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末的某个下午,四院普外四病区高梅鷟主任会诊了一名来自肾内科的患者,现年61岁的李阿姨,由家属搀扶走了进来,第一眼看上去她黑黑的瘦瘦的,表情有些痛苦,慢性病容,身体非常虚弱。会诊单上诊断显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占位性病变;双侧甲状腺占位性病变;高钙血症;2型糖尿病;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肾囊肿;肾结石;贫血;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泌尿系感染。这些诊断足以让年轻大夫头疼。
高梅鷟主任细细翻阅着患者的病历,不错过检查及检验报告中的每个细节。在为患者做了详细的体格检查后告诉患者,“您的病考虑是甲状旁腺占位性病变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从而导致骨质破坏,高钙血症,肾结石,肾功不全,肾衰竭等一系列并发症。”“您这个病需要手术,转科过来吧!”高主任的一席话话让患者和家属眉头舒展许多,转入普外四病房。
转科后,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于核医学科行SPECT/CT检查,证实了高主任的诊断,患者患有甲状旁腺高功能腺瘤,双侧甲状腺结节(性质待定)。术前充分准备,控制血糖,预防骨折。术中发现左侧甲状腺下极,腺体的后方可见两枚樱桃红色肿物,大小4×4×2cm,肿物下极达胸骨后方。完整切除肿物,术中冰冻回报为甲状旁腺腺瘤。双侧甲状腺肿物为甲状腺癌。遂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双侧喉返神经探查术,左侧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监测PTH,血离子,术后检测甲状旁腺素迅速回落。于术后第三日,降至正常范围。患者反复出现一过性四肢麻木及抽搐,及时给予补充钙剂及对症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一周后拆线出院。
高梅鷟主任介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指甲状旁腺分泌过多甲状旁腺激素(PTH)。甲状旁腺自身发生了病变,如过度增生、瘤性变甚至癌变,医学上称之为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常见于甲状旁腺肿瘤或甲状旁腺增生、甲状旁腺癌等。甲状旁腺高功能腺瘤以单发多见,本例为多发,一共两枚,临床上相对罕见。
四院院长、核医学科主任赵长久教授表示,核医学对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治意义重大。首先,甲状旁腺素PTH检测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定性诊断非常关键。并且对手术疗效的评估及患者的预后能做出有效的判断。而甲状旁腺体积较小,定性定位对手术极为关键。再次,核医学SPECT/CT检查,对甲状旁腺高功能腺瘤的定性定位的诊断意义重大;同时对甲状腺癌的术前诊断也有一定的意义。以这位61岁的缓则李阿姨为例,患者同时患有双叶甲状腺癌,术中应注意保护右侧甲状旁腺,以防止术后出现顽固性抽搐。因患者多发癌灶,术后碘131治疗尤为重要,它可以去除可能残存的微转移灶。患者术前高钙血症,钙磷代谢异常,骨密度明显比同性别同年龄人低者,围手术期注意预防骨折发生。术后检测血钙,适当补充钙剂,避免出现低钙血症。
赵长久教授总结本例MDT病例表示,MDT诊疗模式是以病人为中心,将多学科的诊治优势强强联合,以期达到临床治疗的最大获益。简单地说,就是让每个病人获得最适合于他(她)的治疗措施。本例患者一般状态差,基础疾病繁多。普外科、核医学科、肾内科、麻醉科、内分泌科、超声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学科协作诊治,是一例MDT成功运用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