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健康 > 正文

医疗健康

一院开展镜下融合技术助力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时间:2019-12-09 15:25:264  作者:徐旭 徐佳元  点击:

11月26日,哈医大一院骨科脊柱微创病区完成了黑龙江省首例脊柱内镜下腰椎融合(EndoTLIF)结合ZLIF椎间融合手术。标志着哈医大一院在脊柱微创技术领域迈入“镜下融合”时代,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65岁的徐阿姨半年前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哈市某医院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手术治疗,但2周前徐阿姨再次出现腰痛不适并伴有右下肢剧烈疼痛,且较前加重,需拄拐行走、夜不能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需行腰椎开放内固定手术。由于担心手术创伤大,徐阿姨仍一拖再拖、不愿进行手术治疗。得知哈医大一院骨科开展脊柱微创手术后,徐阿姨找到了祁全主任医师。针对患者年龄和临床表现,特别是术后二次复发的特殊情况,在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及影像学评估后,祁全制定了采用ZLIF内镜通道,进行脊柱内镜下融合内固定的微创手术方案。

祁全手术团队术中首次采用了我国脊柱微创泰斗周跃教授发明的ZLIF内镜通道,在安全进入安全三角后管道将下位椎体向尾端牵拉达到扩大安全区域的目的,在保护出口神经根的同时允许合适尺寸的椎间融合cage可以经安全三角顺利植入椎间隙,保护硬膜和神经根,避免神经损伤的作用,并突破了内镜下融合的技术难关,彻底切除复发脱出的间盘和椎间孔成形后的残留骨块。术后患者右下肢疼痛症状立刻缓解,术后3天患者可佩戴腰围支具离床行走,亦再未出现右下肢疼痛感,术后1周患者顺利出院。

祁全介绍,脊柱内镜下腰椎融合术无需像传统开放手术那样干扰腰椎后方的肌肉,对患者腰部解剖结构及稳定性破坏极小,手术仅有几处不到1.5cm的切口,术中出血不足50ml,在达到融合和重建脊柱稳定性目标同时,兼具微创、安全、并发症少等显著优势,适用于包括腰椎间盘突出伴椎间不稳,椎间盘源性腰痛,腰椎峡部不连,特别是术后复发和体质较差不能耐受开放手术的老年患者,拓宽了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的手术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