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健康 > 正文

医疗健康

76岁老人突发心梗心脏仅有1%血供 哈医大二院心内科高超技术成功救回危重症患者

时间:2018-08-10 15:30:024  作者:李华虹 曹玥  点击:

近日,哈医大二院心内科成功救治一名危重症患者,在患者深度昏迷8天、心脏仅有1%血供的情况下,凭借高超的介入水平,为患者顺利植入支架,保证了心脏供血,将在死亡边缘徘徊的患者成功救回,术后第二天就拔管、脱掉了呼吸机,目前患者一切指征平稳。

今年76岁张大爷平日里身体状态很好,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去松花江游泳,年轻的时候可以横穿松花江,虽然在2015年老人因为心梗在哈医大二院心内科植入过支架,但恢复的很好,所以他现在每天也会坚持去松花江游上小半天。28日,张大爷像往常一样去松花江游了小半天,晚上十点左右老人在家中突然感觉胸闷、喘不上来气,随即被家人送到了附近的医院。达到医院后检查结果张大爷是急性心肌梗死,但经过一系列救治丝毫没有效果,张大爷身体状态每况愈下,后来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里,在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镇静度过了八天,家属前前后后接到了数十次的病危通知,患者随时会有猝死的危险,医院数次通知无治疗价值,建议脱离呼吸机离院。然而家属仍然不想放弃,最后家属决定再搏一次选择转院到哈医大二院心内科。

时间就是生命,哈医大二院胸痛中心接收到此消息后,立即为张大爷开辟绿色通道,仅用半个小时就顺利进入了导管室。借助之前的检查,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副主任侯静波教授立即明确诊断张大爷是心梗+心衰,情况十分危急,和家属交代、沟通完毕后,在有创呼吸机及IABP支持下,立即为张大爷进行了介入支架手术,顺利地将左主干血管打通,让心脏恢复了血供。术后第二天,张大爷就拔管、脱掉了呼吸机,昏迷了十天的张大爷终于醒了过来,各项生命体征也已经恢复平稳。

侯静波教授介绍,张大爷来到哈医大二院时情况十分危急,深度昏迷,各项指标非常差,心脏几乎没有了血供,为心脏主要供血的右冠脉已经完全闭塞,没有血液流过,左主干也已经99%发生闭塞,仅有唯一1%的血流为张大爷的心脏供血,随时有猝死的可能。她强调,由于患者心脏缺血时间太长,手术过程中存在很大风险,而且张大爷左主干属于猝死性病变,术中稍有不慎就会将唯一这1%的缝隙闭塞,患者会立即死亡,所以此次张大爷能够成功“死而复生”,离不开心内科强大的救治团队和医生丰富的经验以及高超的技术,是哈医大二院心内科救治疑难危重症患者能力的体现。

心内科诊疗技术能力国内领先 疑难重症患者的最佳选择

据2017年公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显示,黑龙江省心肌梗死死亡率和高血压患病率全国第一,总体心血管健康指数居全国倒数第三位。省卫生计生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省居民死亡首要原因,占全省死亡人数的55.7%。我省每100人中患高血压约38人,患冠心病或血脂异常约11人,老年人中约六成超重肥胖。今年1月11日,国家卫计委公示了“十三五”时期百所省部级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储备医院名单,哈医大二院心内科位列其中。

于波教授表示,作为黑龙江省心血管专科龙头单位,哈医大二院心内科承担了黑龙江省及内蒙古、吉林、辽宁部分地区心血管疑难重症的诊治工作。哈医大二院心内科配有ECMO(体外膜肺)、IMPELLA(人工心脏泵)、IABP(经皮主动脉球囊反博)、有创及无创呼吸机、CRRT(床旁血液滤过)等抢救危重患者的先进设备,年收治患者26333人次,疑难重症患者占总患者64.02%,以缺血性心脏病为主,康复好转比98.68%。哈医大二院心血管内科核心技术覆盖全面,均为全国领先水平,心血管介入技术在黑龙江省开展数量及质量居首,部分技术国际领先(如腔内影像学等),是目前黑龙江省心血管疾病救治能力最强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