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时值清明节来临之际,黑龙江省红十字会、省眼库、哈尔滨医科大学遗体捐献接收站、一院附属眼科医院联合组织眼角膜捐献者家属、眼角膜移植患者、一院眼科医生及医科大学在校学生50余人,来到位于我市香坊区成高子的捐献者纪念碑广场,向遗体和眼角膜捐献者们致以深切的敬意和悼念。
初春的捐献者纪念碑广场四周,苍松郁郁,稻草枯黄,白色大理石雕刻的纪念碑上,雕刻着“天长地久、日月同辉”八个金黄色的字,在纪念杯两边分别篆刻着眼角膜捐献者和遗体捐献者的名单。整个捐献者纪念碑广场上庄严肃穆,全体参与祭奠的人员肃立在纪念碑前,向捐献者们默哀,以寄托大家深深的哀悼。学生代表向纪念碑敬献了花蓝,眼角膜捐献者家属代表向已故的家人表达了沉痛的哀思,发言中几度泣不成声,一名接受眼角膜移植手术的患者向捐献者家属们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敬意和感谢。随后,红十字会及医科大学遗体捐献接收站工作人员与学生代表分别发言,称颂了捐献者们为医学事业的进步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省眼库副主任唐先玲副教授代表眼科医院及省眼库,向捐献者及家属表达了深切的敬意,她指出自闫阿红第一个捐献出眼角膜到现在已有400余人在去世后自愿捐出了眼角膜,近1000名患者接受了用于光学目的的角膜移植和治疗目的的板层移植,从而重见光明,共计有20000多人签署了眼角膜捐献协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接受闫阿红角膜移植的张子莉老人去世后,再次将这枚角膜捐献出来,移植给了一位农民,如今这位名叫丁凤芹的老人视力已经达到了0.7,并且自愿签署了眼角膜捐献协议,而光明就这样的一次次接力下去。
最后,所有参与祭奠的人员向纪念碑敬献了鲜花。当大家驱车离开的时候,阳光穿透了云层,为整个捐献者纪念碑广场洒下了一片宁静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