑铃弯举、正坐弯举) 
 | 
15 
 | 1.复习本学期所学的发展背部、腹部、腿部肌肉发展动作 
 | 
16 
 | 1.考试 
 | 
第 四 学 期 
 | 
课次 
 | 教 学 内 容 
 | 
1 
 | 1.进一步学习发展肱二头肌动作(站姿哑铃弯举、正坐弯举) 
2.初步学习发展肱二头肌动作(俯坐弯举,托板弯举) 
 | 
2 
 | 1.进一步学习发展肱二头肌动作(俯坐弯举、托板弯举) 
2.初步学习发展肱二头肌动作(斜坐弯举、双手侧平拉力器弯举、重锤拉力器弯举) 
 | 
3 
 | 1.进一步学习发展肱二头肌动作(斜坐弯举、双手侧平拉力器弯举、重锤拉力器弯举) 
2.初步学习发展肱三头肌动作(站立臂曲伸、坐姿臂曲伸、跪姿臂曲伸) 
 | 
4 
 | 1.进一步学习发展肱三头肌动作(站立臂曲伸、坐姿臂曲伸、跪姿臂曲伸) 
2.初步学习发展肱三头肌动作(拉力器下压、仰卧臂屈伸) 
 | 
5 
 | 1.进一步学习发展肱三头肌动作(拉力器下压、仰卧臂屈伸) 
2.初步学习发展前臂屈肌群动作(正握腕弯举、背后反握腕弯举、握橡胶环) 
 | 
6 
 | 1.进一步学习发展前臂屈肌群动作(正握腕弯举、背后反握腕弯举、握橡胶环) 
2.初步学习发展前臂伸肌群动作(反握腕弯举、锤式铃弯举、锤式铃旋臂) 
 | 
7 
 | 1.进一步学习发展前臂伸肌群动作(反握腕弯举、锤式铃弯举、锤式铃旋臂) 
2.复习发展肱二、肱三头肌、前臂屈肌群动作 
 | 
8 
 | 1.考试 
 | 
备注 
 | 另8次为游泳课 
 | 
轮滑选项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轮滑运动(Roller sports)集健身、娱乐于一体,是我国学校体育运动中的一个新兴项目,它弥补了滑冰、滑雪等冬季体育项目受季节影响的不足,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轮滑运动包括速度轮滑(Roller Speed Skating)、花样轮滑(Roller Figure Skating)、轮滑球(Roller Hockey)和极限轮滑(Hight-Point Roller)四种。
本课程主要讲授速度轮滑,花样轮滑和轮滑球只列为介绍项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速度轮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以及一些切实可行的练习方法,学会自我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二、课程任务
1.培养大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在体育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形成终身体的意识。
2.掌握轮滑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机能得到全面发展。
3.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克服困难、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4.介绍轮滑竞赛的规则及裁判法,提高欣赏高水平轮滑技术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纲要与学时分配
教 学 内 容 纲 要 
 | 学时 
 | 
理论 
部分 
 | 轮滑运动概述和基本知识 
 | 2 
 | 
轮滑运动技术理论和竞赛规则 
 | 2 
 | 
实践 
部分 
 | 移动重心练习;直道滑行;弯道滑行;停止法;起跑 
 | 24 
 | 
考核 
 | 基本技术技能考试 
 | 2 
 | 
合 计 
 | 30 
 | 
四、成绩考核的内容与评分标准
成绩考核采用百分制,每学期考核一次,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60—69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考核内容与标准:
学 
期 
 | 内容 
 | 标 准 
 | 
100-90分 
 | 89-80分 
 | 79-70分 
 | 69-60分 
 | 不及格 
 | 
第 
一 
学 
期 
 | 直道 
滑行 
 | 能连续滑行200米;身体重心移动平稳,蹬收效果好。 
 | 能连续滑行200米;身体重心移动较平稳,蹬收效果较好。 
 | 能连续滑行100米;蹬收效果一般。 
 | 能连续滑行100米。 
 | 不能连续滑行100米。 
 | 
第 
二 
学 
期 
 | 直道 
滑行 
 | 能连续滑行500米;重心移动平稳,支撑平稳,动作准确有力。 
 | 能连续滑行400米;重心移动平稳,支撑较平稳,动作准确。 
 | 能连续滑行300米;支撑较平稳,动作较准确。 
 | 能连续滑行300米;支撑不够稳定。 
 | 不能连续滑行300米。 
 | 
第 
三 
学 
期 
 | 弯道 
滑行 
 | 能够熟练完成弯道的连续压步,动作准确有力。 
 | 能够较熟练完成弯道的连续压步,动作较准确、有力。 
 | 能够熟练完成弯道的压步,动作较准确有力。 
 | 基本能够连续完成弯道的压步,动作正确。 
 | 不能完成弯道的压步技术。 
 | 
第 
四 
学 
期 
 | 1千米 
完整 
技术 
配合 
 | 技术动作合理准确,能够充分利用体重侧蹬,动作连贯、迅速、有力。 
 | 技术动作较合理准确,能够较充分利用体重侧蹬,动作较连贯、迅速、有力。 
 | 技术动作一般,不能充分利用体重侧蹬,动作连贯。 
 | 基本能够完成直道和弯道技术要求的动作。 
 | 不能够完成1000米的滑行,不能完成直道和弯道技术要求的动作。 
 | 
五、教学进度
第一学期 
 | 
课次 
 | 教学内容 
 | 
1 
 | 1.初步学习基本站立姿势和“八”字行走技术 
2.介绍太极拳的基本手型:拳、掌、勾;基本步型:弓、马、虚、仆;基本手法:单臂里合、外开手绕环、两臂配合里外开合手练习;基本步法:上步、退步、横跨步 
初步学习简化24式太极拳1—2式动作:(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 
2 
 | 1.初步学习侧向移重心技术和单蹬双滑技术;巩固提高“八”字走滑技术 
2.熟练掌握太极拳的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巩固提高24式太极拳1—3式动作;学习简化24式太极拳3—5式动作: (3)白鹤亮翅(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 
3 
 | 1.进一步学习侧向移重心技术和单蹬双滑技术;.改进提高“八”字走滑技术 
2.熟练掌握太极拳的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复习简化24式太极拳1—5式动作;加强重点动作左右搂膝拗步练习 
 | 
4 
 | 1.初步学习单蹬单滑技术;改进提高侧向移重心技术和单蹬双滑技术 
2.初步学习简化24式太极拳6-7式动作 (6)左右倒卷肱(7)左揽雀尾(8)右揽雀尾 
 | 
5 
 | 1.初步学习脚跟停止法;巩固提高侧向移重心和单蹬单滑技术 
2.巩固提高简化24式太极拳1—8式动作;加强重点动作左揽雀尾、右揽雀尾;初步学习简化24式太极拳9—11式动作(9)单鞭(10)云手 (11)单鞭 
 | 
6 
 | 1.巩固提高脚跟停止法;改进提高单蹬单滑技术和侧向移重心技术;熟练掌握单蹬双滑技术 
2.巩固提高简化24式太极拳1—11式动作;加强重点动作单鞭、云手、单鞭。 
 | 
7 
 | 1.全面复习(机动) 
 | 
8 
 | 1.考试 
 | 
备注 
 | 另5次为冰上课 
 | 
第二学期 
 | 
课次 
 | 教学内容 
 | 
1 
 | 1.熟悉滑行感觉;改进提高单蹬单滑技术 
2.巩固提高简化24式太极拳1—11式动作;加强重点动作左揽雀尾、右揽雀尾、单鞭、云手 、单鞭的练习;初步学习简化24式太极拳12—15式动作(12)高探马 (13)右蹬脚(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 
2 
 | 1.初步学习侧蹬技术,体会单脚支撑动作;巩固提高单蹬单滑技术 
2.巩固提高简化24式太极拳1—15式动作;加强重点动作左揽雀尾、右揽雀尾云手 、高探马 、右蹬脚、双峰贯耳 、转身左蹬脚练习;初步学习简化24式太极拳16—18式动作(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18)左右穿梭 
 | 
3 
 | 1.初步学习收摆腿技术,体会惯性滑行;巩固提高侧蹬技术 
2.巩固、提高简化24式太极拳1—18式动作;加强重点动作左下势独立 、右下势独立、左右穿梭练习;初步学习简化24式太极拳19-21式动作: (19)海底针(20)闪通臂(21)转身搬拦 
 | 
4 
 | 1.初步学习重心移动技术,体会体重侧蹬;巩固提高侧蹬和收摆腿技术 
2.熟练、掌握简化24式太极拳1—21式动作,加强重点动作海底针、闪通臂、转身搬拦锤;初步学习简化24式太极拳22-24式动作: (22)如封似闭(23)十字手 (24)收势 
 | 
5 
 | 1.初步学习“T”型停止法;改进提高侧蹬和收摆腿技术 
2.全面复习简化24式太极拳,改进提高动作质量 
 | 
6 
 | 1.初步直道滑行摆臂技术;改进提高“T”型停止法 
2.全面复习简化24式太极拳,巩固提高动作质量 
 | 
7 
 | 1.全面复习及预考 
 | 
8 
 | 1.考试 
 | 
备注 
 | 另8次为游泳课 
 | 
第三学期 
 | 
课次 
 | 教学内容 
 | 
1 
 | 1.复习直道滑行技术,恢复体能 
2.初步学习42式太极拳1—6式动作: 
(1)起势 (2)右揽雀尾 (3)左单鞭 (4)提手 (5)白鹤亮翅(6)搂膝拗步(7)撇身锤 
 | 
2 
 | 1.初步学习走步转弯技术和小步转弯技术;巩固提高直道滑行技术 
2.复习42式太极拳1—6式动作;学习42式太极拳7 8式动作:(7)撇身锤(8)捋挤式 
 | 
3 
 | 1.初步学习弯道压步技术,体会身体重心左侧倾倒,巩固提高直道滑行技术巩固 
2.复习42式太极拳1—8式动作及加强撇身锤、捋挤式;学习42式太极拳9-12式动作:(9)进步搬拦锤(10)如封似闭(11)开合手 (12)单鞭 
 | 
4 
 | 1.进一步学习弯道压步技术,体会左腿支撑、身体倾斜;巩固提高弯道滑行技术 
2.复习42式太极拳1—12式动作;加强撇身锤、捋挤式、进步搬拦锤练习;学习42式太极拳13式动作:(13)肘底锤 
 | 
5 
 | 1.进一步学习弯道压步技术,体会右腿支撑、身体倾斜;巩固提高弯道滑行技术 
2.复习42式太极拳1—13式动作;加强捋挤式、肘底锤练习;学习42式太极拳14式动作: (14)转身推掌 
 | 
6 
 | 1.初步学习进、出弯道技术;改进提高压步技术 
2.复习42式太极拳1—14式动作;加强撇身锤、捋挤式、转身推掌练习;学习42式太极拳15式动作: (15)玉女穿梭 
 | 
7 
 | 1.进一步学习弯道压步技术,做不连续和连续的弯道压步练习;改进提高进、出弯道技术 
2.复习42式太极拳1—15式动作及加强捋挤式、转身推掌、玉女穿梭练习;初步学习42式太极拳16-17式动作:(16)右左蹬脚(17)掩手肱锤 
 | 
8 
 | 1.初步学习弯道摆臂技术,巩固提高弯道滑行技术配合 
2.复习42式太极拳16-17式动作,改进提高动作质量 
 | 
9 
 | 1.进一步学习弯道摆臂技术配合,改进提高弯道滑行技术 
2.复习42式太极拳16-17式动作,巩固提高动作质量 
 | 
10 
 | 1.全面复习及预考 
 | 
11 
 | 1.考试 
 | 
备注 
 | 另5次为冰上课 
 | 
第四学期 
 | 
课次 
 | 教学内容 
 | 
1 
 | 1.熟悉滑行感觉;巩固提高滑行技术 
2.复习42式太极拳1—17式动作;学习42式太极拳18-20式动作: (18)野马分鬃(19)云手 (20)独立打虎 
 | 
2 
 | 1.初步学习平行停止法;巩固提高滑行技术 
2.复习42式太极拳1—20式动作;学习42式太极拳21—30式动作: (21)右分脚(22)双峰贯耳(23)左分脚(24)转身拍脚 (25)进步栽锤(26)斜飞势 (27)单鞭下势(28)金鸡独立(29)退步穿掌(30)虚步按掌 
 | 
3 
 | 1.初步学习终点冲刺技术练习;巩固提高急停技术和滑行技术 
2.复习42式太极拳1—30式动作;学习42式太极拳31-34式动作: (31)独立托掌(32)马步靠(33)转身大捋(34)歇步擒打 
 | 
4 
 | 1.初步学习向后滑行技术;改进提高滑行技术 
2.复习42式太极拳1—29式动作;加强捋挤式、转身推掌、掩手肱锤、野马分鬃、独立打虎、斜飞势 、单鞭下势、金鸡独立、退步穿掌、金鸡独立、退步穿掌练习;学习42式太极拳30-31式动作: (35)穿掌下势(36)上步七星(37)退步跨虎 
 | 
5 
 | 1.速度轮滑完整技术的配合,提高滑行能力;练习过障碍 
2.复习42式太极拳1—37式动作;学习42式太极拳38-42式动作: (38)转身摆莲 (39)弯弓射虎(40)左揽雀尾 (41)十字手 (42)收势 
 | 
6 
 | 1.速度轮滑完整技术的配合,提高滑行能力;巩固提高过障碍的能力 
2.复习42式太极拳全套动作;配乐练习并熟练掌握42式太极拳全套动作 
 | 
7 
 | 1.全面复习及预考 
 | 
8 
 | 1.考试 
 | 
备注 
 | 另8次为游泳课 
 | 
乒乓球选项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我们国家在乒乓球历史上占有很强的地位。它因球小,速度快,变化多,趣味性强,受到人们普遍喜爱。参加这项运动,可以提高灵敏性、协调性、动作速率和上下肢活动能力,改善心肺功能,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二、课程任务
主要讲授乒乓球基本理论知识、技、战术和相关的竞赛规则、裁判方法;介绍乒乓球运动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内容纲要与学时分配
教 学 内 容 纲 要 
 | 学时 
 | 
理论 
部分 
 | 1、结合实践课学习乒乓球基本知识、技、战术原理。 
 | 2 
 | 
2、、乒乓球运动概述、常用术语、场地器材、裁判方法及观赛礼仪 
 | 2 
 | 
实践 
部分 
 | 1、基本技术:握拍法、基本姿势、步法;发球、接发球、推挡、搓球,正手攻球 
 | 8 
 | 
2、基本战术:快攻打法(左推右攻战术)弧圈打法(弧圈结合快攻战术)削球结合进攻打法(侧身快攻战术)双打配合技术 
 | 8 
 | 
3、通过教学实践,把乒乓球技术的五大要素运用到教学训练及教学比赛中 
 | 8 
 | 
考核 
 | 复习、考核 
 | 2 
 | 
合 计 
 | 30 
 | 
四、成绩考核的内容与评分标准
第一学期 考试标准
1、 正、反手平击发球:
在左、右半区对角,各连续发5个球,成功一次得2分;失误不得分,满分20分
2、30秒对推:(计数可分A、B、C、D四个等级,满分60分)
A级:连续完成25次(60分)B级:完成20次(50分)C级:完成15次(40分)D级:完成10次(30分)
3、学态及出勤率20分。
第二学期 考试标准
1、30秒左推右攻:(计数可分A、B、C、D四个等级,满分80分)
A级:连续完成8次(80分)B级:完成6次(70分)C级:完成4次(50分)D级:完成2次(40分);完成2次以下不及格
2、学态及出勤率20分。
第三学期 考试标准
1.正手下旋发球:
在左、右半区对角,各连续发5个球,成功一次得2分;失误不得分,满分20分
2、30秒对搓:(计数可分A、B、C、D四个等级,满分60分)
A级:连续完成25次(60分)B级:完成20次(50分)C级:完成15次(40分)D级:完成10次(30分)
3、学态及出勤率20分。
第四学期 考试标准
1.教学对抗赛及裁判法,80分,各占40分.
2.学态及出勤率20分。
五、教学进度
第一学期 
 | 
课次 
 | 教学内容 
 | 
1 
 | 1.乒乓球运动概述 
2.学习握拍法、基本姿势 
3.熟悉球性练习 
 | 
2 
 | 1.乒乓球常用术语、场地器材规格 
2.学习正手发平击球技术 
3.学习反手推挡球技术 
 | 
3 
 | 1.进一步学习正手平击发球 
2.掌握接发球(推挡球)的动作要领 
 | 
4 
 | 1.学习常用基本步法(单步、跨步) 
2.复习发球及接发球 
 | 
5 
 | 1.介绍乒乓球技术的五个基本要素 
2.进一步提高发球及接发球动作质量 
 | 
6 
 | 1.复习基本姿势、步法、进一步掌握正手平击发球与推挡技术 
 | 
7 
 | 1.学习乒乓球步法移动技术(并步、交叉步、侧身步);发球与接发球、对推练习 
 | 
8 
 | 1.学习正手攻球技术 
 | 
9 
 | 1.进一步掌握正手攻球技术动作要领;结合防守技术,完成一攻一推练习 
 | 
10 
 | 1.学习反手发平击球技术,一发一推、对推练习 
 | 
11 
 | 1.学习左推右攻战术 
 | 
12 
 | 1.全面复习 
 | 
13 
 | 1.考试 
 | 
第二学期 
 | 
课次 
 | 教学内容 
 | 
1 
 | 1.巩固提高正手攻球技术,学习正手侧身攻技术 
 | 
2 
 | 1.掌握正确的移动步法,进一步提高侧身攻技术 
 | 
3 
 | 1.熟练掌握正、反手发球、接发球及左推右攻动作要领 
 | 
4 
 | 1.综合技术训练 
 | 
5 
 | 1.介绍比赛规则及裁判法 ,教学比赛(一) 
 | 
6 
 | 1.介绍比赛规则及裁判法 ,教学比赛(二) 
 | 
7 
 | 1.复习 
 | 
8 
 | 1.考试 
 | 
备注 
 | 另8次为游泳课 
 | 
第三学期 
 | 
课次 
 | 教学内容 
 | 
1 
 | 1.复习正手攻球,推挡球技术 
 | 
2 
 | 1.学习正手发下旋球技术 
 | 
3 
 | 1.学习搓球技术(直、横拍反手搓球;直、横拍正手搓球) 
 | 
4 
 | 1.进一步掌握正手发下旋球技术、搓球技术, 
 | 
5 
 | 1.巩固提高搓球技术,近台正、反手搓球训练 
 | 
6 
 | 1.在熟练掌握搓球技术的基础上,体会拉攻技术动作 
 | 
7 
 | 学习正手发侧(上)旋球及接发球练习, 
 | 
8 
 | 1.介绍发球抢攻战术:发下旋转与“不转”抢攻;发正、反手奔球抢攻;发正、反手侧上、下旋球抢攻 
 | 
9 
 | 1.结合发下旋球、搓球技术,体会弧圈球技术 
 | 
10 
 | 1.进一步体会弧圈球动作要领 
 | 
11 
 | 1.学习反手攻球技术 
 | 
12 
 | 1.进一步提高直、横拍反手攻球能力 
 | 
13 
 | 1.教学比赛及裁判法实习 
 | 
14 
 | 1.教学比赛及裁判法实习 
 | 
15 
 | 1.全面复习 
 | 
16 
 | 考试 
 | 
第四学期 
 | 
课次 
 | 教学内容 
 | 
1 
 | 1.介绍双打项目及主要技、战术 
 | 
2 
 | 1.介绍乒乓球竞赛规则要点及裁判法(一);组合技术训练 
 | 
3 
 | 1.介绍乒乓球竞赛规则要点及裁判法(二);组合技术训练 
 | 
4 
 | 1.如何组织和参加乒乓球比赛;组合技术训练 
 | 
5 
 | 1.乒乓球观赛礼仪;组合技术训练 
 | 
6 
 | 1.教学比赛 ,裁判实习 
 | 
7 
 | 1.全面复习、预考 
 | 
8 
 | 1.考试 
 | 
9 
 | 另8次为游泳课 
 | 
羽毛球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羽毛球是一项灵活、多变、可快可慢、隔网对击的运动,羽毛球运动器材简便,老少皆宜,充满乐趣又能强身健体,是一项大众性的体育活动,也是一项竞技性的比赛项目。它具有技术性强,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要求较高,比赛激烈紧张等特点。因而羽毛球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本课程通过羽毛球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一些羽毛球运动专项知识、基本技术、战术技能,使学生能运用正确的羽毛球技术、战术去参与羽毛球运动,从而达到锻炼体质、增强身体健康的目的,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通过羽毛球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羽毛球运动组织竞赛以及裁判规则方面的知识,对羽毛球的竞赛有一定的了解。
二、课程任务
(一)通过以羽毛球运动为主的教学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体育活动的能力,促进身体生长发育,达到健康身体的目的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二)使学生了解羽毛球运动基本知识,基本战术,裁判法,组织比赛的通常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精神及在健康快乐的锻炼中,提高灵敏、协调能力,改善心肺功能,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培养开展各项羽毛球活动的能力。
(四)在掌握一项技巧和运动技能的同时,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对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能力,对体育赛事的欣赏能力及对社会体育商业化发展的适应能力。
三、教学内容纲要与学时分配
教 学 内 容 纲 要 
 | 学时 
 | 
理论 
部分 
 | 1.羽毛球运动概述 
 | 1 
 | 
2.羽毛球规则与裁判法 
 | 1 
 | 
实践 
部分 
 | 1.基本技术  
 | 
 | 
(1)握 拍:正、反手握拍法 
 | 2 
 | 
(2)基本步法:上网步法 、两侧移动步法、后腿步法及组合步法等 
 | 2 
 | 
(3)发 球:正手发高远球、平快球、近网球;反手发近网球、平快球、高远球 
 | 2 
 | 
(4)接发球:双打接发球站位及比赛中的位置变化 
 | 2 
 | 
(5)高远球:正手、反手、头顶(直线球、斜线球) 
 | 2 
 | 
(6)平高球:正手、反手 
 | 2 
 | 
(7)扣杀球:正手、头顶、移动扣杀 
 | 2 
 | 
(8)吊 球:正手、反手、头顶(直线球、斜线球)劈吊 
 | 3 
 | 
(9)接杀球:挡球、抽球、推球 
 | 3 
 | 
(10)网前球:搓球、挑球、扑球、推球、勾球 
 | 3 
 | 
重点:在主动和被动情况下,控制球的落点和力量。掌握多种动作技术并能在比赛中灵活运用。 
难点:在各种技术掌握的情况下运用合理有效的技术动作组合。 
 | 
 | 
2.基本战术 
 | 
 | 
单打战术: 
 | 
 | 
(1)控后突前战术(2)控制网前抢点突击战术 
 | 1 
 | 
(3)拉开突击战术(4)发球抢攻战术 
 | 1 
 | 
(5)对角线战术(6)重复球战术 
 | 1 
 | 
双打战术: 
 | 
 | 
(1)攻人战术(盯住差者)(2)攻中路战术 
 | 1 
 | 
(3)压后场拉开反击战术(4)前场打点封压战术 
 | 1 
 | 
重点:实战中技、战术的合理运用 
难点:结合实战讲解与示范羽毛球技、战术,让学生能深入浅出地理解并在实战中运用。 
 | 
 | 
考核 
 | 
 | 
 | 
合 计 
 | 30 
 | 
四、成绩考核的内容与评分标准
第一学期 考试标准
1、正手发高远球(80分)
每人发10次(左右区各五次),发到有效区域8次以上80分,7次70分,6次60分,5次50分,4次40分,4次以下不及格。(单打区对角发球)
| 
 | 
 | 
 | 
| 
 |  发球区 
 | 
 | 
 | 
 | 有 
效 
区(女) 
66cm 
 
 | 有 
效 
区(男) 
66cm 
 | 有 
效 
区 
72cm 
 | 
| 
 |   
发球区 
 | 
 | 有 
效 
区(女) 
66cm 
 | 有 
效 
区(男) 
66cm 
 | 有 
效 
区 
72cm 
 | 
| 
 | 
 | 
 | 
2、学习态度及出勤率20分
第二学期 考试标准
1、反手发网前球(80分)
每人发10次(左右区各五次),发到有效区域8次以上80分,7次70分,6次60分,5次50分,4次40分,4次以下不及格。(单打区对角发球)
| 
 | 
 | 
 | 
| 
 |  发球区 
 | 
 | 
 | 有 
效 
区 
66cm 
 | 有 
 | 有 
效 
区 
 | 
| 
 |   
发球区 
 | 有 
效 
区66cm 
 | 有 
效 
 
 | 有 
效 
 | 
| 
 | 
 | 
 | 
2、学习态度及出勤率(20分)
第三学期 考试标准
1、正手击打高远球(80分)
每人击打10次,击打到有效区域8次以上80分,7次70分,6次60分,5次50分,4次40分,4次以下不及格。
| 
 | 
 | 
 | 
| 
 | 击球区 
 | 
 | 
 | 发球区 
 | 有 
效 
区(女) 
66cm 
 | 有 
效 
区(男) 
66cm 
 | 有 
效 
区 
72cm 
 | 
| 
 | 击球区 
 | 发球区 
 | 有 
效 
区(女) 
66cm 
 | 有 
效 
区(男) 
66cm 
 | 有 
效 
区 
72cm 
 | 
| 
 | 
 | 
 | 
2、学习态度及出勤率20分
第四学期 考试标准
羽毛球综合考试两人一组,一人发正手高远球,一人接正手高远球,接球后击打回后场。
1、正手发高远球(40分)
每人发10次(左右区各五次),发到有效区域8次以上40分,7次35分,6次30分,5次25分,4次20分,4次以下不及格。(单打区对角发球)
2、正手击高远球(40分)
每人击打10次,击打到有效区域8次以上40分,7次35分,6次30分,5次25分,4次20分,4次以下不及格。
| 
 | 
 | 
 | 
接有 
发效 
球区 
72cm 
 | 接有 
发效 
球区 
(男) 
66cm 
 | 接有 
发效 
球区 
(女) 
66cm 
 | 
 | 
 | 
 | 发球区 
 | 有 
效 
区 
(女) 
66cm 
 | 有 
效 
区 
(男) 
66cm 
 | 有 
效 
区 
72cm 
 | 
接有 
发效 
球区 
72cm 
 | 接有 
发效 
球区 
(男) 
66cm 
 | 接有 
发效 
球区 
(女) 
66cm 
 | 
 | 发球区 
 | 有 
效 
区 
(女) 
66cm 
 | 有 
效 
区 
(男) 
66cm 
 | 有 
效 
区 
72cm 
 | 
| 
 | 
 | 
 | 
3、学习态度及出勤率20分
五、教学进度
第一学期 
 | 
课次 
 | 教学内容 
 | 
1 
 | 1.简介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及锻炼价值 
2.学习正、反手握拍、垫球、基本准备姿势 
 | 
2 
 | 1.复习正、反手握拍、垫球、基本准备姿势 
2.学习正手发高远球 
 | 
3 
 | 1.复习正手发高远球 
 | 
4 
 | 1.学习正手击打高远球 
 | 
5 
 | 1.复习正手击打高远球 
 | 
6 
 | 1.学习正手击打平高球 
 | 
7 
 | 1.复习正手击打平高球、高远球 
2.复习正手发高远球 
 | 
8 
 | 1.巩固提高正手发高远球 
2.巩固提高正手击打高远球、平高球 
 | 
9 
 | 1.学习后场基本步法 
 | 
10 
 | 1.复习后场基本步法 
2.学习结合后场步法正手击打高远球、平高球 
 | 
11 
 | 1.复习结合后场步法正手击打高远球、平高球 
 | 
12 
 | 1.巩固提高结合后场步法正手击打高远球、平高球 
 | 
13 
 | 1.考核 
 | 
第二学期 
 | 
课次 
 | 教学内容 
 | 
1 
 | 1.复习正手击打平高球、高远球 
2.复习正手发高远球 
 | 
2 
 | 1.学习反手发网前球 
 | 
3 
 | 1.复习反手发网前球 
 | 
4 
 | 1.学习反手发高远球 
 | 
5 
 | 1.复习反手发高远球 
2.学习正手发近网球 
 | 
6 
 | 1.复习正手发近网球 
2.复习反手发网前球、高远球 
 | 
7 
 | 1.巩固提高正手发近网球 
2.巩固提高反手发网前球、高远球 
 | 
8 
 | 1.考核 
 | 
备注 
 | 另8次为游泳课 
 | 
第三学期 
 | 
课次 
 | 教学内容 
 | 
1 
 | 1.复习正手发近网球、高远球 
2.复习反手发网前球、高远球 
 | 
2 
 | 1.复习正手击打平高球、高远球 
 | 
3 
 | 1.学习网前挑球技术 
 | 
4 
 | 1.复习网前挑球技术 
2.学习网前搓球技术 
 | 
5 
 | 1.复习网前搓球技术 
2.学习网前推球技术 
 | 
6 
 | 1.复习网前推球技术 
2.学习网前勾球技术 
 | 
7 
 | 1.复习网前勾球技术 
2.学习网前步法 
 | 
8 
 | 1.复习网前步法 
2.学习结合网前步法搓球、推球、勾球、挑球 
 | 
9 
 | 1.复习结合网前步法搓球、推球、勾球、挑球 
 | 
10 
 | 1.巩固提高结合网前步法搓球、推球、勾球 
 | 
11 
 | 1.学习扣杀球 
 | 
12 
 | 1.复习扣杀球 
2.学习接杀球 
 | 
13 
 | 1.复习接杀球 
2.学习结合中场步法接杀球 
 | 
14 
 | 1.复习结合中场步法接杀球 
2.复习扣杀球 
 | 
15 
 | 1.巩固提高扣杀球、接杀球 
 | 
16 
 | 1.考核 
 | 
第四学期 
 | 
课次 
 | 教学内容 
 | 
1 
 | 1.学习反手击打高远球、平高球 
 | 
2 
 | 1.复习反手击打高远球、平高球 
2.复习正手击打高远球、平高球 
 | 
3 
 | 1.复习正手发近网球、高远球 
2.复习反手发网前球、高远球 
 | 
4 
 | 1.复习网前搓球、推球、勾球、挑球 
2.复习扣杀球、接杀球 
 | 
5 
 | 1.介绍单打比赛规则、基本战术与裁判法方法 
2.教学比赛 
 | 
6 
 | 1.介绍双打比赛规则、基本战术与裁判法方法 
2.教学比赛 
 | 
7 
 | 1.单打教学比赛 
2.双打教学比赛 
 | 
8 
 | 1.考核 
 | 
9 
 | 另8次为游泳课 
 | 
网球选项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网球运动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体育运动,也是现代今社会比较流行的一种高雅体育运动。它是用网球拍隔网对击球的对抗性体育项目。网球运动具有动作大方,娱乐性、观赏性、健身性、高雅性等特点,能培养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及判断、反应等心里素质。
二、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网球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规则。本课侧重网球的实践教学和应用,使学生通过网球教学掌握一定的技战术水平,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网球运动技术能力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纲要与学时分配
教 学 内 容 纲 要 
 | 学时 
 | 
理论 
部分 
 | 1.网球场地、器材、网球常见的运动伤病及防治 
 | 2 
 | 
2.网球的规则裁判法 
 | 2 
 | 
3.网球比赛的常识 
 | 1 
 | 
实践 
部分 
 | 1.基本技术: 
握拍方法及准备姿势、正反手击球方法(Forehand strike;Backhand strike)、正反手削球(Forehand vollry;Backhand vollry)、发球(Serve) 
 | 
 | 
2.基本战术: 
(1)单打战术: 
上网型打法:发球上网、接发球上网、随球上网 
底线型打法:对攻战术、侧身攻战术、削攻战术、防守反击战术 
(2)双打战术: 
发球局战术:发球单上网战术、发球双上网战术、双底线战术、发球上网抢网战术 
接发球局战术:接发球单上网战术、接发球双上网战术、双底线战术、接发球上网抢网战术 
 | 21 
 | 
复习 
 | 4 
 | 
考核 
 | 2 
 | 
合 计 
 | 30 
 | 
四、成绩考核的内容与评分标准
学期 
 | 考试 
内容 
 | 达标 
标准 
 | 技评标准 
 | 考试要求及比例 
 | 
个数 
 | 分数 
 | 100—85分 
 | 84—70分 
 | 69-60分 
 | 不及格 
 | 
第一学期 
 | 正手击球 
 | 10 
 | 100 
 | 击球动作正确、完整、流畅、协调,能做到主动击球,球的落点稳定,落点较深,随挥充分,回位快,步伐好,节奏感好。 
 | 击球动作正确、完整、比较流畅、连贯,步伐较好,落点稳定、有回位意识,节奏感较好。 
 | 能完成击球动作,动作较连贯,步伐较好,落点稳定、有回位意识。 
 | 不能完成击球动作,步伐零乱、落点不定,移动不积极。 
 | 1、各项内容考试必须符合网球单打比赛规则否则无效。 
2、达标占70%,技评占30%。 
3、考试不及格者补考一次,总分按60分计算。 
 | 
9 
 | 95 
 | 
第二学期 
 | 反手击球 
 | 8 
 | 90 
 | 
7 
 | 85 
 | 
6 
 | 80 
 | 
第三学期 
 | 发球 
 | 5 
 | 75 
 | 技术动作正确、完整、流畅、协调,有明显的搔背、背弓、鞭打动作、发球成功率高,落点稳定,球速快。 
 | 技术动作较为正确、完整、流畅、协调,有搔背、背弓、鞭打动作、发球成功率较高,落点稳定,球速快。 
 | 能完成技术动作但动作不够完整、流畅、连贯,落点不定、球速较快。 
 | 不能完成击球动作,落点出界,球速缓慢。 
 | 
4 
 | 70 
 | 
3 
 | 60 
 | 
第四学期 
 | 反手削球 
 | 2 
 | 0 
 | 同正反手击球 
 | 
1 
 | 0 
 | 
五、教学进度
第一学期 
 | 
课次 
 | 教学内容 
 | 
1 
 | 1.简要介绍网球场地、器材及所学技、战术及考试内容和标准 
2.简介网球常见的运动伤病及防治 
3.学习网球握拍方法 
 | 
2 
 | 1.复习网球握拍方法 
2.学习正手击球技术的准备姿势与正手击球手臂动作 
 | 
3 
 | 1.简要介绍网球基本规则 
2.改进、提高正手击球准备姿势及正手击球手臂动作 
3.学习正手击球腿部及腰部发力动作要领 
 | 
4 
 | 1.简要介绍网球基本规则 
2.复习正手击球准备姿势及正手击球手臂动作 
3.改进、巩固、提高正手击球腿部及腰部发力动作 
4.学习原地正手击球步伐(开放式击球步伐、半开放式击球步伐、封闭式击球步伐) 
 | 
5 
 | 1.简要介绍网球基本规则 
2.改进、巩固、提高完整正手击球技术 
3.改进、提高原地正手击球步伐 
4.学习正手击球移动击球步伐 
 | 
6 
 | 1.简要介绍网球基本规则 
2.复习完整正手击球技术 
3.复习原地正手击球步伐 
4.改进、提高正手击球移动击球步伐 
 | 
7 
 | 1.简要介绍网球基本规则 
2.复习完整正手击球技术 
3.复习原地正手击球步伐、正手击球移动击球步伐 
 | 
8 
 | 1.简要介绍网球基本规则 
2.复习完整正手击球技术 
3.复习原地正手击球步伐、正手击球移动击球步伐 
 | 
9 
 | 1.简要介绍网球基本规则 
2.复习完整正手击球技术 
3.复习原地正手击球步伐、正手击球移动击球步伐 
 | 
10 
 | 1.简要介绍网球基本规则 
2.复习完整正手击球技术 
3.复习原地正手击球步伐、正手击球移动击球步伐 
 | 
11 
 | 1.复习完整正手击球技术 
2.复习原地正手击球步伐、正手击球移动击球步伐 
 | 
12 
 | 全面复习正手击球技术及击球步伐 
 | 
13 
 | 考试(正手击球) 
 | 
第二学期 
 | 
课次 
 | 教学内容 
 | 
1 
 | 1.复习正手击球技术 
2.学习网球握拍方法及反手手臂动作 
 | 
2 
 | 1.复习正手击球技术 
2.复习、改进反手手臂动作 
3.学习反手击球腿部及腰部发力动作要领 
 | 
3 
 | 1.复习正手击球技术 
2.复习反手手臂动作、腿部及腰部发力动作要领 
3.学习反手击球步伐 
 | 
4 
 | 1.复习正手击球技术 
2.复习反手手臂动作、腿部和腰部发力动作要领及步伐 
 | 
5 
 | 1.复习正手击球技术 
2.复习反手击球技术 
 | 
6 
 | 1.复习正手击球技术 
2.复习反手击球技术 
 | 
7 
 | 1.全面复习反手击球技术 
 | 
8 
 | 1.考试(反手击球) 
 | 
9 
 | 另8次为游泳课 
 | 
第三学期 
 | 
课次 
 | 教学内容 
 | 
1 
 | 1.复习正反手击球技术 
2.学习发球技术手部抛球及手臂动作 
3.介绍网球比赛的常识、学习发球规则 
 | 
2 
 | 1.复习正反手击球技术 
2.复习、改进、提高发球手臂动作 
3.学习发球髋部动作 
4.介绍单打发球上网战术 
 | 
3 
 | 1.复习正反手击球技术 
2.复习发球手臂动作 
3.复习、提高、改进发球髋部动作 
4.学习发球腿部动作 
5.介绍单打接发球上网战术 
 | 
4 
 | 1.复习正反手击球技术 
2.复习发球手臂动作、髋部动作 
3.复习、提高、改进发球腿部动作 
4.介绍单打随球上网战术 
 | 
5 
 | 1.复习正反手击球技术 
2.复习发球手臂动作、髋部动作 
3.复习、提高、改进发球腿部动作 
4.介绍单打底线侧身攻战术 
 | 
6 
 | 1.复习正反手击球技术 
2.复习发球手臂动作、髋部动作及腿部动作 
3.对攻战术 
 | 
7 
 | 1.复习正反手击球技术 
2.复习发球手臂动作、髋部动作及腿部动作 
3.介绍底线削攻战术 
 | 
8 
 | 1.复习正反手击球技术 
2.复习发球手臂动作、髋部动作及腿部动作 
3.介绍底线防守反击战术 
 | 
9 
 | 1.复习正反手击球技术 
2.复习发球手臂动作、髋部动作及腿部动作 
 | 
10 
 | 1.复习正反手击球技术 
2.复习发球手臂动作、髋部动作及腿部动作 
 | 
11 
 | 1.复习正反手击球技术 
2.复习发球手臂动作、髋部动作及腿部动作 
3.学习发球手臂动作、髋部动作及腿部动作完整配合 
 | 
12 
 | 1.复习正反手击球技术 
2.复习发球手臂动作、髋部动作及腿部动作 
3.复习、改进、提高发球手臂动作、髋部动作及腿部动作完整配合 
 | 
13 
 | 1.复习正反手击球技术 
2.复习完整发球技术 
 | 
14 
 | 1.复习正反手击球技术 
2.复习完整发球技术 
 | 
15 
 | 1.全面复习发球技术 
 | 
16 
 | 1.考试(发球) 
 | 
第四学期 
 | 
课次 
 | 教学内容 
 | 
1 
 | 1.复习正反手击球技术 
2.学习正手削球击球技术 
3.介绍双打发球单上网战术 
 | 
2 
 | 1.复习正反手击球技术 
2.复习、改进、提高正手削球击球技术 
3.介绍双打发球双上网战术 
 | 
3 
 | 1.复习正反手击球技术 
2.复习、改进、提高正手削球击球技术 
3.学习反手削球击球技术 
4.介绍双打发球双底线战术 
 | 
4 
 | 1.复习正反手击球技术 
2.复习正手削球击球技术 
3.复习、改进、提高反手削球击球技术 
4.介绍双打发球上网抢网战术 
 | 
5 
 | 1.复习正反手击球技术 
2.复习正手削球击球技术 
3.复习、改进、提高反手削球击球技术 
4.介绍接发球双上网战术 
 | 
6 
 | 1.复习正反手击球技术 
2.复习正反手削球击球技术 
3.介绍接发球双底线战术 
 | 
7 
 | 1.全面复习正反手削球技术 
 | 
8 
 | 1.考试(反手削球) 
 | 
备注 
 | 另8次为游泳课 
 | 
武术选项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武术(KongFu)是一技击作为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本课程主要学习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学习五步拳、三路长拳、初级剑和三段棍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项运动技能,达到不仅能增强体质,锻炼意志还能学到一些攻防格斗技能的目的。
二、课程任务
(一)通过每堂课专项理论和专项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武术的起源、现状、发展,以及我校武术在我省高校中的地位。
(二)通过课堂讲解学习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和提高武术的基本技术和练习方法。
(三)通过基本素质练习和专项身体素质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四)培养学生健康保健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五)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加强沟通和交往,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
(六)通过四个学期的学习使学生完整掌握武术的锻炼方法以及增强自身身体素质的练习方法,使自己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掌握的正确方法合理地锻炼身体,增进身体健康,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并指导他人进行体育锻炼。
三、教学内容纲要与学时分配
教 学 内 容 纲 要 
 | 学时 
 | 
理论 
部分 
 | 1.武术的起源、现状、发展 
 | 1 
 | 
2.介绍武术的各种流派 
 | 1 
 | 
3.武术的裁判法、规则 
 | 2 
 | 
实践 
部分 
 | 1.五步拳 
 | 6 
 | 
2.三路长拳 
 | 6 
 | 
3.三段棍术 
 | 4 
 | 
4.初级剑术 
 | 6 
 | 
其它 
 | 5.复 习 
 | 2 
 | 
6.考 试 
 | 2 
 | 
合 计 
 | 30 
 | 
四、成绩考核的内容与评分标准
学期 
 | 内容 
 | 标 准 
 | 
100—90分 
 | 89—80分 
 | 79—70分 
 | 69-60分 
 | 不及格 
 | 
第一 
学期 
 | 三路长拳 
 | 能够熟练的掌握全套动作,并且手、眼、身法、步能够紧密配合,表现出跆拳道的特点及动作的攻防意识。 
 | 能够熟练的掌握全套动作,基本上按照跆拳道的特点、要求完成,有一定的攻防意识。 
 | 能够较熟练的掌握全套动作,基本上按照跆拳道的特点、要求完成,有一定的攻防意识。 
 | 能够独立完成跆拳道全套动作,但跆拳道运动特点表现差。 
 | 不能够独立完成跆拳道全套动作。 
 | 
第二 
学期 
 | 三段棍术 
 | 
第三 
学期 
 | 初级剑术 
 | 
第四 
学期 
 | 华拳 
(传统拳术) 
 | 
五、教学进度
第一学期 
 | 
课次 
 | 教学内容 
 | 
1 
 | 1学习武术套路基本功(五步拳) 
2.学习三路长拳1—5式动作: 
(1)预备势 (2)弓步冲拳 (3)弹腿冲拳 (4)马步冲拳 (5)弓步冲拳 
 | 
2 
 | 1.复习武术套路基本功(五步拳) 
2.复习三路长拳1—5式动作 
3.学习三路长拳6—9式动作: 
(6)弹踢冲拳 (7)大跃步前蹿 (8)弓步击掌 (9)马步架打 
 | 
3 
 | 1.巩固提高武术基本功 
2.复习三路长拳1—9式动作 
3.学习三路长拳10—13式动作: 
(10)虚步栽拳 (11)踢膝穿掌 (12)仆步穿掌 (13)虚步挑掌 
 | 
4 
 | 1.改进提高武术基本功 
2.复习三路长拳1—13式动作 
3.学习三路长拳14—16式动作(14)马步推掌 (15)叉步双摆掌 (16)弓步击掌 
 | 
5 
 | 1.熟练掌握武术基本功 
2.复习三路长拳1—13式动作 
3.学习三路长拳17—19式动作(17)马步推掌 (18)叉步双摆掌 (19)弓步击掌 
 | 
6 
 | 1.熟练掌握武术基本功 
2.复习三路长拳1—19式动作 
3.学习三路长拳20—22式动作(20)仆步亮掌 (21)换跳步冲拳 (22)马步冲拳 
 | 
7 
 | 1.熟练掌握武术基本功 
2.复习三路长拳1—22式动作 
3.学习三路长拳23—25式动作(23)弓步下冲拳 (24)叉步亮掌 (25)虚步挑掌 
 | 
8 
 | 1.熟练掌握武术基本功 
2.复习三路长拳1—25式动作 
3.学习三路长拳26—28式动作(26)弓步顶肘 (27)转身左拍脚 (28)右拍脚 
 | 
9 
 | 1.熟练掌握武术基本功 
2.复习三路长拳1—28式动作 
3.学习三路长拳29—30式动作:(29)腾空飞脚 (30)歇步下冲拳 
 | 
10 
 | 1.熟练掌握武术基本功 
2.复习三路长拳1—30式动作 
3.学习三路长拳31—32式动作:(31)仆步抡辟拳 (32)踢膝辟掌 
 | 
11 
 | 1.熟练掌握武术基本功 
2.复习三路长拳1—32式动作 
3.学习三路长拳33—35式动作:(33)弓步冲拳(34)虚步亮掌(35)收势 
 | 
12 
 | 1.熟练掌握武术基本功 
2.复习三路长拳全套动作 
 | 
13 
 | 1.考试 
 | 
第二学期 
 | 
课次 
 | 教学内容 
 | 
1 
 | 1.学习棍术基本功劈、抡、撩等动作 
2.学习三段棍术1—3式动作:(1)虚步劈把 (2)弓步绞戳棍 (3)插步抡劈棍 
 | 
2 
 | 1.巩固提高基本功 
2.复习三段棍术1—3式动作 
3.学习三段棍术4—6式动作:(4)翻身抡劈棍 (5)马步平抡棍 (6)跳步半抡劈棍 
 | 
3 
 | 1.改进提高基本功 
2.复习三段棍术1—6式动作 
3.学习三段棍术7—8式动作:(7)左右提撩棍 (8)转身仆步摔棍 
 | 
4 
 | 1.熟练掌握基本功 
2.复习三段棍术1—6式动作 
3.学习三段棍术9—11式动作:(9)弓步崩棍 (10)马步劈棍 (11)歇步半抡劈棍 
 | 
5 
 | 1.熟练掌握基本功 
2.复习三段棍术1—11式动作 
3.学习三段棍术12—14式动作:(12)左右云拨棍 (13)弓步挑把棍 (14)转身弓步挫棍 
 | 
6 
 | 1.熟练掌握基本功 
2.复习三段棍术1—14式动作 
3.学习三段棍术15—17式动作:(15)踢腿撩棍 (16)弓步拉棍 (17)收势 
 | 
7 
 | 1.熟练掌握基本功2.全面复习全套三段棍术 
 | 
8 
 | 1.考试 
 | 
备注 
 | 另8次为游泳课 
 | 
第三学期 
 | 
课次 
 | 教学内容 
 | 
1 
 | 1.初步学习武术基本功 
2.剑术基本技法:刺、撩、点、劈等方法 
3.介绍剑术裁判的评分方法 
 | 
2 
 | 1.进一步学习基本功 
2.学习初级剑术1—5式动作: 
(1)预备势 (2)弓步刺剑 (3)回身劈剑 (4)弓步平扫 (5)弓步撩剑 
 | 
3 
 | 1.巩固提高基本功 
2.复习初级剑1—5式动作 
3.学习初级剑术6—9式动作:(6)提膝平斩 (7)回身下刺 (8)挂剑直刺 (9)虚步架剑 
 | 
4 
 | 1.改进提高基本功 
2.复习初级剑1—9式动作 
3.学习初级剑术10—13式动作:(10)虚步劈剑 (11)弓步下劈 (12)带剑前点 (13)提膝下截 
 | 
5 
 | 1.熟练掌握基本功 
2.复习初级剑1—13式动作 
3.学习初级剑术14—16式动作:(14)提膝刺剑 (15)回身平崩 (16)歇步下截 
 | 
6 
 | 1.熟练掌握基本功 
2.复习初级剑术1—16式动作 
3.学习初级剑术17—19式动作:(17)提膝点剑 (18)并步直刺 (19)弓步上挑 
 | 
7 
 | 1.熟练掌握基本功 
2.复习初级剑术1—19式动作 
3.学习初级剑术20—22式动作:(20)歇步下劈 (21)右截腕 (22)左截腕 
 | 
8 
 | 1.熟练掌握基本功 
2.复习初级剑术1—22式动作 
3.学习初级剑术23—25式动作:(23)跃步上挑 (24)仆步下压 (25)提膝直刺 
 | 
9 
 | 1.熟练掌握基本功 
2.复习初级剑术1—25式动作 
3.学习初级剑术26—28式动作:(26)弓步劈剑 (27)回身后撩 (28)歇步上挑 
 | 
10 
 | 1.熟练掌握基本功2.复习初级剑术1—28式动作 
3.学习初级剑术29—30式动作:(29)弓步斜削 (30)进步左撩 
 | 
11 
 | 1.熟练掌握基本功2.复习初级剑术1—30式动作 
3.学习初级剑术31—32式动作:(31)进步右撩 (32)坐盘反撩 
 | 
12 
 | 1.熟练掌握基本功2.复习初级剑术1—30式动作 
3.学习初级剑术33—35式动作:(33)转身平云剑 (34)虚步背刺剑 (35)收势 
 | 
13 
 | 1.熟练掌握基本功2.复习初级剑术全套动作 
 | 
14 
 | 1.熟练掌握基本功2.复习初级剑术全套动作 
 | 
15 
 | 1.熟练掌握基本功2.复习初级剑术全套动作 
 | 
16 
 | 1.考试 
 | 
第四学期 
 | 
课次 
 | 教学内容 
 | 
1 
 | 1.学习华拳基本动作:踢、打、摔、拿 
2.学习华拳16式1—3式动作:(1) 直拳横踢 (2)抱腿顶摔 (3)左右连击 
 | 
2 
 | 1.巩固提高华拳基本功 
2.复习华拳16式1—3式动作 
3.学习华拳16式4—6式动作:(4)抱臂背摔 (5)侧踹冲拳 (6)拉肘别臂 
 | 
3 
 | 1.提高华拳基本功 
2.复习华拳16式1—6式动作 
3.学习华拳16式7—8式动作:(7)掀腿压颈 (8)侧踹横踢 
 | 
4 
 | 1.熟练掌握基本功 
2.复习华拳16式1—8式动作 
3.学习华拳16式9—11式动作:(9)前蹬弹踢(10)弓步冲拳 (11)接腿涮摔 
 | 
5 
 | 1.熟练掌握基本功 
2.复习华拳16式1—11式动作 
3.学习华拳16式12—14式动作:(12)冲拳侧踹 (13)抱腿撞裆(14)绊腿跪裆 
 | 
6 
 | 1.熟练掌握基本功 
2.复习华拳16式1—14式动作 
3.学习华拳16式15—16式动作:(15)格挡弹踢 (16)弓步连击 
 | 
7 
 | 1.熟练掌握基本功2.全面复习华拳16式 
 | 
8 
 | 1.考试 
 | 
9 
 | 另8次为游泳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