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健康 > 正文

医疗健康

机器人助半瘫老人骑“动感单车”复健 帮颈椎病患者做拉伸

时间:2018-01-25 14:03:054  作者:张新浩  点击:

贴上电磁片,胳膊不能动的半瘫老人骑走了 " 动感单车 ";挂上绑带,颈椎病患者能在屏幕上看到自己的颈椎骨在机器人的帮助下如何完成康复;康复完成,机器人还会给患者打个配合度的评分 …… 自从康复机器人来到哈医大一院,康复中心有一种科幻大片的感觉,康复医学科主任张锦明是这些机器人的创造者。

与机器人 " 一见钟情 "," 动感单车 " 帮老人康复

76 岁的王大爷前一阵突发脑出血,虽然命救了回来,但是半侧身体不能动,必须通过康复治疗慢慢找回运动的感觉。起初,家人给王大爷请康复师每天做锻炼,但王大爷不配合,还总发脾气。一周前,王大爷来到了哈医大一院机器人康复示范病房,竟对机器人 " 一见钟情 "。

记者看到,帮助王大爷康复的机器人类似一辆动感单车,路都不会走的王大爷车 " 骑 " 得很娴熟,这其中的奥秘就是贴在大爷四肢上的电磁片," 电磁片可以给大爷电刺激,当大爷不能动的时候帮他动,大爷有劲的时候机器人就不使劲让大爷自己来。" 张锦明教授说。

" 默契配合度 " 如何?机器人来打分

颈椎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大部分做过颈椎康复的人都会对牵引的动力——一个大沙袋有印象。但这种传统的牵引方式在牵引力的大小和方向上难以精准掌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哈医大一院张锦明教授一年前与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合作着手研发颈椎牵引机器人。目前此款机器人已经 " 上岗 ",并小有名气。

记者看到,康复师给机器人输入了患者的病历号,机器人立即调出了患者的病历。患者被带上绑带后,机器人就开始根据康复师的处方牵引了。患者可以通过屏幕看到自己颈椎部位的骨头在牵引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屏幕上显示的牵引力、屈伸角度、侧屈角度也在实时变化。张锦明教授介绍:" 康复机器人比康复师在手法上更为精准,有了机器人的帮助,患者的康复效果更好,康复师也有时间帮助更多的患者康复。"

颈椎牵引机器人是最早入住康复中心的,和它一起来的 " 元老 " 还有骨关节康复机器人。骨关节康复机器人主要帮助关节损伤的患者,它可以掌握力量的大小,在康复的同时,又能给患者安全保护。当患者结束康复后,机器人还会为患者做配合度的打分。

正在研发防跌倒机器人, 帮助老人平安出行

今年 10 月,哈工大与哈医大强强联合携手共建 " 医工学院 "。目前,张锦明教授正在研发一款能够预测老人运动跌倒风险的机器人," 每下一场雪,来医院的老人就特别多,很多老人对自己的行动能力有错误的预判。" 张锦明教授正研发的这款机器人可以通过老人的步态判断出老人跌倒的风险,并为其制定康复计划。

哈医大一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张锦明教授告诉新晚报记者,未来将有 90% 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 我希望把我们的机器人变得更加灵巧,让老人们在社区甚至在家就能够得到治疗。" 作为本地康复领域的带头人,张锦明教授计划筹备三级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社区医生到病人家里,三甲医院的专家通过远程会诊为病人下诊断,病人的数据会随时通过智能系统反馈到平台,加上同样的康复机器人,有望消除不平等的医疗资源差异,实现医疗的规范化。"